黃杰 馬留月 杜慧敏 夏寧寧
摘 要:在現在的社會環境之下,經濟處于高速發展的狀態之下,社會上經濟發展也面臨著新的機遇跟挑戰,新的社會環境之下,相對應的法律事務迎來了新的局面。從目前的形式來看,信貸資產的管理較為困難,法律的清收業務也任重道遠,社會所開展的新業務對于目前的法律服務事務來講,是一種新的挑戰,尤其是對于消費者的保護,需要根據目前的社會狀況進行變化,提出相應的對策。因此本文對于目前新常態下面的法律服務工作進行研究,為法律事業的發展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新常態;法律服務;思考
1 引言
目前我國黨中央對于國際形勢有著正確的判斷,準確把握目前社會經濟發展趨勢之后,為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的局面突出新的戰略思考。我國政府對于現在經濟發展進行了解釋,為新常態下經濟發展指明了正確方向,所以在深入了解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把握我國經濟發展與法治建設的基本形式,增強人們對于經濟新常態的認知,提高法律服務工作的基本素養與能力,使得更多的法律工作者能夠適應新常態,為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2 把握新常態對法律服務的挑戰與機遇
首先是要全面了解經濟新常態這個概念,經濟發展到了目前的階段,是社會發展的必經之路,也是我國向更高級階段邁進的重要過程,在經濟新常態之下,經濟增長速度逐漸變緩,發展方式從原先的粗放型轉向了集約型,增長動力也開始向創新性轉換,資源方面基本是有市場其決定性作用,我國的經濟也在向分工更加精細、結構更加合理的階段進行。因此針對這一情況,法律服務工作應該對新常態有一定認識,將我國經濟新常態的特征進行總結,更加注重大局跟長遠的利益,增強經濟服務的主動性,從觀念上、方法上、工作上進行改革,努力保持發展的心態,為服務經濟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正確對待目前經濟發展趨勢,重視質量跟內涵,努力為經濟發展貢獻力量,廣大的法律服務者只有認識到新常態這個環境,才能領會到其中的內涵,從而做到積極適應、努力做好。
其次是要把握新常態下法律服務的變化,隨著現在信息化、工業化的發展,經濟發展動力在不斷加強,不僅僅創造出了更大的市場需求,還有更為全面的產業結構,這位我國經濟發展提供了基礎。同時我國的經濟增長也到了臨界點,財政風險正在顯現,政府宏觀調控的能力也在不斷擴大,影響市場穩定的因素不斷增加,對于我國經濟穩定發展帶來了很大挑戰。法律服務可以說跟經濟發展有著很大關聯性,經濟新常態下面會給法律服務帶來更多的變化,政府跟市場關系的變化,讓市場被賦予了更大的權利,法律服務除了能夠事后補救之外,還能在更多的地方表明自身價值。從大方向上來看,法律服務將向創新業務進行延展,其服務內容會更加的細化,介入到各項經濟事務的范圍也就越廣,法律服務跟經濟發展關系將更為密切,這些都是經濟新常態下面,帶給法律服務的變化。
3 積極為發展新常態提供法律服務
第一是努力服務保持經濟增長,我國對于目前社會經濟狀況,提出了一系列有效政策,法律服務也要圍繞著政府要求,承擔起自身責任,為經濟平穩發展提供服務保證。圍繞著優化社會空間,為更多的區域發展提供更為高效法律服務。在保證國家農業現代化轉變的同時,推進法律服務內容與方式,為自貿區建立起一站式的法律服務,積極為政府提供全程法律服務,圍繞著國企改革,建立起現在企業管理的法律服務幫助,努力幫助所有企業渡過難關。
第二是要努力服務保證創新發展,我國經濟新常態特點之一就是向創新驅動的轉變,創新是發展的第一動力,為了引領我國經濟發展,依靠科技創新推動大眾創業,促進我國經濟穩定發展。在推動創新的過程之中,知識產權保護是極為重要的,近些年,專利代理法律服務得到了發展,知識產權法律服務是法律服務的一個新增長點。需要根據目前社會發展需求,開展法律服務努力推出具有影響力的法律服務品牌,顯示出法律服務的優勢。
第三努力保障服務改進民生,經濟新常態之下,所有的改革都需要成本,將改革的成本控制在可承受范圍之內是必須的,將轉型風險降到最低,切實保證民生。我國一直以來堅持以民為本的觀念,將民生工作與社會治理作為兩大任務,重視發展相關產業。近些年來法律服務工作也表現出了民生優先的情況,在民生保障方面做出了做大貢獻,因此應該僅需推進法律服務體系,建立起人才流動機制,鼓勵更多優秀的律師到各個區域開展法律服務。政府應該推動法律人才培養,形成一種良性的循環,充分發揮法律服務在社會之中的優勢,協助黨組織用法治精神治理社會,解決社會的難題,形成一種辦事依法的社會氛圍。
4 不斷提升服務新常態能力與水平
首先要樹立起大局意識,隨著現在社會的發展,經濟新常態已經逐漸形成,市場法治建設也要相應展開,法律的作用將會更加明顯,也會承擔著更大的責任。法律服務工作需要樹立起大局觀念,認識到自身在經濟發展之中的地位,保證工作職責,更好發揮自身服務社會的作用,建立自身觀念,認真維護當事人的所有合法權益,保證社會的公平與正義。另一方面強化大局觀念,是不斷的提高法律服務自覺性,圍繞著社會整體發展開展法律服務工作,在社會之中實現法律事業發展,經濟發展的新常態,是對我國法律服務提出的要求,其必須要處理好發展與穩定之間的關系,充分運用相關的法律知識與技能,保證在經濟新常態之下,社會能夠有效且健康的發展。
其次是要加強業務能力,良好的業務素質是提供法律服務保障的前提,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依法治國的戰略也得到了實行,法律服務工作的壓力越來越大,經濟新常態下面,法律服務涉及到各個方面,包括著農業、金融、能源等等,這些方面都是帶有很強專業性的,要求提供法律服務的人必須要具備專業綜合素質,才能夠勝任相應的職責。法律服務工作者要認真學習相關領域知識,掌握國家基本經濟政策與法律法規,切實的提高自身專業化水準,積極拓展學習的領域,借鑒相關國外的真實經驗,拓展自身知識面,堅持理論結合實踐。
最后是要履行社會的基本職責,法律服務需要具備很強的社會責任感,這也是法律服務行業成熟的標志,相關從業者要堅持執政為民的觀點,將解決民生問題作為法律服務的出發點,努力解決人民最為關系的問題,處理好社會利益與人民利益之間的關系,維護當事人的基本權益,保證工作利益不受到損害,防止一味追求經濟利益的情況出現,在維護當事人基本權益的同時,努力推行法治社會觀點,努力將法律服務延展到所有地方,以實際行動促進社會進步。同時新常態也為法律服務提出了更好的要求,讓相關的從業者保持更好的誠信,這種誠信能為法律服務贏得社會的信賴,也能夠促進社會誠信的發展,面對經濟新常態下的法律服務工作,我們必須要讓從業者保持誠信,誠信是法律從業者的核心。
5 總結
做好經濟新常態下的法律服務工作,是目前社會的一項重要任務,所有法律事物的從業者都需要在黨中央的領導之下,以一種堅定的社會責任感,主動適應社會新常態的發展,創新新常態下的法律服務方式,全面為新常態下的法律服務工作做貢獻,為實現中國復興提供自身的力量。
參考文獻
[1]郭曉玲,陳巧文.新常態下針對大學生創業高校法律服務發展研究[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8(09):20-21.
[2]徐家力.新常態下的法律服務如何創新[J].中國律師,2016(08):45-47.
[3]趙大程.主動適應 認真履責 努力做好新常態下律師法律服務[J].中國司法,2015(08):15-18.
[4]呂紅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 借力實現涉外法律服務新騰飛[J].中國律師,2015(02):58-60.
論文注明:【項目:河南工程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開放性實驗成果】
(作者單位:河南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