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艷
摘 要:在人們日常生活中,農產品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直接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與身體健康。為了使人們的飲食健康得到保證,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但其中仍然有諸多問題存在。為此,本文簡要分析了綠色種植技術的含義和推廣意義,對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推廣措施展開了詳細探討,以促進這一技術的更好推廣。
關鍵詞: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推廣
快速發展的社會經濟顯著提升了人們的生活水平,由此也愈加重視食品的安全和衛生。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的食品,農業種植產品的衛生和安全受到了大家的高度重視,在此情況下人們越來越青睞綠色環保的農業種植產品,進而也就推動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發展。綠色農業種植技術對環境保護非常重視,在農業種植過程中,盡可能把對周圍環境造成的破壞降至最低,使農作物獲得更好生長,進而促進農業種植綜合效益的提高。
一、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含義分析
綠色農業作為一種新型模式,就是借助生態經濟學的原理,圍繞綠色技術展開農業種植,并通過現有的各種高科技手段,充分融合能源節約、主要生態環境保護和農業經濟發展,提倡人們在生活方式上堅持綠色消費,讓現代農業技術獲得可持續發展。降低農業污染是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根本目的,以讓種植的農業種植物可按照自然規律健康成長,不會破壞掉其本具有的生物循環,將原生態保留。經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所生產出來的農產品,很少存在農藥殘留,且里面的有害物質也大大減少,讓農產品食用者的身體健康得到保障,使農產品食用者疾病的發生率顯著降低。
二、推廣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意義
隨著諸多農業技術(農藥、化肥、地膜等)的綜合應用,大大提升了糧食產量,全面解決了百姓的口糧問題,但農業污染和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問題也隨之暴露出來,嚴重威脅到了人民的健康生活,因此發展綠色產業具有重大意義,其主要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幾點:第一是安全性,利用對種植綠色農業的發展,將農藥、化肥在農業生產中的使用次數減少,甚至不使用,進而從源頭上讓農產品的安全性得到保證;第二是經濟性,如今,大幅提升的人民生活質量,讓大家越來越重視食品質量和安全,并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而這就意味著消費者更青睞那些綠色、環保的農產品,自然其價格也高于普通農產品。所以,發展綠色、環保農產品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經濟效益越來越突出;第三是品牌性,申請與具備建立農產品品牌的能力是發展綠色農業的前提條件,嚴格根據綠色農業規定要求進行綠色基地的建設,操作施肥、用藥等,這樣才有助于消費者更加認可綠色農產品,而這份認可就有助于綠色農產品將一個農產品品牌給建立起來;最后是資源性,保護環境資源、發展農村人力資源和實現產業結構優化為綠色農業種植技術,資源性的三個主要體現。
三、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推廣的具體措施
(一)加大綠色環保宣傳力度。政府應加強宣傳綠色環保理念,借助社會各界力量慢慢將農戶綠色種植意識提高,讓農業生產與安全綠色標準相符。通過各種各項的宣傳途徑推廣綠色農業種植技術,讓農戶對綠色生產的重要性有一充分認識,人們的生活品質將受到綠色環保理念的直接影響,綠色食品協會應提供一個農產品咨詢平臺給農戶,使之對綠色食品有一正確認識。在生產的各個環節均滲透進綠色生產理念,在消費市場中對相關政策予以建立健全,加強綠色推廣環保宣傳,讓廣大農戶深入了解綠色產品,創設一個良好的市場消費環境支持綠色農業生產與發展。除此之外,還需對市場變化因素進行綜合分析,既要站在長遠角度上對經濟效益予以分析,還要加強宣傳綠色環保,讓健康綠色的消費環境在全社會形成,使人們對綠色環保的意識不斷加深,更加認可、更加關注綠色消費。政府需將綠色宣傳工作落實做好,讓消費者進一步重視綠色食品,面對市場經濟和社會效益之間的關系做出正確處理,讓農戶就綠色農產品對人們生活的影響有一深刻認識,對農戶綠色農業種植意識予以培養,使農業朝著可持續方向發展。
(二)提升政策扶持的力度。相關部門若要將農戶對綠色種植業的熱情給充分激發出來,就必須通過政策扶持的方式來達到更好的扶持效果。就現階段的實際情況而言,大部分農戶均認為對綠色種植業的推廣勢必會讓過多的資金和成本被消耗,所以對其的興趣非常低。為了將這一現狀改變,政府就需對多種措施予以綜合利用借以將優惠力度加大,從根本上將推廣新型種植技術的熱情給激發出來。如果有必要,還可以給予當地農戶一定額度的資金補貼,進而促進技術援助整體水平的提高。通過優惠政策的扶助,就可以從根源上轉變農戶的認識,使之主動接受綠色技術。
(三)結合自身需求建立綠色農業種植示范基地。各地方政府農業部門應將本地的實際發展需求給結合起來,建立綠色農產品生產基地,組織社會民眾觀摩與學習綠色農業的生產模式,在示范基地見習綠色種植技術,并引導廣大農民種植區域特色經濟作物,將綠色農業發展潛力給挖掘出來,對自身的產品優勢進行拓展,促進農業產品市場競爭力的大幅提高,幫助農民實現經濟收益的最大化。同時利用多種舉措,如典型引導、示范推動等,將綠色農產品品質和競爭優勢進一步更提高,拓寬地區農業產品的發展范圍,使之面向全國發展。
(四)不斷加大對于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研發投入。我國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是近幾年才開始發展的,所以,不論是種植技術,還是理論研究均存在諸多問題,而為了進一步推廣綠色、環保、高效農業,促進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提高,就需要將更多的資金投入到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研發上,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與技術體系,在培訓宣傳上作不斷加強,使廣大種植農戶均能夠充分了解綠色農業技術,并將其熟練掌握,根據要求應用于農業實踐中;除此之外,還需加強人才培養,農業院校在人才培養方面需與當地政府、種植基地等建立密切合作關系,利用簽訂訂單的方式對實用型農業人才予以培養,指導基地、農戶發展綠色農業,為其提供科學的技術指導,努力實現科學化、規范化的綠色農業種植技術。
(五)建立健全預警機制。預警機制是產業發展最易忽略的一部分,每個優秀的產業均離不開一套完善的預警機制,以此展開進行監督,在第一時間調整產業結構。因此,在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具體實施過程中,我們必須要對預警機制予以建立健全,并安排專業的技術人員展開監督,做到及時調整,使之可與我國市場上種植業的動態相適應,將種植成本減低,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總而言之,在綠色農作物生產過程中,綠色農作物種植技術的意義重大,在種植與生產中占據著至關重要的位置,可讓農產品與衛生標準相符。綠色食品協會應將一個了解綠色農產品的平臺提供給廣大農戶,使之對綠色產品的重要作用有一深刻認識,了解其對人們生活質量的影響,加強研究綠色農業種植技術,讓消費者的生活質量與身體健康得到有效保證。
參考文獻
[1]樊慧玲.如何推廣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實踐探討[J].農民致富之友,2018(03):32.
[2]鄧楚艷,曾樣平,趙偉娟,朱美雄,李蓉.探討如何推廣綠色農業種植技術[J].農家參謀,2018(01):40.
[3]張剛.如何推廣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探討[J].科技風,2017(1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