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國芳
摘 要 實現績效管理是試驗農場走上良性發展的關鍵所在。在文中針對試驗農場的實際情況,如何在多種經營模式下進行績效管理進行探討。
關鍵詞 試驗農場 多種經營模式 績效管理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試驗農場(以下簡稱“試驗場”)成立于1960年,總人數1萬余人。土地總面積50747畝,在職職工1200多人,是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成立最早和面積最大的科研試驗基地。
根據試驗場的發展規劃,主要以建設“中國熱帶農業科技博覽園”,以休閑康養為主線,以“一區七基地”為主要內涵,建設成集吃、住、行、游、購、娛、康養等要素于一身,融合科技園、科普園、植物園、農業公園、森林公園、休閑公園為一體的高端休閑康養城。
目前,主要產業有天然橡膠生產,天然橡膠產品深加工,熱帶種植業,主要種植檳榔、椰子、菠蘿蜜(榴蓮蜜)、荔枝、龍眼、姜黃、竹筍、胡椒、火龍果、桑樹、沉香、艾納香、益智、牛大力等熱帶作物及綠化苗木,大力發展道路經濟。熱帶養殖業:開展安全、無公害、綠色、營養的生態養殖,大力發展牛大力山雞、本地小黃牛、乳鴿、黑山羊等特色種養產業。休閑農業:通過不斷推動農業與旅游業相結合,把觀光、休閑、農業、旅游有機結合起來,發展集休閑、觀光、教育、生態、旅游于一體的新型農業產業形態和消費業態,把名、優、新、奇、特的產業類別(模式)與一、二、三產業有機融合,深度開發農業資源潛力,調整農業結構,改善農業環境,實現吃、住、行、游、購、娛等多環節獲利增效,創新“第六產業”發展模式,推進農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發展。
試驗場發展多種經營,是改革和發展的需要,在海南國際旅游島和自貿區的大背景下,試驗場是一個可以大有作為的廣闊天地,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機遇也是挑戰,但是無論何種模式,都要以效益優先才有可持續的生存和發展空間,加強績效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農場產業健康發展的過程管理、結果管理。有效發揮績效管理工作的評判、引導作用,推動試驗場提高經營管理水平,積極探索有效地利用資源,促進試驗場健康產業模式的發展。
一、績效管理目標的設置原則
(一)客觀性
績效管理的目的之一是對試驗場實行多種經營的產業本身的績效進行量化,能夠有效評價各個產業的優勢與不足,尋找優勢產業,淘汰劣勢產業,所以績效管理目標設置必須保持客觀性。
(二)科學性
績效指標體系的建立是否科學直接關系到績效目標設置的好壞。為準確反映試驗場產業發展的績效情況,實現試驗場提質增效的目標,設計的績效管理目標要能夠起到提高資金回報、規范資金運作并維護資金安全的作用。因此,應根據試驗場績效管理內涵構建能真實反映情況的績效目標,績效目標的設置應具有科學性。
(三)全面性
績效是產業運營效率的綜合反映,因此,在設置績效目標時要全面考慮績效的影響因素,從盈利、風險、增長、效率等多方面設置績效目標,要有全面的視角。
(四)可行性
設置的績效目標不是為了理論探討,而是要在試驗場內部具體實施,所以必須考慮數據指標收集的可行性,設計出符合試驗場實際情況并可以付諸實踐的指標,設計的績效目標應具有可行性。
(五)可比性
可比性是指各個指標以及對標值能在各個產業之間公正、公平地進行比較。由于涉及多個產業,產業的同質性較弱,在設計績效指標體系時更要注意各個產業之間的可比性問題。
二、績效目標管理體系的構建
(一)盈利能力指標
盈利能力指標主要衡量試驗場各項產業的盈利能力。具體可以用以下幾個指標來計算,包括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回報率、銷售(營業)利潤率、盈余現金保障倍數、成本費用利潤率和資本收益率。
(二)風險管理指標
風險管理指標主要衡量試驗場各項產業的風險可控能力。具體可用以下指標來計算,包括資產負債率、已獲利息倍數、速動比率、現金流動負債比率、帶息負債比率和或有負債比率。
(三)增長能力指標
增長能力指標主要衡量試驗場各項產業經營增長水平、資本增值狀態及發展后勁。具體可用以下指標來計算,包括銷售增長率、資本保值增值率、銷售利潤增長率、總資產增長率和技術投入比率。
(四)經營效率指標
經營效率指標主要衡量試驗場各項產業經營效率。具體可用以下指標來計算,包括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
三、績效目標管理權重的設置
根據試驗場的發展規劃,產業模式大體可以分為競爭類、功能類和公共服務類三種。根據產業的特點設置績效目標管理指標的權重,并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式,合理對產業進行考核。對于競爭類產業,盈利能力指標和經營效率指標的權重就應該大一些,反之對于公共服務類產業會加大增長能力指標和風險管理指標的權重,主要考核產業保值增值和提高公共服務的能力。
四、加強績效目標管理與薪酬獎勵掛鉤
為了加強績效目標管理的激勵績效效應,使每個參與產業經營的管理者和執行者的薪酬獎勵都與績效目標考核結果掛鉤,參與產業經營的管理者和執行者的薪酬分為基本工資、績效收入和績效獎勵的薪酬制度結構。基本工資保證了參與產業管理和執行的職工的最基本的工資待遇,績效收入和績效獎勵與績效目標的實現與績效考核情況掛鉤。同時,應針對競爭類、功能類和公共服務類三種模式的產業特點,對參與不同模式的管理和執行的職工同樣職位基本工資可以是一樣的,對于競爭類產業可以采用收益提成激勵的模式,功能類和公共服務類可以視產生的社會效益采用現金激勵模式,增強高效性。
(作者單位為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分析測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