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銳
摘要:在素質教育的推崇下,學生不僅要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還需要提高音樂素養、人文素養。學生的音樂素質教育是素質教育的具體表現之一,而學習音樂表演是提高學生音樂素養的最佳途徑。在很多高校中,已經將音樂表演作為一門獨立的課程,學生可以將這一門課程作為自己的興趣愛好。實際上,我國高校音樂表演的發展存在許多問題。本文就此談談大學音樂表演專業的現狀及策略【1】。
關鍵詞:大學音樂;表演專業;現狀;策略
新課程明確提出學生需要得到全面發展,他們也需要一技之長。在現行的許多學校和家長,已經對學生進行特長的培養,這大大促進了大學中的音樂表演以及其他藝術類的專業的發展。可以說,音樂是通俗易懂的,是每一學生都樂于接受的,其中動聽節奏以及內涵豐富的歌詞都深深吸引著學生。大學中音樂表演專業也是比較受學生歡迎的,教師在這一專業的教學中,要立志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有效性,從而激發學生的音樂潛能。
一、高校大學音樂表演專業的現狀
音樂表演是不斷完善和發展的,迄今為止音樂表演有許多不同的方向和分支,既包括鋼琴專業、形體舞蹈,又包括舞臺表演。通過音樂表演的學習,學生需要掌握基本的專業知識、理論知識,并且學生還要掌握分析音樂作品的方法以及具備演繹不同風格作品的能力。在這一專業的發展中,國家的相關政策也對其提供了幫助與扶持,促進了音樂表演專業的完善。音樂表演專業已經作為單獨的學科納入高校中開設的課程中,并且對于其中的專業技術以及專業人員也投入了較多的資金和時間,這使得現今的音樂表演課程體系逐漸完善。雖然音樂表演在發展上呈現出一副欣欣向榮的前景,但是相比于其他學科來說,它仍然存在一定的劣勢。首先,仍然存在學生不了解音樂的問題。學生對音樂的了解僅僅停留在流行音樂上,或者停留在詞意和節奏上。其次,真正對音樂感興趣的學生還是少數,學生只是對聽音樂感興趣,缺乏學習音樂的興致,并且對于古典音樂也不感興趣。
二、針對我國高校表演專業現狀提出的策略
(一)更新音樂教育理念,重視音樂表演【2】
教師只有在思想上改變對音樂表演的看法,才能在行為上教好音樂表演這一專業,才能使得學生在無形之中受到影響。學校只有完善音樂課程的教學,才能在音樂表演教學上有所建樹。為此,教師應該加強對必修、選修音樂的管理,建設音樂藝術,從而使得音樂表演更加系統化、規范化。學校在重視音樂表演的過程中,除了在思想上重視,改變教學觀念,還應該在音樂設備上加大投資。學生具備齊全的學習設施,有利于他們端正學習音樂表演的態度,也有利于他們保持最初的興趣學習音樂。教師在教學方式上要充分發揮好電腦、器材的優勢,為學生帶來視覺和聽覺上的沖擊,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調動學生的學習情趣,并且激發學生一定的表演天賦【3】。
(二)引進專業的音樂人才,強化師資力量
高校在音樂表演專業中,應該不斷地引進專業的音樂人才,同時為教師提供進修的機會,使他們不斷提高音樂素質,這都是學校強化師資的具體表現。在音樂表演專業教學中,教師要重視音樂表演的作用,在這一基礎上提高其吸引力,使得學生提高聽課效率。教師在教學這一門專業的過程中,要與學生進行情感之間的交流。音樂表演并不同與其他專業的教學,教師只有用真情去感染學生,才能使得學生最大限度地激發自己的想法以及表演意識。除此之外,教師本身要加強自己對音樂理論知識的學習,不斷完善和補充自己的音樂體系結構,為學生樹立好榜樣。
(三)指導學生認識真正的音樂,激發學生的音樂表演興趣
學生作為課堂上的主體,教師的教學活動都應該圍繞學生,將課堂上的時間交給學生,在思想上幫助學生認識音樂,在行為上鍛煉學生的音樂表演。在大學中,學生具有很強的個性,對音樂的理解也有自己的個性,他們大多都對流行音樂感興趣,對其民族、古典的音樂幾乎沒有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音樂表演專業的教學中,首先,要指導學生正確認識音樂,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對古典音樂的興趣,通過流行音樂灌輸古典音樂的教學是最有效的辦法,學生在這種環境下,能夠更加容易接受音樂的學習。學生在思想上,有正確認識音樂的看法之后,對音樂表演也會有更加深刻的認識,這一認識有助于學生逐漸培養對音樂表演的興趣,也有助于他們激發潛在的表演天賦。
三、總結
音樂表演專業的繁榮發展不僅需要學校、教師的努力,還需要學生進行強有力的配合。教師在教學音樂表演專業時,應該不斷提高自己的音樂專業知識,使得學生自然而然地熱愛音樂的學習。同時,教師還應該在思想上改變學生對音樂的認識,幫助學生找到學習音樂表演的動力,也讓學生體會到音樂表演的魅力。最主要的是,教師還應該從學生這一主體出發,設計與之相關的教學活動,保障學生的學習的順利進行,從而提高學生的表演能力。
參考文獻:
[1]薛喆.《大學音樂課堂古典與流行的結合實踐》,學術期刊《北方音樂》,2016年6期
[2]白雁.《大學音樂教學中古典與流行的結合研究》,學術期刊《消費導刊》,2017年4期
[3]吳國玲.《古典音樂對大學生人才培養中的重要性》,學術期刊《文學與藝術》,2010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