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琴
摘要:小學音樂課時數較少,學生接觸音樂的時間并不多,因此導致小學音樂的有效教學受到影響,如何利用有限的時間提高小學音樂教學的有效性成為小學的重點研究內容。因此,學校要加強學校音樂教學設施建設,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建設音樂教室以及對教學中應用到的樂器進行添置。同時要對音樂資源進行有效開發,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音樂教學模式,營造良好的音樂教學氛圍,提高音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音樂;情境;設計
一、創設情真意切的教學情境
音樂欣賞是當前小學音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培養學生音樂感悟能力的有效方式。通常情況下,音樂欣賞皆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對音樂作品進行審美感知和審美欣賞的過程。最新頒布的小學《音樂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應加強對學生的音樂欣賞教學,并在教學過程中融入和諧因素,注重真情實感的表達,方能體現音樂教學的時代性。可見進行音樂欣賞教學時,教師應在和諧的氛圍中注重表情達意,方能有效激發學生興趣,獲得良好教學效果。具體可如下操作:
(一)通過感悟音樂作品,激發學生真情
小學音樂教材中,音樂欣賞作品都是與每單元的教學緊密聯系起來的,在讓學生欣賞完音樂作品之后,應給其充分感悟的機會,從而激發學生的真情實感,調動其對音樂的興趣。例如讓學生欣賞《雪花飛舞》這一音樂作品時,在優美的旋律中很多學生都能感悟到潔白的雪花從慢到快,從快到慢的飛舞過程,并在這一過程中產生愉悅之情。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竟然有一位學生將樂曲中一個輕松愉悅的樂段生動地描述為:漫天飛雪的冬天在厚實的積雪上踩雪做游戲的情景,其他的同學都覺得很新鮮,很有道理,皆隨聲附和。看著孩子們懇切的眼神,我知道他們不是亂開玩笑,并沒有糾正學生的想法,而是對他們說:“同學們,雪花是有生命的,你們踩在雪地上,可把他們踩疼了,你看,這些雪花姑娘又從地上飛舞起來了。”通過這個美麗的小童話,學生的真情實感完全釋放出來,情不自禁地律動起來。通過這一事件后,我發現在我的音樂課堂上,積極發言的孩子多了,他們都敢于在課堂上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并能在教師的指導下很好地理解各類音樂作品。
(二)通過創設童趣意境,引導學生鑒賞
音樂作品在音樂教學中我們常常強調作品的感情,外在的演唱形式,作品的體裁,可是對于年幼的小學生這些都顯得過于抽象,難以深入理解。對此我運用創設童趣意境的方式,將音樂作品的旋律命名為“鬧鬧”這個時尚音樂娃娃的心情反應。上音樂欣賞課時,我會問學生“:今天我們的‘鬧鬧娃娃心情究竟如何呢?”而很多學生在這種情況下會進入一種童趣式的意境,對上述提問他們會傳達出如此信息:“我們欣賞的音樂作品都是音樂娃娃‘鬧鬧送給我們的禮物。”而學生抱著這種童趣式的心態去鑒賞音樂作品,就能徹底擺脫教師的思維羈絆,運用真情實感自主地對音樂作品進行討論、理解,運用科學合理的觀點對音樂作品進行正確歸納,從而增強學習音樂的興趣。
二、創設溫馨創造的教學情境
《新課程標準》強調:音樂本身就是一種具有創造性的活動,因此培養學生在音樂上的創造能力應是音樂教學永不過時的主旋律。可見在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是體現音樂教學時代性的主要標志。在小學音樂教學的創造活動中,可分為即興與非即興兩類。而前者主要體現了學生的在音樂方面的創造潛能,后者則體現了學生在模仿前提下的創造意識。而要培養學生的這種創造能力,具體可從以下兩方面著手:音樂是具有較強感染力的藝術形式,是人們精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音樂教學中我們應給學生創設一個溫馨愉悅的情境,讓其全身心的放松,唯有在放松的狀態下才能激發學生在音樂上的創造能力。學生的音樂能力存在一定的差異性,而音樂教育應面向全體學生,在注重個體差異的同時,讓每一名學生的音樂潛能都得到發展。每名學生都有其獨特之處,針對學生的個性特點,筆者嘗試讓學生參與到情境劇中,在背景音樂的映襯下,學生深情地朗誦著臺詞,通過這種方式旨在鍛煉學生對藝術美的感知,使學生各方面有了更全面的發展。
三、促進小學音樂教育方法
(一)轉變教學方式,提高校學生主動學習興趣
傳統的音樂教學以教師主講為主,學生在整個音樂學習過程中主要扮演的是參與者的身份,對于音樂的學習興趣并不是很高。因此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進行音樂探索和學習,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提高音樂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大樹媽媽》音樂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對歌曲的音樂素材進行收集,對教學內容進行設定,在課上教師讓同學進行歌曲內容和中心含義的講解,引導學生對音樂思想進行欣賞,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然后對歌曲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對歌曲的曲調先進行掌握,再根據教師的指導改正錯誤曲調,使學生投入到音樂學習當中。
(二)在音樂教學中設定情境,讓學生充分融入其中
音樂教學中要想實現學生對音樂教學內容的充分了解,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就要設定一定的音樂教學情境。情境教學法在課程教學中得到廣泛應用,要從音樂作品的欣賞角度進行情境的設置,創造音樂作品的物質情境或者是人文情境,使學生融入其中,提高音樂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四季童趣》的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對音樂內容中的情境通過flash的形式表現出來,讓學生對音樂內容產生直觀的感受,同時讓學生對自己四季的童趣進行描述,形成良好的互動,調動學生的熱情,使學生融入到學習的氛圍當中,提高音樂教學的有效性。并讓學生充分發揮他們想象的空間,自己創編一些簡單的節奏型。通過這種聲勢教學,學生不再是單純枯燥地記憶某個節奏型,而是通過自身的體驗參與其中獲得知識。這正符合了奧爾夫教學法的宗旨:“在音樂教學中音樂只是手段,教育才是目的。”
音樂面前人人平等,因此音樂教學應注重教學過程的和諧與民主,這不但是音樂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更能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培養其音樂素養和民主素養,最終讓學生成為具有獨特音樂素質的新時代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