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自會
摘 要 伴隨著信息社會的到來,計算機的應用能力已成為衡量人才的重要標準之一,應用型人才作為職業院校醫學生的培養目標,要求他們在實際工作中能運用醫療機械設備和計算機技術解決應用問題。如何在職業院校醫學生的教育中開展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提高其計算機的應用能力,更好地滿足社會需求,這已成為當前職業院校醫學教育改革研究的熱點問題,本文將對此展開分析、探討,提出職業院校醫學生計算機教學改革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 計算機教學 醫學生 就業發展 教學改革措施
1 加強職業院校醫學生計算機能力教學的必要性
近年來,隨著社會不斷進步發展和信息技術應用的普及,我國更加重視醫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對醫學院的教育教學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信息化及計算機廣泛應用的社會大背景下,醫學院校除了解決醫學生低學歷就業困難的問題外,還應加強職業院校醫學生的計算機能力教育,使其盡快適應快速更新、升級的醫療器械設備、醫療系統,以及計算機應用能力,以提高職業院校醫學生的職業競爭力。
200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新醫改”方案,要求加強高素質的醫藥衛生人才隊伍建設,重視對公共衛生、農村衛生等專業技術人員和護理人員的培訓工作,職業院校醫學生在基層獲得更多就業機會的同時,必須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才能在業務操作、業務培訓、薪資待遇、職位晉升上獲得更多的機會。此外,國家在不斷的擴大和改善農村信息網絡建設,爭取“村村通”,提高基層醫療衛生事業電子化水平,計算機網絡運用十分普遍,職業院校醫學生必須掌握良好的計算機能力,才能適應崗位需求和社會的需要。
綜上所述,職業院校醫學院校肩負著面向醫院培養一線應用型人才的重要責任,對職業院校醫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對職業院校醫學生計算機教育教學改革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給出相應的解決思路和措施是十分必要。
2 計算機在醫學領域中的應用
(1)計算機輔助診斷(CAD)和輔助決策系統(CMD)。醫生將收集到的病人的體征、癥狀、各類檢查結果、家族病史、治療歷史等信息經過人工智能、概率統計、迷糊算法等系列方法進行數據處理后,結合自身經驗,綜合分析、判斷后給出結論,縮短了診斷時間,提高了診斷的科學性和準確性,促進治療方案的確定。
(2)醫院信息系統(HIS)。現代醫院的管理早已不再是單純的人工管理,醫院引入計算機,建立相應的計算機信息系統,用以收集、處理、分析、儲存和傳遞醫療信息,通過數據錄入、存儲、整理、分析、傳遞和信息共享,醫院的藥房管理、醫療器械的基本信息、實驗室情況、病人病歷、健康檢查檔案、病人的入院出院登記、負責醫生、醫院后勤人員的編冊、開支,醫院資料庫、圖書館的資料存儲、檢索、借閱、員工的教育培訓等醫院的各個方面都可以在輕松查到,極大地提高了醫院管理的質量和效率。
(3)計算機醫學圖像處理與圖像識別。醫學研究與臨床診斷中許多重要信息都是以圖像形式出現,醫學對圖像信息的依賴是十分緊密的。如心電圖、腦電圖、X射線照片、組織切片、細胞立體圖像等,憑人工觀察,只能提取少量信息,利用計算機高速度、高精度、大容量的特點,可彌補人工觀察的不足,提高醫學圖像的利用率。
(4)生物化學指標、生理信息的自動分析和醫療設備智能化。這是未來醫療器械發展的大方向,醫療器械和計算機軟件的結合,可以實現醫療信息的自動采樣、自動分析、自動數據處理和實時監控。
(5)計算機廣泛運用于護理工作中。經過多年發展,計算機已經在護理、護士教育、監護管理等護理工作中廣泛運用,比如護理的記錄、檢查、藥物管理、病人監護記錄、護理CAI教育、護士教學、護士消息情況匯總、護理人員的調度、登記、人力資源管理、護理質量監察、考核、評比等都利用到了計算機進行管理。
3 當前職業院校醫學院校計算機教學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職業院校教育是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職業院校醫學院校是進行中等職業教育、培養未來醫護人員的重要場所,職業院校醫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是綜合能力的重要表現,直接關系著職業院校醫學生的未來就業和個人的職業發展。我國十分重視職業院校醫學院的計算機教學,近年來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充實了醫療衛生人才市場,但就教育本身還存在很多問題和不足。比如,缺乏就業為導向的教學目標設計,教學內容與醫學工作實際需求聯系不夠緊密,學生掌握的實踐技能有所欠缺,無法滿足實際工作的要求;缺乏合理的教學層次安排,理論教學和實踐訓練平衡是不足的;教學模式單一,缺乏具有高度教育教學經驗和豐富的醫學領域工作經驗的高素質的教師;教育教學基礎設施和實踐訓練基地平臺缺乏等,這些都限制了我國職業院校醫學院校計算機教學水平的提高。
4 促進職業院校醫學生計算機教學的有效措施
4.1 開展以職業技能為導向的計算機教育
職業院校教育的本質是一種職業教育,職業院校醫學生是未來的面向社會的應用型醫療衛生人才,所以,職業院校醫學院應以就業作為醫學生的培養目標,在教育教學時以職業為導向,以適應醫學工作實際進行教學計劃的安排、教學內容的設置。換句話說,職業院校醫學院校的計算機教學,應在理論教育的前提下,注重職業院校醫學生的計算機實踐技能的培養,使培養的學生能利用計算機輔助診斷(CAD)和輔助決策系統(CMD)進行基礎的醫學診斷,能利用醫院信息系統(HIS)參與醫療衛生事務的管理,能進行計算機醫學圖像處理與圖像識別,能使用醫療事業中常用的醫療衛生設備,能在實際的護理工作中靈活、高效使用計算機,促進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
4.2 培養特色教師,改革教學模式,增強互動
目前,我國職業院校醫學院校的計算機教師,大多是醫學院畢業的醫學生、或是本科畢業的計算機專業人員,或是同類院校兼職的醫學教師,沒有專門的針對職業院校教育培養的教師,在醫學實踐領域具有豐富經驗的醫學人才參與的也相當少,職業院校醫學生計算機使用的教材大多是由教育界的專家、教授直接編寫的,這樣,無論是教師、教材上,大多存在重視基礎理論學習而缺少實踐訓練和操作的學習,很難真正在未來的實際工作中發揮作用。教師缺乏實踐經驗,很難把握醫療衛生領域中計算機運用情況、范圍、程度、相關技能的教育和訓練,不利于醫學生計算機應用技能的培養。對此,國家應加強專業的職業院校計算機教師的培訓工作,引入更多的醫療衛生事業的優秀人才參與到教材的編寫、實訓課程的教學等,培養一批既具有較高的教育教學手段,又具有豐富的醫療衛生計算機操作經驗的教師,提高計算機教育師資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