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
摘要:自1994年中國首次接入國際互聯網以來,中國互聯網技術便飛速發展。現目前,我國已然成為互聯網大國,并向互聯網強國邁進。然而在網絡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網絡安全問題卻日益凸顯。顯然在信息化進程中,切實加強網絡安全管理,實現信息化與網絡安全管理的協調發展則顯得尤為重要。鑒于此,本文即立足網信辦工作的實際內容,進而論述了促進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協調發展的相關問題。
關鍵詞:網絡安全 信息化 協調發展
0
我國互聯網行業已經邁過了20余年的發展歷程,在此二十多年間我國互聯網行業快速發展,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以BATJ為代表的中國互聯網企業也得到全世界的認可。據相關數據統計,截止2017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已達到7.5億,網民規模已占據全球互聯網總體網民規模的半壁江山。與此同時,我國互聯網普及率經達54%,已超全球平均水平4.6個百分點。由此可見,我國儼然成為了一個互聯網大國。但是我國離網絡強國目標仍有差距,其差距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我國網絡發展存在區域性差異,即城鄉信息化建設發展嚴重失衡;其二,我國互聯網自主創新能力還相對落后,互聯網技術的競爭能力也亟待增強;其三,網絡安全管理與信息化建設發展失衡,網絡安全問題較為嚴重。據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互聯網安全管理形勢依然嚴峻,我國也成為網絡攻擊的主要受害國。自2017年以來我國互聯網頻遭網絡病毒的侵害,以“WannaCry”敲詐勒索病毒、“暗云Ⅲ”變種木馬及“Petya”為代表的勒索病毒對我國互聯網生態的安全性造成了極大的沖擊,由此也使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信息化建設與網絡安全管理協調發展的重要。2018年3月,根據中共中央印發的《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我國將2014年成立的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改為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此舉對我國網絡安全發展意義深遠。
一、確保網絡安全與信息化協調發展的意義分析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對我國信息化建設作出了重要的戰略部署,其主要包括了兩個方面的內容:其一,進一步提升信息化建設的地位,將信息化建設置于國家戰略決策的優先位置,并將新型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與信息化合稱為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四化”。其二,提出網絡安全和信息化是一體之兩翼、驅動之雙輪,將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建設提升到了同等的戰略高度。從國家頂層設計來看,信息化建設是推動新型工業化的主要驅動,而網絡安全則又是與信息化相輔相成的發展戰略,二者的協調發展是促進現代化建設極為重要的驅動力量。誠然,信息化作為推動現代科技發展的中堅力量,切實保障我國信息化建設具有戰略性意義。然而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如果沒有網絡安全的支持,那么信息化也難以實現可持續發展。此外,從國家信息安全層面講,網絡安全管理是保障國家信息安全的必要基礎,如果不能實現網絡安全,國家安全則難以實現。正因如此,在新的歷史時期,為了保障信息化戰略部署有效落實,我們就必須一手抓信息網絡建設,一手抓網絡安全工作,并使二者相互促進、相互支撐,如此才能夠建設起綠色健康的互聯網生態。
二、網絡安全與信息化的矛盾分析
(一)互聯網核心技術掌握力度不夠
互聯網核心技術是信息化的“命門”,核心技術不僅是推動互聯網技術創新的重要基礎,同時也保障網絡安全的必要保障,核心技術受制于人對網絡安全也有著重要的影響。現目前,我國雖然成為了互聯網大國,信息化程度也相對較高,但仍然有許多互聯網核心技術是受他人鉗制的,譬如現目前我國使用的計算機系統大多是微軟的Windows及蘋果的IOS系統,我們還沒有一款可以推廣的成熟系統,這對我國計算機網絡安全將造成致命的威脅。如此一來,我國信息化發展無疑是揠苗助長,雖然短期內效果十分明顯,但以后的安全隱患也是無法估量。
(二)網絡規模巨大,但網絡安全問題卻依然十分嚴重
正如上文所言,我國現目前已經成為擁有7.5億網民的網絡大國。然而伴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我國網絡安全問題卻也逐步凸顯。據相關數據統計顯示,2016年遭遇過網絡安全事件的用戶占比達到整體網民的70.5%,其中網上詐騙是網民遇到的首要網絡安全問題,39.1%的網民曾遇到過這類網絡安全事件。除此之外,我國網絡安全所面臨的嚴峻形勢還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網絡病毒數量增加,對網絡環境的破壞力日益加強。據相關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17年上半年,我國總共發現了10萬余個木馬病毒,這些病毒實現了對2千萬臺主機的控制。此外,2017年移動互聯網中的惡意攻擊程序也接近2百萬個,同比2016年增長了55.3%。換言之,在我國信息化發展過程中,雖然我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我們的網絡安全問題不僅沒得得到妥善的解決,其形勢反而進一步惡化升級了。
三、促進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的協調發展的策略分析
(一)加強網絡安全聯防聯控
針對當前我國面臨的網絡安全嚴峻形勢,為促進新時期信息化與網絡安全的共同發展,我們就需要加強網絡安全聯防聯控,充分集中力量打好網路安全攻堅戰。總言之,新時期的信息化建設需要注重網絡安全問題,為了保證二者協調發展,我們就需要將政府或國企的網絡安全管理力量、民企的網絡安全管理力量和技術、網民個人的網絡安全防控力量等聚合起來,從而形成共同維護國家網絡安全的整體合力,以此起到最佳的網絡安全防控效果。此外,在各方力量聚集在一起的情勢下,我們不僅能夠切實做好網絡安全防控工作,同時也必然能推動信息化建設大步向前。
(二)把握全局,在戰略層次上統籌信息化與網絡安全保障協調發展
信息化建設關系著國家的發展與科學技術的進步,其代表著國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網絡安全保障是促進信息化建設的必要基礎,促進信息化與網絡安全協調發展是國家戰略性問題。習近平總書強調:新時代社會主義建設離不開信息化,而信息化進程也離不開網絡安全,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因此在新時期的信息化建設工作中,我們就應該把握全局,在戰略層次統籌信息化與網絡安全協調發展,通過宏觀規劃為信息化建設勾畫藍圖,利用國家戰略決策為網絡安全提供保障。為了實現上述目標,我們就需注重以下幾方面的工作:首先,切實樹立信息化與網絡安全協調發展戰略理念,對國家信息化建設與網絡安全保持高度的關注,積極思考國家網絡安全與信息化之間的矛盾與解決策略。其次,培養戰略素養。新時期的信息化建設道路與網絡安全都有著不可預期的困難與挑戰,為了迎接挑戰、克服困難。就需要我們具備良好的戰略素養。在推動信息化與網絡安全協調發展進程中,我們要科學運用互聯網思維及辯證分析法,多視域、多角度的分析國家網絡安全與信息化發展的現狀與問題,高瞻遠矚的把握信息化與網絡安全發展趨勢。最后,豐富戰略思維,采取多元化措施確保信息化建設與網絡安全同步穩定發展。
(三)加強實踐,保障信息化與網絡安全工作縱深發展
在戰略層次統籌、在宏觀層面謀劃是為信息化與網絡安全協調發展的總體布局。然而為了真正實現信息化與網絡安全協調發展,我們就還需通過切實有效的實踐工作,將戰略決策落到實處。從現狀來看,信息化工程與網絡安全協調發展面臨著巨大的矛盾阻力,為解決二者建的矛盾阻力就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加強實踐:首先,應強化信息化與網絡安全協調發展理論的可行性,確保戰略決策能夠有效落地。其次,完善工作制度,保障信息化建設與網絡安全協調發展。一方面要完善政策需求調研制度,以“實際”為導向,以“政策”的導航,全面深化制度改革,為推進信息化工程和網絡安全保障協調發展實踐性活動的順利開展創造條件。再次,采取科學的操作方法,增強實踐工作的實效性。首先對國家戰略決策要深入研究,要理清國家信息化與網絡安全協調發展戰略的核心任務,并科學分解戰略規劃,明確各個階段的工作任務,從而為各階段工作情況的考評提供依據。最后,切實開展信息安全專項戰略工作,提供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集中力量攻克信息安全的核心技術,建構國家網絡安全保密技術保障體系。
四、結語
綜上所述,信息化作為推動現代科技發展的中堅力量,切實保障我國信息化建設具有戰略性意義。然而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如果沒有網絡安全的支持,那么信息化也難以實現可持續發展。上文,我們主要從信息化與網絡安全協調發展的意義、矛盾、策略等幾個方面進行了相關的論述。
參考文獻:
[1]倪光南.促進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的協調發展[J].軟件和集成電路,2016,(01).
[2]何哲,黃璜,劉文宇,等.建設網絡強國、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行動指南——《習近平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學習體會[J].電子政務,2016,(06).
(作者單位:石家莊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