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環宇
摘要:近幾年,國家對學前三年教育越來越重視,三周歲至六周歲的適齡幼兒都開始走進幼兒園,接受集體生活教育。但是調查表明,我國的大部分幼兒園采取的都是同齡幼兒集中的分班制教育,鮮有將三周歲至六周歲的幼兒混齡編班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傳統分班制度的影響和幼兒教師認識的不到位以及缺乏專業的教材和指導等因素造成的。
關鍵詞:幼兒園 混齡教育 因素分析 具體措施
0
幼兒混齡教育是將年齡在3到6周歲的學前兒童編排在一個相對大的環境里共同學習、生活、游戲的一種教育組織形式。在西方國家,很多幼兒園都已經擁有一套完整的混齡教育的模式,大量的實踐表明,混齡教育對于幼兒的成長有著同齡幼兒不可替代的作用。
混齡教育對幼兒的發展有哪些益處呢?在生活中,我們總會發現小年齡的孩子往往喜歡和大年齡的孩子交往、游戲,雖然他們之間有著1到2歲,甚至更大一些的年齡差距,但是玩得是不亦樂乎。這是為什么?國內外學者通過研究發現,首先,在這種異齡交往的過程中,年齡偏大的幼兒會得到認同與信賴,使他們的價值意識得到喚醒;年齡小一些的幼兒,在異齡交往中會不自覺地向大孩學習,模仿他們的語言和動作,彌補自身在交往、語言等方面的不足。其次,混齡活動可以讓幼兒的體能得到發展。幼兒園的集體教育活動主要是以游戲活動為主的。幼兒教師設計的混齡游戲,一般都會考慮到不同年齡段的幼兒在體能上的差異,活動量既能滿足大孩子的需求,也不會超出小孩子的承受范圍。活動中,孩子們會根據游戲內容不斷地變換游戲規則,或加大或減小活動強度。大、小幼兒之間既相互合作又相互比較,誰都不想落后。這樣,無形當中所有孩子的運動量就會增加,他們的體能也會在不自覺的情況下得到鍛煉。再次,混齡教育可以培養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有的幼兒由于一些原因,在幼兒園表現的特別膽小,不合群,他們不愛也不會與他人溝通。他們對于幼兒老師,也存在著一定的距離感、疏離感。這時,就需要混齡教育活動適時地介入。在混齡活動中,幼兒與幼兒之間的交流是沒有隔閡的,不管同伴給建議還是批評,幼兒都會開心的接受,并認真地改正。輕松愉快的混齡活動氛圍,來自同伴開心爽朗的笑聲,會潛移默化的影響靦腆、內向的幼兒,使他們打開心扉悅納他人的同時也走進其他幼兒的世界。
總之,混齡教育活動百利而無一嗨,它不但可以擴展兒童的社會生活世界,還有利于培養他們的合作精神。但是,為什么時至今日我國的混齡教育仍然滯后呢?分析其中的因素,主要包括:
一、傳統同齡分班制對幼兒混齡教育的影響
自取締私塾(個人認為私塾是混齡教育的雛形)以來,我國一直采取同齡編班的班級授課制形式。這種同齡孩子在一起生活、交流的學習方式,已經在大家的頭腦中根深蒂固。因此,現在推行幼兒混齡教育無異于是標新立異,讓廣大人民群眾尤其是幼兒家長難以接受。不管是通過政府來行政推動,還是幼兒園自己想辦法實施,都必須得到幼兒家長的認同。但是,很多家長對于幼兒混齡教育是不理解或者是片面理解的。他們對于幼兒園實施混齡教育有著自己的擔憂。比如說,低年齡幼兒的家長,他們就會擔心自己的孩子在混齡教育中聽不懂教育內容、學不到知識或者是受到大齡幼兒的欺負;而大齡幼兒的家長則擔心混齡教育內容過低,滿足不了自己孩子的求知欲望,孩子的能力得不到發展-----對于家長們的這些擔憂,幼兒園是不能置之不理的,必須通過適合的方式進行解釋,從而取得家長的支持,混齡教育方能順利推行。
二、幼兒教師認識不到位以及自身素質對幼兒混齡教育的影響
幼兒混齡教育對于很多一線幼兒教師來說,應該是新生事物。幼兒混齡教育到底是什么樣子,應該設計哪些活動,混齡教育中幼兒教師的角色定位是什么-----這些對于一線幼兒教師來說都是一無所知的。很多幼兒教師只把混齡教育當做是集體教育的補充和點綴,認為只要把不同年齡段的幼兒放在一起就是混齡教育了,他們認識不到混齡教育在幼兒成長和發展過程中發揮的積極作用。另外,我國現在的幼教隊伍,教師素質參差不齊,還有很大一部分幼兒教師是由中小學教師轉崗過來的。他們本身就沒有多少幼兒教育的理論,現在讓他們推行幼兒混齡教育,困難是可想而知的。
三、現行課程缺失對幼兒混齡教育的影響
如果將混齡教育納入幼兒園的一日工作,就應該出臺相應的課程和標準。但是,由于混齡教育在我國剛剛起步,根本沒有相對完善的課程體系來公廣大幼兒教師參考,大家都是在根據教育經驗摸著石頭過河。這種課程上的不完備,給一線幼兒教師帶來了很多困擾,減緩了幼兒混齡教育的推進速度。即使已經開設幼兒混齡教育的幼兒園,在課程的體系上也是缺少理論支撐的,只是在教育形式上有了混齡教育的初級形態。比如,有的幼兒園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理論結合實踐進行混齡班級課程的摸索。教師在課程中挖掘生成課程,采用主題活動、區域活動、分科教學等靈活多樣的形式進行實踐探索。但是,雖然形式上發生了變化,將不同年齡段的幼兒組織到了一起,但是教育的內容并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什么樣的課程適合混齡班級,怎樣安排課程,使其可以兼顧到不同年齡段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能力差異,使不同年齡層次的孩子以及同一年齡段不同發展水平的孩子的需要得到滿足;仍是混齡班級教師面臨的一個重要的問題。
四、教育目標確定對幼兒混齡教育的影響
我們都知道每一個教育活動都是為了達成某一個教育目標而設定的。在同齡集體教育活動中,教育目標是統一的,指向性非常明確。而混齡教育的教育目標由于幼兒的年齡上的跨越而很難統一。在日常的幼兒混齡教育中,幼兒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的不同、同齡幼兒發展層次的不同,制定多元性、兼顧性的教育目標。這種不統一的教育目標,給幼兒教師在材料的選取和投放、環境的布置和利用等方面帶來了困難和壓力。本來,幼兒混齡教育活動,主要是希望通過幼兒與幼兒(尤其是異齡幼兒之間)、幼兒與教師、幼兒與材料、幼兒與環境之間進行對話、操作等活動,實現幼兒個性、品質、技能等方面的提高。然而,目標一旦難以確定,就會導致后面的所有環節成為空談。因此,確定幼兒混齡教育的目標成為了推薦幼兒混齡教育發展的關鍵環節。
“不管有多大的困難,只要對幼兒有好處,我們就要努力去做”抱著這樣的信念,我們幼兒園開始了幼兒混齡教育的探索之路。經過幾年的摸索與積累,我們認為要想順利地推進幼兒混齡教育,應該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轉變幼兒園發展理念
幼兒園是幼兒混齡教育發展的搖籃。隨著混齡教育的推進,幼兒園管理者要清楚地看到混齡教育給幼教事業帶來的新變化、新契機。面對雨后春筍般的幼兒園,管理者們應該意識到只有推行混齡教育,才能讓自己的幼兒園更好地發展下去。因此,幼兒園管理者要做幼兒混齡教育的研究者和擁護者。研究幼兒混齡教育的理論和實踐模式,將自己的幼教隊伍打造成成熟的、經驗豐富的混齡教育團隊。首先,幼兒園管理層要給自己的教師團隊最大的支持和幫助。比如,購買幼兒混齡教育的相關理論書籍和活動視頻,充實教師們的學習資料;支持教師外出學習,并主動為外出學習、培訓的教師代班、代課;其次管理層要努力營造寬松、和諧、信賴、安全的環境。比如鼓勵教師嘗試混齡教育活動,即使失敗也不批評;促進教師之間、教師和專家之間的交流;搭建教師幼兒混齡教育活動展示的平臺,讓教師在展示中相互學習、相互切磋、提升技能。
(二)爭取家長的支持
家園密切配合,才能將幼兒教育工作做得有聲有色。幼兒園的日常工作離不開家長們的支持與配合。幼兒混齡教育活動的開展也必須爭取廣大家長朋友的支持。面對家長們的擔心和憂慮,幼兒園領導和教師要正確面對并且給予合理的解釋。幼兒教師要尊重每一位家長朋友,認真傾聽家長們的意見和建議,站在家長的角度去幫助家長打開心結。比如說我們園為了開展幼兒混齡教育,先是讓每位班長(即班主任)建立了自己辦的QQ群、微信群,由班長在群里向家長們介紹混齡教育的知識以及開展混齡教育的意義;之后,園里舉辦混齡教育活動家長開放日,邀請家長參與到活動中,讓他們親身體會混齡教育的魅力,以及混齡教育帶給孩子的快樂;最后我們園還會開展混齡教育報告會。通過展牌、VCR小視頻、家長講、幼兒表演話等形式讓家長感受孩子通過混齡教育產生的變化,從而最大限度的爭取家長們的支持。
(三)提升幼兒教師綜合素養
打鐵還需自生硬。幼兒園混齡教育的開展,具體的實施者自然是幼兒教師。因此,只有幼兒教師擁有過硬的綜合素養,才能更好地服務于混齡教育活動。一方面,我們園要求每一位教師認真學習混齡教育的知識。比如閱讀混齡教育的理論書籍,觀看幼兒混齡教育活動視頻,參加幼兒教師培訓,研究混齡教育課程設置、增強制作、布置區域角、班級環境的能力等等。另一方面,要求每一位幼兒教師成為工作中的有心人。在幼兒常規一日活動中,認真觀察和記錄每一名幼兒的情況,尤其是記錄幼兒在混齡活動中的行為,不斷積累自己的混齡教育經驗,為以后更好地開展幼兒混齡教育活動打基礎、做準備。
參考文獻:
[1]蒙臺梭利.蒙臺梭利教育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編寫.《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作者單位:河北省秦皇島市撫寧區直屬機關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