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風林
摘要:新課改的理念逐漸深入人心,傳統的語文教學方式理念已經逐漸被淘汰,教師要想有進一步的發展必須要做好轉變的準備,不斷緊跟時代發展步伐,改革并完善自己的教學理念,逐步探索出一套適合自身操作、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方案。一方面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另一方面在外在影響因素方面轉變觀念提高學生學習效率,使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 多元化教學
0
雖然新課改實施多年,并且在落實的學校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效果,但在當前教育形式下仍有不少教師思維固化,不肯接受新的教育理念,一味地堅守傳統教學方式。這樣的思想不僅不利于學生的學習成長,更為學生與學校的長期發展埋下隱患。因此,采用新的理念去更新思想,讓教育事業健康長效發展是很有必要的。
一、初中語文教學特點
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其他任何一門學科的學習都離不開語文作為語言、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基礎。語文直接影響著學生的遣詞造句與文學素養等方面,深刻地說,學生的人際交流、思想道德素質、行事風格等等都與語文的學習密不可分。所以語文教師身上的責任至關重大,關系到學生的人生格局本質修養等根本,絲毫不容懈怠。教師要做的就是要身體力行,教育好和培養好學生。初中語文是在小學語文的基礎上進行更深一步的對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培養,不僅包括課堂內容的認知學習,還要提高文學修養訓練,拓展學生認知社會、放眼世界的視野,培養學生的內在修養與審美觀,從而使其形成完善的人格。
二、多元化教學方法特點
多元化是指在思維與處理方式上呈現多種表現方式,而多元化教學就是指教師在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上的多元化思考和做法。傳統教學方式單一,教師教學進度依據普遍水平制定,但學生的學習水平與學習能力會因人而異,教師“大鍋飯”式的教學會使有的學習進度較慢的孩子因為得不到照顧而被越甩越遠。教師的課堂教學只是對知識進行講解,壓根不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也與學生沒有互動,導致學生普遍學習興趣不高和課堂效率低下。語文教學是最基礎的,若是在這一學科語言理解方面出現了問題,那么造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會波及所有學科知識的學習。在新課改的指導下,一些教師慢慢的意識到自身的問題并試圖做出一些觀念的改變,根據學生實際發展水平結合實際教學內容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形成一套多元化的教學設計方案。學生在這種改變中取得的成績也十分令人可喜的,對學生的綜合能力的提升效果也非常顯著。
三、多元化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具體實施方法
(一)轉換角色,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對于傳統的“填鴨式教學”來說,教師講課并沒有十分地關注學生的接受水平,學生往往一知半解時一節課就結束了,課后自己復習也很吃力。加上傳統教學是教師備課,學生要學什么,不要學什么,學到什么程度?全部老師說了算。教師基本上主導著學生的學習內容、學習方式,甚者學生的思維格局也深受老師的影響,學生在這種模式下完全失去了作為獨立個體的特性,千篇一律成為復制答案的機器。教師若想改變這種現狀,就要采用多元化教學方法,以人為本,注重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潛力,發揮學生在教學生活中的主體地位。
(二)采用多種教學方法
在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主導的課堂中,堅持以往的教學方法當然是不可行的,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情況與學習內容,有針對性的展開一些因人而異、因事而異的靈活教學方式是很有必要的。
1.小組合作教學
將學生分成四人或六人的小組,把學習任務分配到組,由小組成員對一個問題或知識點進行交流思考,并得出組內的答案,之后再進行各小組之間分享答案,互動評價。在這個環節中教師只是對秩序以及環節的銜接做好處理就可以了,其他全靠學生自主解決。這樣既提高了小組之間同學們的團結能力和小組成員間的協作能力,又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孔乙己》,教師先擺出問題:哪些地方寫了孔乙己的外貌、動作、語言等?有什么用處?文章開頭三段并沒寫孔乙己,它在小說中起到了什么作用······等等一系列問題,小組內進行讀文本、思考問題、交流想法、總結答案等步驟,教師再組織下一環節即學習評價環節:小組派代表分享答案,并由其他小組補充評價,教師在每一個問題結束后進行精簡有力的總結。這樣的有目的的學習使學生的思路全開、積極發揮出他們的長處,小組交流取長補短,有力地促進了學生的整體水平提升。
2.師生互動教學
有僵化思維的教師認為學生是不能反駁老師的,在課堂上就應該認認真真聽老師講課。但時代不同,觀念不同,學生的思維有可能比老師還先進,學習上一定會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個性極強的特點讓他們參與到課堂中來,教師與學生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交流學習模式,在拉進學生與老師的距離的同時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不再縮手縮腳,而是大膽與老師進行辯論、探討,而不是畏于老師的權威不敢問、不敢疑、不敢說,長久下去形成學習興趣的閉塞,對課堂提不起一點興趣,影響教學質量。
3.多媒體教學
現代科技在教育方面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多媒體的使用就是最有力的例證。學生和教師對這種新型便捷的教學方式是很歡迎的。因為在沒有多媒體的課堂中,教師若要給學生展示一些動態的圖片、視頻、音樂、歷史演變等等東西很不方面,教師要么手剪一些簡單的圖貼在黑板上進行展示,學生能夠觀看的范圍也很小;還有教師想分享一段舞蹈只能親自上陣跳,雖有相似但終不及直觀視頻展示的神采俱全。有了多媒體,老師可以利用便捷的網絡搜素豐富的教學素材為課堂教學服務,比如《雷雨》和《哈姆雷特》,教師完全可以用一整節課的時間讓學生自行觀看視頻,之后再進行課程教學,效果絕對是很樂觀的。因為學生通過視頻對課程內容和課程思想已經有了一些認知與情感方面的思考,教師上課時只需要引導學生將零散的思考結果進行深化處理再加以整合為規范的知識結構就可以了。
總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采用多元化教學方式,不僅是學生發展的需要,也是時代培養人才的需求。利用多元化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為學生提供更多學習知識的途徑與方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得到激發,加深學生對文字語言的深刻印象,促使他們通過語文學習提高感悟、品味生活的能力和審美水平,實現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內蒙古烏蘭察布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