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紅艷
摘要:從實際教學經驗出發,通過對教育學、心理學進行深入的學習與研究,在學習策略理論的幫助下,可以得出口訣應用的依據;對心理學領域中記憶的研究,可以知道遺忘與記憶的關系,以及基本的理論知識,這也為口訣的編寫提供了有利的思想指導。
關鍵詞:口訣 英語教學 應用
一、口訣概述
(一)口訣記憶
口訣,原本是道教、佛教等宗教用語,用以傳授秘術或者道法的密語,諸如晉葛洪《抱樸子·明本》:“豈況金簡玉札,神仙之經,至要之言,又多不書,登壇歃血,乃傳口訣。”這里的口訣就是指的傳授秘法的密語。后來,經過演變,口訣指的是人為編制的語句,主要依據事物的要點而進行編寫,以便于記誦。口訣具有一些基本的特征。首先,口訣是濃縮的信息,根據所要記憶事物材料的主要提點進行濃縮,化繁為簡。其次,口訣的語言精練,句式較整齊。第三,口訣在語言形式上節奏較為鮮明,具有一定的韻律,頓挫有致。
口訣記憶就是依據口訣的這些特點,將要記憶的材料進行編寫成口訣,用以提高學習者的記憶效果的一種記憶方法。根據心理學的研究,記憶是根據信息編碼的形式進行識記 ,以信息組塊作為一定的基礎單位,對單詞、詞組、句法甚至文章段落等都可以作為一個信息組塊,然后進行濃縮信息,編成口訣,這樣可以提高記憶的效率。
(二)口訣的形式
誠如我們上文所說,口訣就是指的是人們為了記憶而編制的便于記誦的句子。因此,在談論英語口訣的之前,先來了解下口訣都有哪些形式。
筆者根據實際的教學經驗和一些關于口訣的相關文章,認為口訣主要有四種形式。第一種是絕句式,這種口訣類似于中國傳統的詩歌形式,每句話字數要一致,音調上講究平仄和押韻,如果要是對仗的話更好。這類口訣的特點便是韻律感十足,而且就要編制的事物內容要點也多。第二種叫做順口溜式,這種口訣通常用兩三句話來概括要點,形式上雖然不如絕句那樣的韻律感強,但是往往通過修辭手法,比如擬人、比喻、對比,再或者加入其它學科,諸如數學計數等,使人們顯而易見,脫口而出。第三種為兒歌式,或稱為歌謠式,這種類型的口訣,形式短小,節奏比較明快,讀起來朗朗上口,而且就概括要點來說,易于學習者理解,加深人們的印象。第四種為成語式,這種類型口訣類似漢語里的成語,或四字一句,或者多字一句,主要特點是簡短精要,然而不足之處也在這里,即概括的要點信息量比較少。
根據以上的分類,我們在實際的英語教學中,要結合教學內容,聯系實際,要對口訣的形式進行靈活的選擇,比如成語式口訣比較適合信息量不多的、容易讓人記混的內容;而對于含有信息量較大的內容,我們可以選擇絕句式的口訣。
二、口訣編寫的原則
進行口訣編寫,是要遵循著一定的原則的,這個原則依據的來源,就是口訣的特點,結合在教學實際中,尤其是詞語、句法乃至語法的教學上,總結了一下幾個原則,用以指導在今后教學中的口訣編寫。
(一)提煉核心內容
可以說,在編寫口訣的過程中,也是對信息進行濃縮、提煉和加工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運用到分析、篩選、組合、提煉等邏輯能力,這些都要依據核心進行,要把經常用到的、考試經常考到的和在學習中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信息進行保留,舍去那些不是很常見到的信息,否則,口訣的編寫則做不到精煉簡短,適宜記誦的效果。
(二)講求韻律節奏
口訣被人們記住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口訣讀起來具有節奏感,押韻,而且重要的是從這種形式中可以發現趣味性。口訣的趣味性從形式上是這種韻律節奏感,從內容上說,是關乎某一人、某一事,可是細推敲起來,似乎又不是,這些內容之間有些風馬牛不相及,但卻能通過這種形式帶給人們耳目一新的感覺。所以我們要仔細的進行信息組合,哪怕字斟句酌,起碼對這種韻律性和節奏感要有所體現,否則便讓人覺得索然無味,反而起到反效果。
(三)信息長短相宜
無論我們要求口訣多么的精簡,總會有信息量較多的知識內容需要識記,而這些內容在進行口訣的編寫時便要求不能遺漏,這種情況下,我們就要考慮怎么樣避免遺漏要點。我們便會編寫出較長的口訣,可是在編寫長口訣時,我們要注意,力求做到長短相宜,對較多的信息量用長口訣,相對少的信息量我們用短口訣,這樣長短錯落有致,也不至于有信息進行遺漏,還能區分容易混淆的主要內容。
(四)鼓勵學生參與
我們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我們將信息傳達給學生,希望他們能夠牢記,可是學生總會有容易記錯或者記混的短語,如果我們在進行口訣教學時,能夠鼓勵學生多多參與,這樣他們既能發揮積極主動的學習興趣,也能熟記要掌握的內容。
三、口訣應用教學需要注意的事項
在英語的教學中,我們要應用口訣,首先我們要對口訣教學有個正確的認識。在一些屬于死記硬背的知識,或者說靈活性較差的知識進行教學時,使用口訣是事半功倍的,比如基數詞變化序數詞,名詞的單、復數的變化,過去分詞、現在分詞的構成,等等。這些知識就沒有什么靈活性,是屬于死記的,因此,運用口訣可以節省時間,提高學生們學習的效率。但是對于像不可數名詞、時態對比等,本身運用具有靈活性,若是編制口訣,只怕口訣比如何運用還要冗長,所以就會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但是這也有個不可忽視的缺點存在:容易是學生形成懶惰的思想,影響學生們的發散思維與創造思維的發展,也影響學習語言技能的能力。因此,口訣是輔助教學用的,不是主要手段,更不是萬能的,如果想要提高學習效率,僅僅是口訣是萬萬不可能的。
其次,對口訣教學要正確的對待。我們教學,不僅要學生掌握知識,還要鍛煉學生的思維,對知識劃分知識點進行教學時,為了方便起見,口訣引入教學中就解決了很大的問題。口訣是輔助性的,是教學的一種工具,而不能當做目的一樣去進行教學,這樣生搬硬套的教學,會使學生們覺得口訣有些不倫不類,起不到好的教學效果;而且如上文所述,并不是所有的知識點內容都適宜用口訣這種形式教學的。
第三,口訣的運用要正確。這里我們要注意兩點:一是實用性,二是要得體。所謂實用性,就是說口訣編寫之后的功能是便于學生理解與記憶的,如果口訣技能保持其短小的特點,又能容納很多的信息量,這就可謂是使用了。而所謂的要得體,就是要口訣的編寫一定要文質相符,不能詞不達意,還要注意語氣,不能過于生硬。避免生硬,就是要在形式上做好功夫,即把好韻律和節奏這一關。
在進行口訣教學時,不能喧賓奪主,只重口訣而忽視了教學的內容;更不能超過度和量,在量和度上要有個主體性的把握,不能一味追求形式上的效果,而忽視了最終要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北京市仁愛教育研究所.仁愛英語音標課堂[M].西苑出版社,2008.
[2]薄冰.魔法英語[M].鄭州大學出版社,2005.
[3]黃濟,王策三.現代教育論[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作者單位:吉林省長春市經濟技術開發區興隆山鎮安龍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