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雍江 臧運洪 張翔
摘要:為探討大學生對不同飲酒行為所持的內隱態度,本研究采用單類內隱聯想測驗對57名大學生進行測量。結果發現:1.大學生對少量飲酒行為的內隱態度是中立的;2.大學生對大量飲酒和醉酒行為的內隱態度均為反對;3.男、女大學生對飲酒的內隱態度無顯著差異。
關鍵詞:大學生;飲酒;內隱態度
引言
大學生對飲酒的態度與其飲酒行為有一定關系。有調查發現,大學生對飲酒態度較寬容,他們的飲酒行為也較普遍[1]。也有研究表明飲酒程度越高,對飲酒、酗酒持越認可和寬容的態度[2]。不過,這些研究采用問卷法,測的是外顯態度。有研究者認為外顯態度依賴于內省,而被試是否愿意或者有能力將他們行為的內在動機準確表達出來,這成為準確測量外顯態度的關鍵問題。還有外顯態度易受社會贊許性的影響。因此,問卷法能否真實測出被試的態度受到質疑。對此,有研究者提出了間接的測量方法——內隱聯想測驗(IAT)。該方法測的是內隱態度,利用了無意識的動機過程[3],更能反映被試的真實態度。
在使用IAT測被試對酒精的內隱態度的研究中,有研究發現,相對于蘇打水(或飲料),重度飲酒及酒精依賴大學生對酒精持更消極的內隱態度[4]。也有研究者發現嚴重飲酒大學生對酒精持積極內隱態度[5]。但是,經典的IAT只能測量相對態度[5]。對此,又有研究者提出單類內隱聯想測驗(SC-IAT),它能整體考察被試對單個對象的具體態度[6]。在使用SC-IAT的研究中,有研究發現女大學生對酒精的積極內隱態度與其飲酒行為相關[7];也有研究發現酒精依賴者對酒精持積極內隱態度[8]。由此可見,研究結果常因取樣和測量程序不同而異。
國內研究主要關注大學生對飲酒的外顯態度,內隱態度研究很少,且缺少對不同飲酒行為的態度的研究。實際上,人們對不同飲酒行為常抱有不同觀點。如有研究發現,54.73%的人認為適量飲酒有益健康,過量則有害[9]。人們對不同飲酒行為所持的不同觀點可能引起不同態度。因此,本研究采用單類內隱聯想測驗(SC-IAT)考察大學生對不同飲酒行為的內隱態度。
一、方法
(一)被試。
貴州某高校大學生57名,男24人,女33人,年齡在19歲至24歲之間。所有被試視力或矯正視力正常。實驗結束后贈予一份小禮物。
(二)研究工具。
首先收集表示不同飲酒行為、贊成及反對意義的詞匯,讓30名大學生對這些詞匯的代表性進行評定,然后按照評分成績的高低排序,選出最具代表性的對象詞和屬性詞。對于對象詞,確定淺酌、小酌等四個詞,暢飲、嗜酒等四個詞和大醉、醉酒等四個詞分別代表少量飲酒,大量飲酒和醉酒行為。對于屬性詞,確定贊成、支持等四個詞和反對、排斥等四個詞分別代表贊成及反對意義。最后使用E-prime軟件編制出少量飲酒、大量飲酒、醉酒三個SC-IAT。
(三)程序模式。
少量飲酒、大量飲酒、醉酒三個SC-IAT均包含練習和測試階段(具體見表1),練習階段數據不計入實驗結果分析,只分析測試階段數據。為防止反應偏差,相容任務中“飲酒詞”、“反對詞”和“贊成詞”按照1∶ 1∶ 2 的頻率出現,使得左、右按鍵的比率各50%; 不相容任務中,“反對詞”、“贊成詞”和“飲酒詞”按照2∶ 1∶ 1 的頻率出現,使得左、右按鍵的比率各50%。每次按鍵都會給予反饋。判斷正確,屏幕中央會出現“√”,持續200ms,判斷錯誤,屏幕中央出現 “× ”,持續200ms。
(四)研究程序。
被試需單獨在電腦上完成測量,每個被試完成三個SC-IAT,為了平衡順序效應和練習效應,被試按照拉丁方設計的順序完成它們。
二、研究結果
(一)信度檢驗。
根據 Karpinski和 Steinman(2006)的SC-IAT的內部一致性系數計算方法,計算出少量飲酒、大量飲酒、醉酒三個SC-IAT的內部一致性系數分別為0.55,0.53,0.60,信度指標較好。
(二)大學生對不同飲酒行為的內隱效應分析。
依據Karpinski和Steinman(2006) 提出的數據分析方法,分別計算三種不同飲酒行為的SC-IAT的反應時和D值。配對t檢驗結果見表2。
由表2可知,對待少量飲酒行為,被試在相容任務和不相容任務上的反應時無顯著差異(p>.05);表明少量飲酒行為與反對詞的聯結及其與贊成詞的聯結相當。對待大量飲酒和醉酒行為,被試在相容任務上的反應時均顯著低于在不相容任務上的反應時(P<.05)。這些結果表明,與贊成詞相比,被試更傾向于將表示大量飲酒及醉酒的詞與反對詞聯結在一起。
對內隱效應(D值)的計算仍參照Karpinski和Steinman(2006)的計算方法,計算出不相容任務與相容任務的平均反應時之差,再除以所有正確反應的反應時的標準差,得到D分數。如果計算出來的D值為0,表明被試對飲酒行為的內隱態度為中性。以0為標準,對三種飲酒行為的SC-IAT 的內隱效應進行t 檢驗,結果見表3。
由表3可知,D值t檢驗結果表明,少量飲酒的D值與0比較無顯著差異,說明大學生對少量飲酒的內隱態度是中性的,即不贊成也不反對。而大量飲酒和醉酒的D值均顯著大于0。說明大學生對大量飲酒和醉酒存在反對的內隱態度。
(三)不同性別大學生對不同飲酒行為的內隱態度比較。
對男、女大學生在不同飲酒行為的內隱態度上的差異進行t檢驗,結果見表4。
由表4可知,男、女大學生對不同飲酒行為的內隱態度均不存在顯著差異。
三、討論
本研究使用單類內隱聯想測驗(SC-IAT)從整體上考察一般大學生對不同飲酒行為的內隱態度,結果發現,大學生對輕度飲酒行為的內隱態度是中立的,即不反對也不贊成;對大量飲酒和醉酒行為均持反對的內隱態度。后一結果與國外研究者在經典IAT中得出嚴重飲酒者或酒精依賴者對酒精持消極內隱態度的結果類似[4],整個研究結果與有的研究發現嚴重飲酒大學生對酒精持積極內隱態度的結果不一致[5]。同時也與研究者使用SC-IAT得出酒精依賴者表現出對酒精的積極內隱態度的結果不同[8]。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可能是:一方面被試取樣的不同。本研究的被試為普通大學生群體,而上述國外研究所選擇的被試要么是重度飲酒大學生,要么是酒精依賴者。另一方面,國外研究關注的是被試對含有酒精的物質的內隱態度,而本研究關注的是不同的飲酒行為。此外,大學生對不同飲酒行為的不同內隱態度,可能與他們對不同飲酒行為存在不同看法有關?,F有研究表明,很多人認為適量飲酒有益健康,但是大量飲酒就會危害健康[9]。這些觀念可能影響到被試對飲酒的無意識態度。
本研究還發現男女大學生在內隱態度上沒有顯著差異。這反映出男女大學生對飲酒態度的一致性。但在日常生活中,男大學生比女大學生發生更多飲酒行為。已有的調查研究也證明了這一點[10-11]。這說明飲酒態度和飲酒行為間可能不是直接的對應關系。決定男女大學生是否飲酒還受同伴、認知、父母態度等其他因素影響。如,男大學生更多受勸酒、更多抱有飲酒代表能力高低、飲酒才像男子漢等觀念,導致他們的飲酒行為多于女大學生。
需要說明的是本研究在步驟2和步驟4只使用了32次試驗,沒有采用Karpinksi等人(2006)的各72次試驗。因為我國大學生在進行類似IAT的實驗中,如果次數增多,他們會因乏味而胡亂操作進而影響信度[12]。另外,本研究中,每個被試需要完成3個SC-IAT實驗。因此,考慮到疲勞因素,每個SC-IAT實驗次數沒有設置到72次。
四、結論
1.大學生對少量飲酒行為持中立的內隱態度,對大量飲酒和醉酒行為均持反對的內隱態度。
2.男、女大學生對飲酒的內隱態度不存在顯著差異。
參考文獻:
[1]周強,徐凌忠.某高校大學生飲酒行為及態度認知分析[J].淮海醫藥,2014,2:170-171.
[2]周凱,葉廣俊,韓驄.大學生飲酒行為與飲酒態度的關系[J].中國學校衛生,1996,17 (5):391-392.
[3]Greenwakd AG, McGhee E, Schwartz JLK. Measuring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Implicit Cognition:The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8,74(5) :181 – 198.
[4] De Houwer J, Crombez G, Koster EHW, et al. Implicit alcohol-related cognitions in a clinical sample of heavy drinkers[J]. Journal of Behavior Therapy and Experimental Psychiatry, 2004,35:275-286.
[5]Houben K, Wiers RW. Assessing implicit alcohol associations with the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Fact or artifact[J]? Addictive Behaviors, 2006,31:1346–1362.
[6]Karpinksi A, Steinman RB. The single category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as a measure of implicit social cognition[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6, 1(91): 16-32.
[7]Houben K, Wiers RW. Implicitly positive about alcohol? Implicit positive associations predict drinking behavior[J]. Addictive Behaviors, 2008.33:979–986.
[8]McPherson A, Harris LM. Implicit and Explicit Attitudes to Alcohol in Alcohol Dependent and Non-Alcohol Dependent Samples[J]. Psychopathol Behav Assess,2013, 35:389–393.
[9]張海蓉,孫其元,楊俊璟等.內蒙古呼和浩特地區居民飲酒態度調查[J].內蒙古醫學雜志,2013, 45 (9):1071-1073.
[10]羅東,唐歡,陳衛中等.某醫學院學生飲酒行為調查[J].現代預防醫學,2011, 38 (2): 292-293.
[11]周桂花,汪萌芽.在校大學生飲酒行為及其相關知識認知度的現狀調查[J].皖南醫學院學報,2013,5:408-412.
[12]艾傳國,佐斌.單類內隱聯想測驗(SC-IAT)在群體認同中的初步應用[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1, 19 (4):476-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