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科 胡建
摘要:從中國實行擴招大學生以來,大學生群體的數量增加,各種各樣問題也隨之而來。在大學生中存在著許多心理健康方面問題,給高校教育、管理帶來了很多困擾,同時也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因此,如何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也成為高校當務之急,應該加強大學生的心理素質教育,把大學生引向積極健康的心理和生理道路上來。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素質
一、大家生心理健康背景研究
從中國實行擴招大學生以來,當代大學生群體作為一個龐大的群體,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心理健康問題就是其中之一,也是最值得重視和關注度的,所以做好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對于各高校來說極為重要,抓好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素質教育才能把教育推向一個新的平臺,這對于高校而言也同樣是一個艱巨的任務。心理健康是一個時代的新名詞,《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將心理健康解釋為:“心理健康是指個體心理在本身及環境條件許可范圍內所能達到的最佳功能狀態,但不是十全十美的絕對狀態。”[1]心理學家認為,不管是大學生還是其他的社會成員,在心理上都會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只是一般的人都能將其心理狀態控制好,不會導致嚴重問題的出現。但在當代大學生群體中的心理素質方面已出現了一些問題。
近年來,由于大學生的心理問題所觸發的諸多問題受到了社會和國家的廣泛關注,比如說云南大學的“馬加爵事件”不僅引發了社會的關注和思考,而且成為人們談及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反面典例,由此就可看出大學生中存在著一些嚴重的心理問題。張云(2007)在其著《大學生心理健康向導》一書中,從當代大學生的現實生活出發,概括出14種常見的心理困惑,除導論外,分別論述當代大學生的團隊心理、競爭心理、挫折心理、自卑心理、嫉妒心理、道德心理、物欲心理等。[2]由此可見,抓好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素質教育已成為時代和社會的要求,盡管近年來由于高校教育的牽引使得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依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
二、大學生存在的問題及措施
(一)大學生存在的問題。
1.環境適應能力差。當代大學生多數是90后青少年,生活環境差距被逐漸拉大,特別是部分來自農村的大學生,對于這部分學生,不管是家庭環境還是教育問題都與城市存在著一定的差距,所以對這部分農村大學生來說在大學里就會產生一些難以適應環境的問題,不能很好的與同學相處;對于城市里的大學生來說,由于生活環境和教育環境的差異,就會導致部分城市大學生和來自農村的同學在相處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優越感,這就使部分大學生環境適應能力大打折扣,以至于產生各種心理問題引發的悲痛事件。
2.情緒波動大,同學關系緊張。當代大學生中存在著很多的情緒上的問題,由于大學生處于熱血澎湃的年紀,所以在很多時候,當遇到不順心的問題時,就會有很大的情緒波動,這也許是生活環境的緣故,也有可能是教育差異的緣故。在與同學相處時,有時候由于一點點的小矛盾就會產生摩擦,就是由于大學生情緒不穩定,才會導致同學之間的關系處理得不好,讓他們的大學生活面臨關系緊張;其次,大學生情緒不穩定現象也體現在談戀愛上,由于情緒在作怪,導致很多大學生在戀愛中受到感情上的傷害,有的甚至會由于戀愛中出現問題而采取了結束生命的方式來解決。這是多么令人心寒的事啊,在這個最美的年紀,卻因為一點小小的情感坎坷,給家庭、學校帶來不可挽回的悲劇,而這其中就是有著情緒波動大這個心理因素在作怪。
3.孤獨心理導致性格孤僻。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互聯網使得人們的生活越來越方便,信息化、全球化縮短了人們之間的距離,但網絡在給人們帶來方便的同時,也使許多人過上了虛擬的生活。通過手機或電腦上的聊天軟件進行交流,這會導致人們依賴網絡聊天工具,而在現實生活中就不愿意或者不敢開口去和身邊的人交流,從而形成了孤僻的性格。當代大學生正是走在網絡最前沿的群體,所以由于網絡而產生的心理問題也是數不勝數,加上現在的90后有部分大學生是在留守兒童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使得這部分學生有一種孤獨的心理狀態,而這種心理在成長中又沒有機會得到矯正,所以會導致性格孤僻,難以和身邊的人相處,這也是當代大學生中存在的一個比較嚴重的心理問題。
4.上進心不強,安于現狀。有的大學生會存在一種享樂思想,由于大學學習沒有初高中緊迫,所以來到大學后,學習就會松懈,很少把精力放在學習上,而是把時間花在平時的娛樂玩耍上來 ,比如說打游戲就是大學生中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不僅在空閑時間玩游戲,大部分學生在上課的時候也依然沉浸在游戲中,甚至有的人會選擇逃課去網吧玩游戲。正是由于這種上進心不強,安于現狀的心理狀態,導致現在的大學生素質普遍降低,所以,各高校應該重視這個問題,采取切實可行的辦法培養和教育學生。
(二)大學生心理提升措施。
1.改善學習生活環境和教育環境,讓大學生有一個健康舒適的環境學習,好的環境中對學生心理有極大的幫助。
2.注重心理方面的教育,可以開設一些心理方面的課程并組織學生積極加入學習,把心理知識穿插到平時的教學中來,讓大學生更多的了解和掌握心理知識,有助于其自我調節心理狀態。
3.設置一些心理教育方面的活動機構,開展更多有趣且有意義的相關活動,讓學生可以在娛樂中習得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識,走向積極健康的心理。
4.引導和鼓勵學生積極到學校的心理咨詢室與專業老師進行溝通,打開學生自己的心結,擁有一個積極健康的心態。
5.學校要通過一些有利渠道與家庭聯系起來,同時也要和社會聯系起來,共同完成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結束語
總之,現在的大學生心理素質問題已是社會廣泛關注的問題,由于心理的因素而發生的各種事件不容忽視,提升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勢在必行。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提升是一個重要而艱巨的任務,作為高校,不僅要把教育辦好,而且應該把學生的心理健康和道德素質抓好,所以,把學生引向心理積極健康的道路是各高校勢在必行之路。
參考文獻
[1]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M],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5.
[2]張云,大學生心理健康向導(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