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爽
摘要:本文分析探討了初中英語與高中英語教學銜接的問題,主要從了解學生實際、教學策略和引導學生轉變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習慣這三方面入手探索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的對策。
關鍵詞: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教學策略;學習方法
學生從初中進入高中階段,是英語學習的一個轉折點;許多學生進入高中后,因為環境的改變、心理的放松等種種因素造成了英語成績的大幅度下降,一些學生甚至對英語學習失去了信心。那么,在新課標下怎樣做到使學生成功地從初中英語學習過渡到高中英語學習,盡快適應高中英語學習的特點與方法,掌握高中英語學習規律,使學生搞好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而輕松地學呢?在教學中筆者注意了以下幾點。
一、了解學生實際后,發現初高中英語銜接教學中存在的影響因素如下
(一)初高中教學內容的變化
在初中階段,教材淺顯易學,內容豐富有趣,大多閱讀課文篇幅較短,并且課堂上保證了充分的學習時間,一般不需要課前預習,學生便對所學內容很熟悉。但進入高一后,高中英語的特點是教學任務繁重,知識容量加大,難度增大,知識的綜合性、系統性顯著增強,能力要求提高。所以有些學生課后自習時間不足,沒有計劃,不做合理安排,沒能及時有效組織預習和復習,幾單元過后心中便沒底了,從而出現了高中英語生詞難記、語法難用、課文難懂、練習難做的局面。
(二)初高中學生學習方法及心理的變化
一些學生會萌發這樣的念頭:“終于告別初三進入高一了,可以好好地松一口氣,考大學還是很遙遠的事。”故產生放松心理,盡情發展自己的愛好。從初中到高中,學生心理上也有一個質的變化,許多學生一反初中在課堂上主動積極、踴躍發言、主動參與的好習慣,而變得靦腆、上課不發言的被動接受。久而久之這些學生養成不善交流的自閉的壞習慣。
二、針對初高中英語銜接思考良好的教學策略
(一)改變以往的教師觀
現在教師的作用要由昔日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所以教師要營造一種和諧的氛圍,把“給學生壓力”變為“給學生動力”,由“牽著孩子走”變為“推著孩子走”。教師要充分發揮促進者的作用,有效推動學生生動活潑、快樂自由地發展。而新課程提倡樹立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幫助者、組織者、引導者的教師觀,由師道尊嚴、居高臨下的教師權威向平等融洽的朋友轉變。所以只有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才能很好完成教學目的。
(二)從學生實際出發,正確處理教材
過去在教師的觀念中,認為教材、計劃、大綱就是課程,是既定的和封閉的。新課程啟動并且高中英語又換了教材,許多英語教師都反映教材內容增加,難度加大,對新教材的把握有很大的困難,甚至極可能完不成所有的教學內容。這一觀念是因為過去實施單一的課程和單一的教材,教師把教材當成法定文化,不敢增刪,盲目遵循其規定的教法造成的。所以,在課程改革中,教師教材觀的轉變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項任務。
(三)樹立正確的學生觀
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這就要求高中英語教學要面對每一個學生,注意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態度的變化,采取不同的措施,贊賞學生對教科書的大膽質疑和對教師的超越,贊賞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只有這樣,我們的課堂教學才能真正達到學生積極成長、教學效率極大提高的效果。
(四)改革教學評價方式
正確的評價觀需要把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新課程標準對教師來說也是一個嶄新的課題,需要教師與學生共同完成。教學活動中,教師的任務在于確定任務,以充滿激情的活力感染學生,挖掘學生的潛能,幫助他們如何學,有效的引導學。還應幫助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學會與人合作,培養創新意識以及具備科學的價值觀,這些都是英語教師應承擔的責任。
三、指導學生轉變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習慣
(一)下定決心,堅持不懈。英語作為一門語言,是要通過大量的訓練和練習才能掌握的。英語學習的原則是聽、說領先,讀、寫跟上。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恒,堅持每天學習英語,戰勝自我,肯定會有收獲。
(二)注意方法,循序漸進。下定決心后,就要注意學習方法。根據自己的情況和不同的學習目的,選擇不同的學習方法,但學習英語一定要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要掌握好基礎知識,即:發音要正確,基本詞匯要掌握牢,基本句式要熟練,基本語法要會用。
(三)重視提前預習,有的放矢。作為學生,在每次上課前,都要對要學的課文提前預習。借助課文的注釋或輔導材料,預習一遍課文,找出不明白的地方,做到心中有數,在教師講課時注意聽這些地方。
(四)認真聽課,積極配合。課堂是老師與學生一起學習、掌握、運用知識的主要場所。作為起主導作用的老師,引導學生搞好課堂教學是很必要的,但也需要學習者的積極配合。上課要專心聽講、做好筆記、認真操練、積極思考。預習時出現的問題,在課堂上教師沒有講到的,要向老師提出,把問題搞清楚。
(五)完成作業,找出問題。學完每一課,要認真完成課后作業。對于作業中出現的不明白的問題,應該記下來,等下次上課時提出來。做作業是英語學習很重要的環節,是消化知識和鞏固知識的過程。因此,一定要認真完成布置的作業。
(六)及時復習,鞏固知識。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有遺忘現象是正常的。我們要善于類比,總結知識,把新舊知識進行橫向和縱向比較與聯系。建立錯誤檔案記錄,加深印象,以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及時復習對于記憶非常必要,學習英語的過程也是同遺忘做斗爭的過程。
四、結束語
總之,在初高中英語銜接教學中,掌握學生的心理,樹立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是銜接教學的基礎,選擇教學策略和指導學習方法,養成良好學習習慣是銜接教學的要害,培養學生英語綜合能力是銜接教學的目的。只要我們不懈地努力,一定能夠把初、高中英語銜接教學工作做好,不斷提高英語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