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長渝 曾鵬艷
高校教學基本狀態數據庫主要是利用信息和網絡技術,按照教學工作的規律,把高等學校與本科教學工作相關的數據按照一定的邏輯關系組織起來,由此形成反映教學運行狀態的數據庫,為高校質量保障體系建設服務,為教學工作評估服務,為政府提供預測決策信息,部分信息對社會公開,為公眾服務,促進社會監督。數據采集、填報的準確與否,直接影響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影響到教育部主管部門的科學決策,影響到高校自身的社會聲譽。文章以南華大學船山學院的數據采集工作為例,探索采集工作在獨立學院教學管理中的實踐與應用,為學院進行自我診斷,找出發展軟肋,提高教學質量提供有益借鑒。
為實現“用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的發展目標,2011年,教高[2011]9號文件明確提出“建立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基本狀態數據庫,充分發揮狀態數據在政府監控高等教育質量、社會監督高等學校人才培養和本科教學評估工作的重要作用”。獨立學院也在數據采集工作之列。我院根據教育部及湖南省教育廳的要求,自2014年首次開展本科教學基本狀態數據采集工作以來,截至目前此項工作已開展了4年。本文結合4年來我院對教學工作各項信息數據采集、匯總、上傳、分析的實踐,對數據采集工作的意義及其工作方法進行研究與探討。
一、我院本科教學基本狀態數據采集工作情況
成立工作機構。我院以母體學校為依托,成立數據采集工作領導小組及工作小組,既隸屬于母體學校的數據采集工作小組,又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工作小組由院長任組長、分管教學副院長任副組長、各責任科室部門負責人為組員,負責計劃、組織、協調和監督等工作。
科學分配職能。工作小組根據各科室部門的業務范疇,將70張表格具體分解到相應科室部門,各科室部門按照任務分解,落實到人,責任到人,確定采集責任領導(一般為各部門業務歸口的負責人)和采集員,并將名單報工作小組,工作小組根據名單分配系統角色用戶,賦予相應表格的訪問權限。采集責任領導和采集員簽署采集責任承諾書,對本科室部門的采集數據負責。
規范工作流程。規范采集工作的各個環節,形成專人采集——專人匯總初核一一工作領導小組集中審核——數據上傳的線性工作流程,提高采集效率。責任部門和協助部門根據指標內涵要求進行采集,匯總后交責任領導審核。經責任領導審核過的數據報采集工作小組,采集工作領導小組開會統一審定后由各責任科室部門進行采集數據的錄入、校驗和提交,最后由工作小組統一將通過校驗的數據上傳至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
二、數據采集工作的意義
實現了數據共享的需求。隨著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等新技術的普及,加之急劇增長的教育資源和教學管理數據,以及實時、動態變化著的教學過程,人工處理顯得力不從心,高校的信息化建設勢在必行,基本狀態數據庫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產物。通過教學工作基本狀態數據的采集平臺,實現數據共享,既優化了辦事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有利于各兄弟院校之間、院內各部門之間進行交流學習,取長補短。
提供了宏觀決策制定的依據。教育部多次在相關文件中不同程度的強調要求:采集和分析教學基本狀態數據,完善本科教學基本狀態數據庫,建立本科教學質量年度報告發布制度。隨著數據庫的應用和推廣,教學數據采集工作在教育教學管理中的宏觀調控作用日益明顯,比如,教育廳通過對各專業(大類)招生報到情況、畢業生分專業畢業就業情況等數據進行計算分析,并經過縱向對比幾年的數據,可以得到各專業幾年內學生數量的變化,報到率、初次就業率的發展趨勢,與專業規劃、專業專任教師、教學基本條件等數據相結合,可以合理規劃確定各專業招生計劃。
滿足了評估工作的需要。本科教學基本狀態數據年度采集是開展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的基礎性工作,數據采集信息分為學校基本信息、學?;緱l件、教職工信息、學科專業、人才培養、學生信息、教學管理與質量監控七大模塊,為專家評估提供了最直接、原始的數據,便于專家準確把握學院目前的教學狀態及發展中存在的不足,為獨立學院加強內涵建設,優化教育資源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
便于社會大眾監督。近幾年,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獨立學院的教學質量成為人們關注和討論的熱點問題。在數據采集平臺建立之前,社會大眾要了解獨立學院的辦學情況,只能通過學院網站,或者通過撥打電話,了解得較少且耗時耗力,就更別提對其進行監督了。數據采集平臺將成為公眾了解獨立學院辦學質量的重要渠道,和接受公眾對人才培養質量進行監督和評價的重要途徑。
保障教學質量監控的科學性。教學基本狀態數據采集工作貫穿了教學全過程,突出教學狀態的細節,專業、課程、師資都具體到基本信息,而且環環相扣,每個數據采集點都有定性和定量的標準,數據有動態也有靜態,每個影響教學質量因素都在數據采集中得以體現,
符合“全面質量管理”的全員動員、全程監控和全方位監管的要求。因此,通過教學基本狀態數據采集工作,有利于獨立學院打破之前教學質量監控只注重課堂教學的誤區,而將質量監控的目標擴展到教學的各個環節;也有利于獨立學院根據數據采集的內涵要求重新審定教學各環節的質量標準,切實提高教學質量,將“全面質量管理”的先進理念和方法融入質量監控中去。
三、采集工作需注意的幾個問題
把握數據項內涵,保證數據的準確性。數據采集工作涉及上萬條數據信息,數據之間邏輯聯系非常緊密,但是統計時間區間又不完全一致,很容易導致對數據內涵把握不準確。比如,每年集中采集的時間是10-11月,要求的統計時間一般來說是上一自然年度,學?;厩闆r和教師學生情況等數據又是以學年數據為準,而在校生數又截止到當年9月底。采集時間區間互相交叉,非常容易產生混亂,增加了采集難度。因此,加強對數據采集人員的培訓,明確統計口徑和質量標準;通過制作數據填報指南、工作手冊,建立QQ群等學習討論平臺,在線及時解答采集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以確保數據準確性和完整性。
各科室部門之間數據的統一性。因不同科室部門在不同時間節點獲取的數據都不相同,故采集工作中不可避免存在數據冗余和數據差異等問題。如教務系統與學工系統數據往往不能對接,例如兩個系統統計的學生人數可能并不相同等。
與學院其他統計數據的一致性。教學基本狀態數據采集工作與高基表的統計數據有交叉重疊的部分,如學?;拘畔?、學?;緱l件、教師信息、學生信息、學科專業等,要求在采集填報的時候注意統計的時間區間,重要數據要求與本年度高基報表一致,確保數據一致性。
與母體學校數據采集工作的協調性。獨立學院是依托母體學校的辦學資源而創辦的,在尚未完全實現獨立辦學的情況下,存在與母體學校資源共享的情況,獨立學院的數據采集工作與母體學校的采集工作既緊密聯系又相對獨立,在時間節點和部分分工上保持與母體學校一致,在相關數據的提供上尋求母體學校的支持,以避免數據的重復使用采集,保證數據的真實性、嚴謹性。
各部門之間的分工協作性。數據采集工作由于采集的數據項龐大、邏輯性強,表格之間的關聯性強,覆蓋面廣,貫穿教學全過程,牽涉到教學工作的各個方面,是一項系統工程。采集工作非某一個科室部門獨立可以完成的工作,要求全院參與,各科室部門按照任務分工,相互協作,多方協調,才能保證工作的按時完成,只要一個部門、一個環節掉鏈子或是協調不到位,工作就會停滯。
總之,本科教學基本狀態數據采集是摸清年度學院教學基本運行的成績與不足,調整來年教學工作的重點和方向的重要依據。隨著數據采集工作的常態化,獨立學院以教學狀態基本數據采集為切入點,通過對數據的采集、分析,進行自我發現、自我診斷,從而及時發現問題,找出差距,制定改進措施,激發獨立學院教學管理工作的內在活力,提高獨立學院的教學管理水平,創新了獨立學院教學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