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文素
職業技能大賽自開辦以來,賽項種類和參賽院校數量越來越多,已經職業院校每年的重大教學任務之一。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實踐證明,職業技能大賽作為提升學生素質和實踐技能的重要平臺,對職業院校的教學改革和校企合作等方面已經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一、職業技能大賽對教學改革的影響
第一、教學內容方面,職業技能大賽的賽項內容都是經過行業專家組結合行業對人才的需求制定的,在內容、規程及評分標準方面,都非常細致、周全,且指導性強,因為在制定或修訂人才培養方案時,應該著力對接企業的崗位要求,加強學生綜合素質和實踐技能的培養,完善考核評價標準、同時也要優化實踐教學環境,加強校企合作。
第二、授課形式方面,教師通過比賽接觸到了更多更新的服務方式及實踐技能,結合比賽規程,將比賽的形式引入課程考核中,采取情景式、項目式和抽簽提問的形式豐富授課方式。同時,在大賽的帶動下,增加與行業企業的接觸,積累更多的服務經驗和經典案例,將其帶到課堂上,豐富教學內容及形式。
第三、評價方式方面,改變以往單一的考試形式,將課程分為不同的板塊內容,理論和實踐部分區別對待,采用試卷筆答,現場操作、角色扮演、現場提問等等不同形式進行考核,更加具有針對性和指導性,可以更全面靈活的考察學生對知識和實踐技能、服務技巧的掌握程度,及時糾正。
第四、校企合作方面。大賽的賽項內容、技術平臺、評判標準等都是用行業企業專家進行審定的,大賽的選手選拔及訓練都需要企業參與或者深入企業學習,或者邀請行業專家進行指導,在教學方式和內容方面會更多的與企業對接。另一方面,在訓練設施設備方面,很多院校都會借助于企業平臺進行訓練,或者企業會為學校提供必要的訓練設備,職業院校與合作企業的聯系會更加密切。
二、職業技能大賽促進師資隊伍建設
技能大賽對教師職業能力的提升也存在著倒逼機制,教師參加和指導技能大賽既要了解和學習新技術、新要求、新趨勢,又必須清楚企業對人才能力的要求,還要清楚大賽規程和比賽項目,技能大賽看似是在考查學生的技能和理論基礎,實際上也是在帶動教師主動學習,提升實踐技能。通過大賽獲得的典型案例為課堂教學和實踐提供了很多素材。另一方面,大賽也促進教師進入企業學習,甚至請行業專家到校指導學生訓練,加強了與企業的融合。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師業務培訓,開拓視野,以培養大賽指導教師為引領,搭建一個教師綜合素質提升的平臺。將大賽成果轉化在日常教學中,做到真正的“以賽促教、以賽促學,教賽結合”,通過比賽不僅僅培養某幾位參賽學生,更重要的是促進指導教師及團隊共同進步成長,這樣才能不斷的將大賽的優秀成果積累并傳承下去。
三、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每一個參賽項目都不是單一的課程,而是行業或各個崗位的綜合體現,要求參賽選手既要有較強的動手能力也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功底,這就要求選手具備較強的學習能力。同時,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的開展有效推動了職業院校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的轉變,做學教一體化的項目式課程更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職業院校吸取提煉技能大賽的內容和技能考核標準,進行教學內容調整,確定課程定位,強化實踐能力,注重學生職業素質和職業技能的培養。在教學活動組織中,實踐課程采用大賽項目,能夠更好地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引導學生在企業運營環境中創新學習,落實職業教育以能力為本位的培養模式,發揮職業院校學生實踐動手能力見長的特點,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潛能和學習積極性。
參考文獻:
[1]賈桂玲,關于職業技能大賽的分析與思考【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