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勁秋 楊洪
摘要:我們在進行外語學習的時候,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方法就是多閱讀相應學科的文章和各種資料,高校德語學習也不例外,閱讀課程是學好德語的一個重要環節。本文作者通過閱讀德語學習資料,查閱德語教學文獻,結合自己學習德語的經驗和體會加以歸納總結,進行了高校德語閱讀的應用性教學分析,為以后的德語教學提供了參考意見和指導方向。
關鍵詞:高校德語;閱讀課程;教學
一、引言
為適應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和社會主義建設中對大量外向型、多面型專業人才的需求, 德國先進的科學技術, 發達的工業,雄厚的經濟實力和德國統一后與我國日益增多的科技、文化交流, 經貿往來, 德國學者嚴謹的治學作風和德國的高等學校所特有的優越的學習條件, 使近年來選學大學德語(第二外語)的學生越來越多。
二、現階段閱讀教學中的問題
(一)現在中國教育模式普遍以填鴨式為主,即使自主學習的高校也不能幸免于難。過分關注機械地輸入理論知識,而忽略了該專業在生活中的應用。例如德讀在生活中能為我們帶來的實際價值是能夠更精確地解讀德國文章,了解德國文化,開拓眼界,甚至能廣泛發展為一種交際能力。所以課余時間的德語延展閱讀以及了解該國文化與課堂教學同等重要,而且課余時間比例遠多于課上時間,加以利用便能有效提高學習效率。因此需要學生的主動學習和老師的輔助監督。但是苦于許多學生都非興趣愛好選擇大學專業,所以沒有主動學習的習慣,而老師也不能全面的監督學生的課余時間,導致了學習效率及效果很差。
(二)注重知識點的傳授,忽視閱讀能力的培養在傳統的閱讀教學中,語言點、句法結構等語法知識是閱讀教學的主要目的和任務,教師在講解所謂的閱讀課時卻更像是語法分析課或是詞匯講解課,他們往往習慣把一篇完整的語篇分割為一個個句子,并在此基礎上進行詞義、句法講解, 以至于閱讀教學的全部內容變成了語言知識的傳授。這種教法方式引導學生只注重具體的語言項目和具體的事實,而忽視文章上下文的邏輯關系、段落的過渡、銜接、文章結構、寫作風格等相關知識點的內在聯系,使學生形成“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思維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培養出來的學生交際能力比較弱,難以捕捉語篇整體的意義和重要的信息,長此以往閱讀將不再是閱讀,而只是詞匯等知識點的單純堆砌。在錯誤導向下學生在閱讀中過分注重語法分析、語言細節,對閱讀內容不能進行正確的分析、理解、歸納,閱讀水平只停留在最原始的狀態。
(三)閱讀大致分為泛讀和精讀兩個方面。于教學而言,不能過分追求泛讀文章而忽略精讀。如果泛讀的作用是能為我們快速汲取一整套武功秘籍招式,那么精讀的作用就在于能扎實我們的武功基底,使我們運用出的每招都恰到好處。所以閱讀教堂上需要首先根據兩種閱讀方式選擇不同的學習素材教學,然后使學生明白自己在泛讀和精讀兩方面哪一種是自己的弱勢,哪一種又更能提高自己的興趣。最后根據自己的情況補齊自己的學習短板,發揮自己的學習優勢,應用兩種閱讀方式,相輔相成。甚至可以總結出不同的學習經驗。而閱讀課堂上也需要因材施教,以小組為單位,將同等閱讀習慣的學生劃分開來交流學習。
三、專業德語閱讀教學模式
(一)三位一體的德語閱讀教學模式所謂“三位一體”德語閱讀模式就是在課堂上將教師、學生、文章三者為對象, 以文章為中心,將教師備課,學生閱讀,閱讀文章的處理緊密的集合起來形成一堂效率較高的德語閱讀課,教師在授課的時該根據學生的特點,文章的內容,細化授課步驟. 中學生閱讀時會遇到多種體裁、背景知識等不同的文章。因此教師在對文化、語言、情景等方面的授課,重點應該放在外語與母語文化的不同上,不僅要把文章意義與文化,語境結合起來,還要在詞匯語法上引導學生采用聯想、記憶、類比、對比等手段去掌握語言知識。
(二)閱讀技巧化重于閱讀理解化的教學模式在學生掌握德語閱讀文體特征的基礎上,教師應該指導學生掌握下列閱讀技巧,如果教師要訓練學生的閱讀技巧,學生課堂內進行的閱讀就應該有一定的目的性。教師給予學生的閱讀任務和閱讀材料應針對不同的閱讀技巧而設計,具體的閱讀指導方法:
1.教師在學生閱讀前提出和所給文章相關的問題,是學生熟悉所讀材料的相關內容;
2.教師讓學生對所讀材料進行分段,將課文有目的地進行框架式進行劃分,是文章的主要內容更加突出;
3.教師讓學生根據所讀內容尋找關鍵詞,然后進行課文的復述。
(三)適當的項目式的德語閱讀教學模式德語閱讀課程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針對此課程的相應教學方法應遵循以教師為引導、學生為中心和以實踐為重點的教學思想。“項目式”教學法在該課程中的應用主要以“閱讀項目主題”為中心。教師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閱讀文章都適合用項目式的教學模式,教師要根據閱讀材料有目的地進行此種教學活動,要有總體規劃。
結論:
合理的課程設置可充分利用我國各高校目前所能排出的大學外語(第二外語)的課堂教學課時, 在不過多地增加學生學習負擔的前提下, 使學生在校期間有效地進行一門第三語言習得。而第三語言習得, 既可以提高學習者的自學能力,又能開闊學習者的視野,有利于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和增加今后的就業機遇。
參考文獻:
[1]貴琳, GuiLin. 解析德國青少年讀物在德語閱讀課中的應用[J]. 科教文匯旬刊, 2016(11):182-183
[2]李淑紅. 在線學習平臺在高校德語教學中的有效性應用研究[J]. 科學中國人, 2016(6X)
[3]趙燕蕊. 關于地方應用型高校的二外德語教學的思考[J]. 考試周刊, 2016(91):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