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
摘要:在英語教學中,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就是創造一個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引導學生積極快樂的學習,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要用各種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各種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的方法。處理好與師生間的關系,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堂氛圍;效果
課堂教學氣氛是課堂的一種占優勢的態度與情感結合的表現,是一種獨特的心理氣氛。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有利于培養學習興趣,使學生精神飽滿、興奮異常、相互感染、從而人人都參與教學活動。因此,我們必須通過多種手段營造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熱情,加強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讓學生變興趣為參與實踐的動力,更好地培養和提高學生學習和運用語言的能力。
一、關注情感,加強互動
長期的教學實踐告訴我們“學生的學習智慧和學習主動精神會在我們放下老師的‘架子后自動生成,他們是一股強大的洪流,會推動我們重新找回一顆年輕的心、一種青春的激情,享受與學生成長的快樂。”初中生的心理發育尚未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干擾,對老師的課堂言語也很敏感,這就要求我們老師要密切關注其心理變化,用心去呵護每一個孩子。“一個點頭和微笑,一臉愉悅和專注”不僅能創造和諧的課堂氛圍,激發課堂互動,更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在學生情緒高漲、精神飽滿、求知欲望強烈的心理準備下,思維能在教師“小叩柴扉”的推敲下,產生“滿園春色”的效果。因此在英語教學中尤其要遵循尊重和相信學生的和諧原則,創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二、注意創設直觀教學情境
根據由具體到抽象的認識規律,在教學中運用直觀的手段,不僅能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還能在學生腦中形成直觀印象,以便詞匯符號迅速地在神經網絡中找到其對應關系。常用的直觀手段有簡筆畫、掛圖、實物等。
比如教Football,我們可以拿一個足球到課堂上,指著說:“Whats this?Its a football.” football、football再重復一下,足球的音、形、意深深印在學生腦子里,以后看到足球就會脫口而出football,football,而不需要漢語翻譯作中介;教詞匯也在教思維。如遇到教學不易帶進課堂的物體,可采用圖畫進行教學,如plane,train等。圖畫包括課文插圖、教學掛圖、照片、賀卡及其它教學圖片等。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收集或制作一些圖畫或圖片,有時請學生幫助繪制一些圖畫。如果沒有掛圖和教具,就運用簡便易行的簡筆畫,有時邊畫邊呈現,有時邊畫邊操練,有時讓學生邊聽邊畫。
英語教師在課堂上還要善于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來輔導教學。調動學生的各種感覺器官同時參加學習,參加活動,強化對所學材料的感知,把整個教學過程進行得更加緊湊、生動有趣,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的理解,增強記憶,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授“現在進行時”這個語法內容時,因英漢差別,學生對其內容難以接受,可利用多媒體課件教學。對同學們說“:Look!whats he doing?He is playing with his pencil.”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并且理解形象直觀。用彩色字體標出is…doing,is playing,講述它的構成“主語 + 系動詞be(有人、數等方面變化)+ doing”,解釋它的定義和運用,接著可見打出幾個圖片,讓學生問答,反復操練中掌握其語法特點,學會了應學的知識。
三、優化課堂提問
課堂提問是否有效、精當,對英語課堂教學質量與效果有著直接影響。當今,在素質教育實施的大背景下,為了打造高效課堂,教師們更應精心設計、安排課堂提問,使提問達到最大化、最優化,從而使課堂教育在一定的時間內獲取最大教學效益。
在現實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切記話語霸權的不良習慣,以及提問方式的低效甚至是無效。課堂提問是為教學而服務的。因此,它應緊扣教學重點、難點,根據每個學生的認知水平,及時調控教學進程。提問時盡量顧及各個群體的學生,切記不要把目光只集中在成績好的學生群體上,這容易造成課堂不平衡互動的不良教學現象;要盡量做到讓每個學生獲得回答問題的機會,容易的問題留給能力較差的學生,反之,較難的問題讓知識構成較完整地的學生去回答。
這樣便可以輕松做到全班同學互動學習的目的。針對英語聽力、閱讀、寫作等不同方面所設計的問題也應有所不同、多樣化。另外,提出問題之后,應空出足夠時間來讓學生去思考,使學生有充分時間對問題的答案進行信息搜尋、歸納和整理以及語言組織。
四、用英語溝通教學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以平等、民主、尊重的態度,指導學生,與學生共同營造一個寬松愉快的交際環境。教師在課堂上盡力用各種手勢、生動的語言和豐富的表情感染學生;教師不但要以一個導演的身份出現,也要以一個演員的角色出現,給學生以演示和示范。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準備他們所說的內容,強調學生要用自己的話,述說大意;在同別人的對話時,鼓勵學生多說英語,如果聽不懂對方的話語,請說:“I beg your pardon.”在說英語的過程中,讓學生把注意力首先放在語言流利上,而不是過分強調語言準確,也不要過多的考慮語法。還可以讓英語表達能力好的學生來帶動差的學生。每當學生用英語完成一個項目后,教師應該給予鼓勵,讓他們感到自己又取得了進步,有一種成就感。
同時教師的態度要溫和,只要學生用英語說話,有一點進步,就要給予表揚。態度要真誠,努力找到學生做對的地方。不要表露出失望、生氣和不耐煩的情緒,要以尊重和友好的態度對待學生,珍視他們的勇氣,不嘲笑任何學生,允許學生有自己的行為方式,而不是總期待學生符合教師的要求,要信任他們,等待他們接近教師的要求。
總之,在構建初中英語高效課堂的過程中,教師應從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出發,抓住學生學習的興趣點,優化課堂教學、訓練內容、形式、環節,實現課堂的高效化。進而激發不同層次、不同學生群體的學習熱情,提高他們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把枯燥學習演變成一種學習引力,將求知變為一種內驅力,以期獲得課堂教學的最佳效果,打造英語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