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靈
摘要: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乃國之精魂,指引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學習和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對于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促進社會良好風氣的形成與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國民素質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要從青少年學生抓起。要培育青少年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必須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中學思想品德教學,充分發揮思想品德教育的載體功能,必須依賴于中學思想品德課程教學與實踐的有效性開展。
關鍵詞:核心價值觀;思想品德;教學;學生;實踐
價值觀是人生觀和世界觀的核心與基礎,面對各種文化相互激蕩,價值觀多樣化的當今時代,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初中思想品德教學,能更深層次地引領青少年學生的思想認識與行為方式,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實效。初中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建設者和參與者、傳播者,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堅持從青少年抓起,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必須充分發揮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載體功能和教學的有效性實施。
一、 增強課標意識,培養學科素養
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教學要把握課程的性質,依據初中生年齡小、生活閱歷淺,身心發展尚未成熟,世界觀、人生觀形成可塑性強的實際,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認識自我、正確處理與他人、集體、國家和社會的關系。要牢牢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課程思想性培養的總體目標導向,樹立德育為魂、能力為重、基礎為先、創新為上的理念,增強課程標準意識,緊緊圍繞提高學生思想覺悟和道德品質的形成,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展開知識的傳授和能力的培養,落實課程育人功能。強化學生思想品德課程的學科素養引領,明確育人價值,引領學生樹立之前的人生觀、價值觀,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頭腦。通過學科知識的講授學習,使學生能用熱愛祖國,志存高遠的理想激發樹立核心價值觀的動力,用課程知識開啟培育和實踐核心價值觀的引擎,用修身養德的品格筑牢核心價值觀的基石,為自己的終身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二、明確育人目標,強化主體地位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正確選取課堂教學三維目的標價值取向,把教學中心真正放在學生的學習和行動上,用知識指導行動,以學促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尊重學生學習與發展規律,關懷學生精神成長需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強化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強化主體地位要結合思想品德教材的相關內容,鼓勵學生自主、互動學習,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組織和實施課程教學內容,為學生提供足夠的自主學習,探究交流的空間和展示提升的機會,通過靈活運用教學策略,把教師主導的“目標、策略、評價”教的過程與學生的“自主、探究、交流”學的過程結合起來,引領和指導學生在探究中各抒己見、交流展示自己的觀點, 在價值觀沖突中識別觀點,在比較鑒別中確認觀點,在探究互動中提煉觀點,在實踐活動中升華價值觀,進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理解、認同、評價價值觀標準的能力。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陶冶學生心靈,凈化學生的行為,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三、關注社會生活,注重實踐活動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恰當運用《思想品德》課程的基本概念和觀點,努力把課程知識融入到實際生活當中,圍繞學生關注的社會生活問題組織教學,全面落實課程目標,把進行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及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落實到教學之中,引領學生思潮、凝聚學生共識。如我講授“中學生如何合理消費”時,引導學生立理性和綠色的消費觀念及金錢觀、不過度的追求和攀比物質財富,守住自己的心靈,養護和發育我們的精神,看到真、善、美,滿足精神的需求,大力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引導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把正確的道德認知與自覺的道德養成和積極的道德實踐結合起來,在實踐核心價值觀活動中受教育、長知識、做示范、長才干,自覺培養“四有”新人。由此可見,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根據教材內容,關注社會熱點,理論聯系實際有形無痕的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生活,注重社會實踐活動。
四、挖掘教材資源,培養創新能力
初中《思想品德》課程不僅是知識文本,也是經驗體驗文本,更是教師與學生共同探求新知識的活動過程文本,教材倡導學生自主、合作、參與探究的學習方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探究性學習和實踐活動。要充分利用“知識窗”、“說一說”、“議一議”、“相關鏈接”和圖片及名人名言等課程活動板塊資源并結合教學內容,組織學生依據自身心理特點、認知規律自主選擇、拓展、整合或置換活動板塊案例,并從各自的特長和關注點出發,主動經歷觀察、思考、討論、質疑、探究、交流的學習過程,或者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通過問卷、走訪、查閱文獻、上網等手段進行探究性學習,并要求學生能提出可行性方案,發表富有個性化的見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如我在講授“了解基本國策與發展戰略”時,要求學生調查分析我國的人口、資源、環境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并結合我國當前倡導的“低碳經濟”和“綠色生活”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開展探究性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通過讓學生自主參與探究,從而獲得探究學習的積極體驗,培養學生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創新能力,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總之,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思想品德課教學要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思想實際,循序漸進地進行日常行為規范、法制、國情、生命、心理健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等基本內容的價值觀教育。在發展道德認知的同時,引導學生學會正確處理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自我的關系,幫助學生解決成長中遇到的困惑,用道德的力量和魅力啟迪、感染學生,增強學生愛黨愛國的認同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參考文獻:
[1]《思想品德課程標準》(2011 年修訂版);
[2]《思想品德》教科書(七~九年級);
[3]《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中共中央辦公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