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峰
摘要:在高中階段的物理教學當中,電學實驗往往是物理實驗問題中的一個重要考點。本文首先分析了高中物理教學中電學實驗教學的現狀及難點,然后從教學目標、電路選擇、材料選擇和實驗操作能力這幾方面,探討了高中物理教學中電學實驗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高中物理;物理教學;電學實驗
電學實驗是高中物理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物理學的深入學習和了解有重要的影響。但在實際過程中,這部分的知識涉及到的知識點較多,要想充分了解其基本理論并充分運用,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和精力。因此,如何有效提升電學實驗部分知識點的理解程度和運用能力,促進物理能力和思維的提升,是當前需要著重考慮的問題。
一、高中物理教學中電學實驗教學的現狀及難點
(一)高中物理電學實驗教學現狀
首先,由于受到舊的教學理念影響,不少物理實驗基本都讓老師先行操作,再對學生施以知識講解。還有一些老師把教學重心放在理論知識傳授上,沒有對實驗引起足夠的重視。所以,在設計教學課程內容時,一部分教師沒有充分融入實驗教學內容及方法、任務等,雖然也會在課堂上進行實驗展示,但也僅限于簡單示范,學生很少有動手的機會。
其次,實驗課堂較為枯燥。目前有不少教師對于電學實驗的教學仍然停留在理論教導的層面上,比如對于學生的實際操作,設定了一些考核任務及標準,學生在操作時必須要根據這些標準展開實驗,這便限制了學生的發散思維,讓學生難以獲得獨立思考及研究的空間,使得實驗課堂顯得枯燥乏味。
(二)高中物理電學實驗的難點
電學實驗部分的知識可大致分為三個部分。一是電學儀器的讀數方法和標準。電流表和電壓表的讀數方式以及讀數標準都是不同的,需要在學習過程中加深記憶,并通過實踐操作將其熟記于心,并學會運用。二是滑動變阻器的運用,這是電學實驗中比較常見的儀器,但其相關內容比較復雜,對其運用方式的掌握,能夠有效提升學生電學實驗部分的解題能力,鞏固基礎知識。三是電阻測量的方式分類,這需要投入較多的精力和時間,不僅要掌握不同的測量方法和使用條件等,還需對其進行分類總結和分析,針對不同的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測量方法。
二、高中物理教學中電學實驗的教學策略
(一)制訂科學的電學實驗教學目標
要制訂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需要從四個方面著手。比如,以串聯作為例子,第一是要制訂出整體目標,也就是擬定該門課程中學生必須要把握的基礎知識和串聯操作方法,內容需結合學生的學習水平、思維特征等。第二,學生要結合實際狀況查看串聯是否正確,要結合該課程的具體內容和知識架構,制訂初步學習目標。第三,要進一步制訂細化目標,看學生能不能自主選擇連接方法,以證明電路順利連接。第四則是制訂調節目標。有時候實驗目標不能完全貼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實際操作,所以教師也要制定出具有靈活性與可調節性的教學目標。
(二)選擇正確的電路
在電學實驗教學中,測量電路的選擇是十分重要的一環。如圖1和圖2所示,分別是電流表的外接法和電流表的內接法。
在實驗過程中,對電流表的連接方法進行選擇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的細節:
1、若Rv>Rx時,電流表的連接方式應選擇外接法;2、若Rv (三)選擇合適的實驗材料 在實驗材料的挑選過程中,必須要重視如下因素:1.安全因素。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通過電流表、電壓表、電阻的電流值大小都嚴禁超出物理教師所規定的最大電流值,以此防止危險和意外的發生。2.誤差的控制。在進行電流表的甄選時,應保證電壓與電流都不會超過其規定的量程范圍。并且在實驗過程中,讓指針產生較大幅度的偏轉。在進行歐姆表的選擋時,應讓指針盡可能在表中間附近。3.操作的便捷。在進行滑動變阻器的選擇時,需要綜合考慮其額定電流的最大值,并且還需要就其電壓的調整范圍進行篩選。 (四)提升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 老師除了要指導學生學習電學實驗的理論知識以外,還需針對學生的學習基礎,讓學生自主設計出電學實驗的具體過程,并鼓勵學生提問,對問題實施驗證。在實驗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要把自己放在引導者的位置,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最大程度上發揮出主觀能動性。此外,老師還可以指導學生進行一些實驗設備的制作,比如讓學生設計相對簡單的電路,引導學生分析實驗設備的運作原理,等等,再制訂出設備制作方案,綜合考慮其實施策略。 結束語: 在高中物理課程中,電學知識點融合到了全部物理學的內容中。而高效的電學實驗教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水平。通過設置科學的實驗教學目標,選擇正確的電路和適當的材料,提升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可以有效改善電學實驗教學的質量,促進學生學習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于建飛.巧用實驗設計,深化高中物理電學教學實效[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07:158 [2]李清.論高中物理電學實驗教學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5,33:161-162 [3]政建偉.讓實驗走進學生——談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改革[J].才智,2015,2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