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生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開展和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也要進入新的階段。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閱讀教學進行教學思維和教學方式的改革,不但對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質量有很大幫助,同時對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提高小學生語文寫作能力和語言應用能力很重大意義。本文將簡述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同時,針對問題提出相應的策略,對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進行初步探索。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問題;策略
前言
語文教學在小學教育中有重要的地位,是所有學科的基礎學科,也是為小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基礎的重要學科。在小學語文教育中,開展閱讀教育不但對小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掌握,增加語文文學積累,提高小學生語文寫作能力有積極作用,而且對培養小學生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思想品德有重要意義。在重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同時,我們也要注意到,目前在教學中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對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有消極影響,需要小學語文教師能及時找到應對策略。
一、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沒有閱讀興趣
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發現,很多小學生對語文閱讀沒有興趣。一方面,由于小學生還處于兒童時期,正是活潑好動的年紀,注意力保持的時間也比較短,對端坐在一個地方進行長時間閱讀不能良好的適應。另一方面,因為無論家長還是教師,都沒有對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進行適當的引導。因此,小學生沒有領略到閱讀的魅力之處,也就自然對閱讀沒有興趣。
(二)學生缺乏閱讀技巧
很多學生和家長,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量,會為學生定制很多兒童讀物。但是卻發現,小學生會由于沒有掌握閱讀技巧,導致閱讀速度十分緩慢。或者出現,小學生花費了很多時間用在閱讀上,但是收效甚微,常常讀完之后就忘記內容,并沒有形成語文能力的提高。由此可見,閱讀技巧在閱讀活動中是非常重要的。掌握良好的閱讀技巧,對提高小學生的閱讀速度和閱讀質量有積極作用。
(三)學生閱讀量比較少
造成小學生閱讀量很少的原因有很多。小學生缺少閱讀技巧,閱讀速度和閱讀質量都很低的情況下,小學生的閱讀量就很難提高。小學生閱讀的兒童讀物,如果內容不夠精彩,也同樣不會吸引小學生的興趣,長久之后就會打消小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最終造成小學生閱讀量較少。
二、關于小學語文閱讀有效教學策略的探索
(一)創設教學情境,提高學生興趣
要想提高小學生的閱讀量,就要為小學生創造適宜閱讀的環境。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行為很容易受到教師或家長的引導,很多學生并不沒有感受過“滿室書香”的氛圍,也就不會對閱讀產生足夠的興趣,就沒有支持學生堅持長久閱讀習慣的內在動力。在小學語文教育中,教師可以通過情景創設的方式,為學生們營造出“滿室書香”的閱讀氛圍,通過氛圍的熏陶,培養小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并幫助他們養成閱讀習慣。例如: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課本的內容為學生排練故事,學生們通過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找到自己與角色的共同點,將自己想象成公主、王子、美人魚,仿佛自己就置身于童話世界,仿佛故事就發生在自己身上一樣。通過這樣的情景創設,學生們就會對閱讀活動充滿興趣,也就更加愿意參與到閱讀當中,達到了寓教于樂的目的,提高了語文閱讀教學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二)傳授閱讀技巧,提高閱讀效率
要想根本性地提高小學生的閱讀教學,就要為學生指導正確的技巧。也只有學生掌握了正確的閱讀技巧,學生們才會真正的愛上閱讀。語文閱讀的技巧有很多,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教學實際需要進行選擇,在課堂上教師一方面通過口述為學生講解如何通過技巧提高閱讀速度,另一方面也要組織學生進行練習。在練習過程中,教師不能聽之任之,而是要時刻監督學生的練習情況。在學生出現問題的時候,教師要及時進行指導,在學生遇到困難向教師求助的時候,教師也要耐心講解,在學生的閱讀速度和閱讀質量有所提高之后,教師就要及時給以鼓勵。教師也可以在班級中組織閱讀比賽,并為表現優異的學生頒發小本子、橡皮等獎品作為獎勵,激勵學生再接再厲。通過這樣的教學和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也就有了實質性的提高,閱讀效率也有了明顯的變化,語文閱讀的教學質量也就有了本質性的提高。
(三)開辟閱讀課堂,增加閱讀數量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開辟專門的閱讀課堂,增加學生的閱讀數量。課堂教學永遠是小學教育最重要的部分。要想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就需要教師為學生開辟專門的閱讀課堂。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采取很多種教學方式,提高小學生的閱讀數量。例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朗讀文章,全部學生認真聆聽,鍛煉學生的朗讀能力。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安排多篇文章,讓學生在一節課的時間內閱讀,鍛煉學生的閱讀速度。教師更可以親自為學生朗讀文章,通過教師繪聲繪色的朗讀,為學生詮釋文章中的情感。另外,教師也可以先安排學生閱讀文章,在讓學生自己歸納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內容,鍛煉學生的總結歸納能力。通過這一系列的閱讀教學活動,學生們的朗讀能力、閱讀速度、理解能力和總結歸納的能力都有了鍛煉和提高,也就達到了閱讀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目的。
總結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閱讀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對提高小學生的閱讀速度、閱讀質量和閱讀數量都有重要意義。通過大量的閱讀,小學生的思維得到拓展,視野被打開,語文語感和文學審美能力得到升華,掌握了豐富的語文基礎知識,擁有了深厚的文學積累,為小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礎。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也是對小學語文教師教學能力的考驗。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在課下多積累文學素材,為提高教學能力付出努力,改進教學理念,轉變教學方式,發揮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內在價值。
參考文獻:
[1]呂俊胤.小學語文有效教學與課外閱讀相結合的有效策略[J].小學生(中旬刊),2017(05):14
[2]許功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微——以《輪椅上的霍金》為例[J].課外語文,2016(21):110
[3]黃惠婷.炫舞知識 激情課堂——暢談小學語文閱讀有效教學策略[J].吉林教育,2014(02):64
[4]李晶.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自主學習”教學策略的探索[J].閱讀與鑒賞(下旬),2011(06):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