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馬木尼牙孜·吐遜
摘要:信息技術給各行各業都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作為二十一世紀教學的主流,它對初中教學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減少了傳統教育可能存在的負面影響。思想品德是初中課程的一部分,在培養學生的品德素養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課改背景下運用多媒體技術來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成效已經成為很多教師的共識。本文首先分析了多媒體技術與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融合作用,接著提出了多媒體技術與初中思想品德教學融合存在的問題,包括創設引發學生思考的情景單一、缺少激發學生自主探索的教學資源設計,最后提出了提高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應用成效的策略。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思想品德;融合
一、前言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教育行業也開始重視信息化的實施,同樣信息化理念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也得到重視,在新課改背景下,各個學科的教師都開始在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技術。通過查閱網絡資源,借助音頻、視頻、動畫、圖片等方面,形象生動的展示思想品德教學內容,把枯燥的知識點趣味化,抽象的知識點具體化,讓學生的印象變得更加深刻,接受了新知識的同時還能夠發散思維。尤其是多媒體技術展示思想品德知識貼合了中學生的心理期待值,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欲望,提高了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成效。
二、多媒體技術與到初中思想品德教學融合的作用
在傳統的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不厭其煩的講,一個黑板外加一支粉筆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感到枯燥無味,可以說是讀教材式的講課,學生被動參與學習難以提高學習效率。互聯網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曾多次強調互聯網對人類教育行業發展的影響,作為新型教育模式的一種,信息技術融入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屬于新的教育理念在教育中的應用體現,推動了傳統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變革。它有四大有利于教學活動的優勢:
第一個方面,課本中枯燥無味的科學理論知識,通過信息技術演示變得相對直觀,也更加具體化、形象化,為學生展示思想品德知識的時候,把晦澀的內容變得通俗易懂,讓學生的學習熱情變得高漲,學習動機不斷內化;
第二個方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一個人學習最好的老師,當有了興趣之后學生才愿意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去。因為興趣可以說是非智力因素的范疇,當有了興趣才會有心理上的期待。多媒體技術能夠直觀呈現思想品德案例和具體知識點,加上圖片、影音等效果,能夠吸引學生的目光,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思想品德知識學習中來,做到注意力集中,情緒熱情高漲,幫助學生找出理解知識和解決問題的途徑。
第三個方面,迎合了新課程標準中“因材施教”的要求,使學生的個體體驗變得更加豐富,實現了學生的自主發展。
第四個方面,多媒體教學模式促進了新型教學模式改革的深入,通過運用這種教學模式來挖掘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內涵與深度。
總而言之,以網絡技術為代表的多媒體技術運用到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教學中,借助其強大的傳播力,把新穎、有趣的知識點介紹給學生,讓網絡資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教師不只是科學知識的灌輸者,學生也不只是被動的接受者,兩者的傳統教學地位發生了改變,課堂的主體變成了學生,教師是知識的引導者,這樣就提高了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有效性。
三、多媒體技術與初中思想品德教學融合存在的問題
1.創設引發學生思考的情景單一。
結合一部分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實踐我們可以發現,他們在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的時候,創新措施應用的不到位,也可以說是循規蹈矩,通過引入之前學過的知識點開始一堂課的教學,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并回答,這是傳統教學中學習新知識的方式,很難有其他方式的導入;有的教師在情境創設的時候僅限于展示課本的圖片引導學生學習,在上課時為學生展示的多媒體課件要只是局限于課本的基本的知識點,根本不會考慮去擴充知識點,直接就是照著多媒體課件挨個知識點講述,沒有關注趣味性情景的設置。把單純的情境創設模式作為教學的主要方式,沒有考慮多元化的融入其他教學模式,些能夠發散學生思維的方式更是少之又少,沒有很好的結合音頻、圖像等形式帶入學生進入初中思想品德知識學習。這樣單一化的教學模式主要就是知識的理論化講解,即使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的理論知識能力,但是學生主動思考的能力卻得不到實質性的提高,同時也讓學生思維能力受到了限制。
2.缺少激發學生自主探索的教學資源設計。
很多初中思想品德教師在課堂上基本上都照本宣科照搬本上的知識點來進行課堂講解,主要是教師在上面講,按照備課的進度進行,讓學生盡可能多的掌握理論知識點,教師講什么內容,學生就被動的接受什么內容。教學資源相對比較單一,以課本內容作為基礎制作多媒體課件,就是課本知識點的簡單羅列和堆砌,有的老師會直接把教材中的知識點板書出來,學生照著板書內容去看,久而久之,學生就會覺得索然無味,這樣枯燥的教學方式根本沒有涉及到課程以外的知識點,也沒有進行啟發式的教學設計,沒有能夠引發學生自主探索的思想品德實踐教學資源和引發學生思考的豐富的教學資源。教師使用信息技術輔助課堂也僅僅是為了減少板書的時間,能夠把所有的知識點在有限的時間內教給學生,可以說整個就是“滿堂灌”。對于初中思想品德教師來說,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會選擇課件播放的形式,為了制作和應用課件才會選擇計算機與白板結合。缺少激發學生自主探索的教學資源設計,原因是一些教師認為課堂實踐有限,一旦牽涉比較多的課外教學資源就是在浪費時間,進而影響教學進程。
四、提高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應用成效的策略
1.樹立先進的多媒體教學理念。
教學理念是為教學目標服務的,在思想品德教學中要樹立先進的多媒體教學理念,堅持以學生為中心,這能直接影響到這節課的教學成效。教育學中有一個著名的理論就是建構主義學習論,也就是說學生在學習的時候要結合相應的情境進行,用自主探索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大綱中已經明確提出,多媒體教學要結合學生的實際,貼合學生的生活。多媒體教學模式講究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發揮最佳的教學效果,這就需要引起學生思想上的共鳴,把知識點轉化為學生的切身體驗。還是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明確自我學習的重要性,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去。比如,在學習“友好交往禮為先”相關內容的時候,可以給學生播放北京奧運會期間,城市志愿者在北京街頭的行動:“您好”、“請問您需要什么幫助嗎?”等等,這些親切的聲音和“微笑圈”發放了一張張最好的北京名片、國家名片。通過這個事例讓學生明白中國禮儀之邦絕對名不虛傳,明白禮貌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了教學成效。
2.處理好多媒體教學中各個要素之間的關系。
初中思想品德中運用多媒體教學主要包含了四個方面的要素,分別是教材、媒體、教師、學生。其中,教材是教學的主要依據,多媒體是思想品德教學的輔助工具,教師是教學的引導者,學生是教學的主體。事實上,運用多媒體不只是為了追求課堂的熱鬧,而是綜合運用電子課件、flash等手段為學生創造相對真實化的教學環境,提出相應的任務讓學生去思考、探索,化解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把握好學生學習的主動權。初中思想品德教學運用多媒體技術要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設計跟教學主題相關的情景,根據教學大綱要求設計教學任務,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教師根據學生的具體狀況進行引導。比如,在學習“依法保護環境”的相關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在網上收集相關的視頻與圖片制作成小短片,在課堂上播放給學生看。從原來茂密的植被到后期光禿禿的樹樁,強烈的畫面對比帶給學生震撼的視覺沖突,激發了其知識學習的興趣。這個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這個視頻進行討論,讓大家踴躍發言講講生活中保護環境的故事,從而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了教學成效。
3.運用熱點充實多媒體課件來拓展學生視野。
對于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來說,涉及到的知識點非常多,有思想政治方面、禮儀知識方面、法律法規方面等等,顯示出非常強的綜合性。豐富的網絡信息為教師課堂教學提供了資源獲取的渠道,豐富了教學內容,也拓展了學生視野。所以,在多媒體教學模式運用中,選擇那些結合學生實際的社會熱點問題來擴充教材中的知識點,這樣才能提高思想品德教學的針對性,這樣一來,抽象的知識點就會變得直觀生動。比如,在學習“做知法守法的人”的相關知識的時候,就可以結合這段時間的熱點問題“校園暴力何時了”,收集相關的新聞事件報道、社會訪談視頻、事件發生的錄音、律師的觀點等等資料,制作出詳實的多媒體課件,把這個內容用圖片、聲音以及影像等方式展示在學生面前,通過這些資料以及社會多角度的看法與評論,讓學生對未成年人犯罪有個清醒的認識,在掌握了書本上的知識點的同時還起到了很好的警戒教育作用,提高思想品德教學有效性。
4.運用視頻、錄音等手段讓學生形成情感認同。
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中,有很多知識點和現象屬于看不見又摸不著的,比較抽象,而多媒體技術與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融合,為學生營造出一個可以實時感知、能夠感到變化的學習場景,讓學生形成新的學習模式,知識點刺激到興趣反應到積極思考。一位教育學家曾經說過:“課堂教學要像一把錘子敲擊在學生的心頭上,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思維,這樣的課堂才能像吸鐵石一樣牢牢的吸引住學生。”要想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就要激發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知識的欲望,運用視頻、錄音等手段點綴多媒體課件形成情感認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比如,在學習“珍愛生命” 的相關知識中,可以用多媒體給大家播放伯特·杜賓的故事,這位被醫生說“就算活下去下半生也是個殘廢的人”是怎樣一步步的走向跑步的道路的,可以播放杜賓本人的錄音以及跑步的視頻來讓學生積極思考生命的意義,產生情感認同,提高學習積極性。再比如,在學習“民族團結”的相關問題的時候,可以讓學生聽韓紅的《天路》這首歌,告訴大家這首歌的創作背景是青藏鐵路的創設,從歌詞的描繪和MV中反映出的建設鐵路的艱辛,讓學生看的心潮澎湃,激動不已,從而激發學生的民族團結熱情,對相關知識點有個很好的領悟,提高了教學成效。
5.注重多媒體技術與初中思想品德教學融合的教育評估。
在對初中思想品德教學與多媒體技術融合的教育質量進行評估的時候,評估的對象有四個方面:一個是教師對于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質量的自我評估,一個是學生對整個教學過程的評估,還有是教學教研室對這種教學方式的評估,最后一個是督導專家對此的評估。針對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師資隊伍建設方面,主要是要求初中思想品德教師的計算機水平要達到相關要求,能夠具備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先進的教學理念,定期開展計算機網絡知識的培訓,能夠把教學內容很好的融入到計算機課件中去,通過創新教學方式,讓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知識的熱情被調動起來,通過相互交流探究問題,提高課堂教學的吸引力。總之,在信息時代,作為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教師,要能夠從繁雜的信息中篩選出具有代表性與啟發性的信息,并把這些信息融入到課程教學中去,認真把握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的節奏,把握細節問題,包括文字、圖片等呈現的順序以及動畫的設置,幻燈片最好只給出簡潔的、圖形化的綱要,然后用語言和豐富的表情、肢體動作去進行解釋,給學生充足的學習和思考時間,讓知識吸收的更為高效。
五、結論
綜上所述,隨著信息技術在多個行業的深入,其在教育行業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讓教育體制改革的步伐變得越來越快,讓教育信息化成為發展的必然趨勢。多媒體技術與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融合是新時期初中教學改革與深入發展的必然要求。多媒體技術與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融合,用現代化技術來提高教學質量是新課改實施的必然趨勢。在運用多媒體技術的時候,要明確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氛圍,用直觀、清晰的方式給學生展示教學知識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致,也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從而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石玲.新時期多媒體教學手段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8).
[2]周盛.淺談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J].課改論壇,2014(7).
[3]王珊娥.淺談初中思想品德課多媒體課件的制作和運用[J]信息技術,2014(11).
[4]王永珍.新課程背景下對整合初中政治與多媒體技術的思考[J].快樂閱讀, 2015(8).
[5]豐廣宇.談在新課程背景下多媒體技術的作用[J].新課程:教研版, 2017(1).
[6]周霞.多媒體在初中課程教學中的運用探究[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5(10):126-127.
[7]謝娜.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思路研究[J].科技資訊,2016(21):154-156.
[8]董瑞芹.運用多媒體技術設計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的反思情境[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31):68-69.
[9]華丕功.靈活運用多媒體技術,優化思想品德課堂教學[J].數字教育,2015(0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