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比耶·阿布都熱依木
摘要:實現教學效果是所有教學工作的最終目的,幼兒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兒童在感受快樂的同時實現身心的全面發展。所以強化幼兒教學活動的效果就要從提高幼兒的課堂注意力開始,只有讓學生將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課堂上才能夠讓其掌握到教師傳授的所有內容。教師應從實際入手,改善教學方法,完善教學內容,發掘教學工作中游戲的趣味性,掌握適當的教學時機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學校和家長雙方聯動提高幼兒的注意力培養水平。
關鍵詞:課堂注意力;策略;研究
前言
注意力說的是人的心理活動集中并指向于一種事物的能力,課堂注意力說的就是人的心理活動集中應用于課堂學習上,因為注意所以才能夠將精力集中到學習的內容中感知事物的重點,認真思考相關的問題,并且不被外界事物所打擾。沒有注意力幼兒的所有智力因素,包括觀察,想象思維和記憶都不能得到正常的發展,提高幼兒課堂注意力是強化教學效果的關鍵,是提升幼兒品質的重要方法。怎樣提高課堂注意力,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完善教學方法
幼兒園的集中教育活動,能夠實現對幼兒注意力的提升,教師在設計幼兒園的集中教育活動時要結合幼兒注意力的特點設計相關的教育環節,結合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將幼兒的注意力吸引到活動中來。比如在開展綜合主題活動,“幫助小盲兔”的時候就是要讓學生明確我們通過幫助小盲兔奉獻自己的愛心,激起同情心,另外要讓兒童在活動過程中表達自己的想法,鍛煉自己的能力。當活動開始時教師要帶領兒童進入到提前布置的場地中,讓孩子置身在像森林一樣的小動物住宅區,讓學生感受身臨其境的感受,鍛煉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接著教師還可以通過一些活動的設計吸引幼兒參與進去,可以通過小盲兔探路表演讓幼兒自由發表自己的見解,可以讓孩子戴上墨鏡或蒙上雙眼感受雙目失明的感覺,在演示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帶著感情為同學講述小白兔的故事,讓幼兒結對子開展幫助小白兔的游戲,可以讓幼兒為小白兔設計用具,整個過程要保證各個環節相互關聯,銜接自然,可以有效的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并且保證幼兒的注意力集中到活動中,發展其有意注意。教師在設計的時候要掌握動靜結合的狀態,做到張弛有度,引導幼兒實現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共同發展,以開拓學生的大腦,保證幼兒始終在愉悅輕松的環境和情緒下參與活動,提高其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靈活地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包括情景設置表演、故事講述、互動游戲等多種教學方法帶領幼兒認真觀察,主動思考,勇于表達,讓幼兒在角色扮演中感受故事情節,體會活動樂趣,吸引其注意力實現預期的教育效果。
二、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適當的教學內容能夠培養學生的注意力,幼兒園的教學內容和中小學有所不同,中小學是將教學內容完全設計規定好,但幼兒園的教學內容是依照幼兒的經驗結合整體性、綜合性的特點開展內容豐富,類型廣泛的教學活動,要以幼兒生活為出發點開展教學,教師要認識到幼兒周圍的生活都能夠激發學習興趣,要帶領幼兒學習教學內容最重要的一點是適當適時,要保證教學內容適合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更符合教育發展的終極目標。
三、把握課堂時間
通過研究證實人的心理指向和集中于某一對象時,大腦皮層相應區域就產生一個優勢興奮中心,當注意集中的時候大腦只有一個興奮中心并且此興奮中心具有相對穩定的特性。在對兒童進行研究時我們發現,兩歲兒童的平均注意力時間為7分鐘,四歲為12分鐘,5歲為14分鐘。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根據兒童注意力的發展規律控制課堂教學時間。教師可以將一節課的重要內容放在前十分鐘,之后的時間可以結合游戲練習,引起孩子的注意,激發學生的興趣。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如果幼兒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教師可以變換聲調引起學生的注意,也可以通過游戲獎勵或者榜樣示范的方式調動幼兒的積極性。
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1.尊重幼兒的學習特點。
幼兒的學習狀態會受到其學習興趣和學習需求而影響,幼兒的認知活動也會受到這兩方面原因的影響。幼兒在了解和認知他們感興趣和好奇并且有需求的事物時會投入極大的熱情去探索,也會積極主動地去研究,想要讓幼兒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那就要從尊重幼兒的興趣和需求入手。要能夠將幼兒的興趣和需求看成教育的轉折點和發展點,以此支持并強化幼兒的學習活動。盡量的將期望幼兒學習的內容轉化成幼兒個體的需求和興趣,以此強化其參與學習活動的主動性。幼兒對世界的認知是比較感性的,只有形象、具體的事物才能夠提起其了解的興趣,教師要認識到幼兒習慣性用動作來體現思維,這就說明了幼兒的學習要以直接的經驗作為基礎而開展,只有通過人和物的相互作用所構建起來的真正內化的知識體驗才能夠被幼兒吸收掌握,進一步成為其所獨有的知識體驗,比如在欣賞散文“家是什么”中,要求學習能力強的幼兒不可以重復其他人說過的內容,對學習能力稍差的幼兒要求只要復述散文的大致內容就可以。這樣不同學習水平的幼兒都可以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提升學習興趣,幼兒在認識事物和掌握經驗的過程中需要一定的整體性,要在日常生活和學習過程中鍛煉并培養幼兒的學習習慣,通過彼此的滲透,提高學習習慣的養成水平,為幼兒今后的身心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2.培養幼兒對學習的興趣。
第一是化平淡為神奇,把平淡的事情增添一些神秘的色彩,比如當孩子讀書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啟發性的提問為學生好奇心的養成打下基礎,比如像“這是怎么回事呀?”“讓我們來猜猜看”,通過這些語句,提升幼兒的學習興趣,讓幼兒帶著探索的心開始學習。再有,是對淺顯的現象給予深度的揭示,引導幼兒通過常見的事物展開深入的研究,因為幼兒對常見的事物很容易沒有興趣,如果教師能夠告訴幼兒這些事物背后的奧秘就會激發幼兒的了解興趣,比如幼兒對太陽的落山,天變黑的現象司空見慣,不當回事,可以告訴幼兒并不是太陽在我們頭頂上走,而是地球繞著太陽走,提高幼兒對太陽和地球的認識興趣。所有事務都有無窮的奧秘,教師要善于掌控幼兒的心理,激發幼兒對新事物的了解興趣。三是要鼓勵幼兒主動實踐,實踐是提升認識的最佳途徑,而幼兒又都比較喜歡動手實踐,雖然一些實驗有可能不會成功,但會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讓其掌握更多的知識內容。實踐能夠引導幼兒將淺顯的知識轉化成深入的感受,進一步激發其探究的興趣,促進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幼兒對某些事物產生興趣就能夠將注意力集中到這些事物上,教師要引導幼兒參加多樣化的活動,保證幼兒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能力和興趣,以此強化幼兒的注意力水平。
3.鼓勵幼兒在練習中養成良好習慣。
幼兒年齡比較小,其意志力薄弱,注意力不夠集中。根據這一特點教師要及時矯正其不良行為。比如,當大家午睡時有些幼兒起床去衛生間腳步很重,教師要暗示幼兒放輕腳步,當幼兒放輕腳步時教師要給予鼓勵的手勢,認可他的行為幼兒受到鼓勵就會在行為中感受到愉快,會自主自覺地控制自身的不好行為。
4.重視實踐訓練。
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只有重復同樣的動作和事情才能夠養成習慣。如果幼兒家長在思想上重視對幼兒的認知培養,但在行動上卻沒有做到,那么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習慣也就只能停留于表面。我們要認識到知識是基礎,行為是關鍵,習慣是需要長久養成的。因為幼兒年齡較小,經常會出現言行不一的現狀,很多幼兒能夠明白道理,但卻不能做到口頭上說的行為。所以,家長方面要強化對幼兒的訓練為幼兒提供反復實踐的機會,保證幼兒在日常生活、勞動和游戲的過程中,多多參與技能和習慣訓練,掌握為什么做的思想認識,形成怎樣去做的行為能力,要在實踐中扎實基礎,不斷反復,直到最終成為自動化的行為,進而形成良好的習慣。教師要在引導幼兒重復性做一件事的同時,鍛煉幼兒的自制力,比如在寫字、畫畫、跳舞的時候帶領幼兒專心做其中的一件事,訓練幼兒在固定的時間和固定的地點做固定的事,形成特定的心理定向,保證習慣的養成為后續其他實踐活動的落實打下基礎。
五、在家庭教育中培養幼兒的注意力
1.構建良好環境。
每個人都處于一定的社會環境之中,時時受到環境的熏陶和感染,幼兒的行為方式都帶有所處環境的烙印。“萬物細無聲,”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有助于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家人和睦,是讓孩子感到快樂、安全的首要條件,在這種環境下,孩子身心健康,做事情也更能集中注意力。同樣,父母努力創造和保持喜愛學習、樂于學習的家庭氛圍,將會使孩子感到溫暖愉快,情緒穩定,萌發孩子的學習積極性,這樣孩子也一定會有較好的學習習慣。
2.制定共同目標。
幼兒的教育教學標準和要求要保持規范和統一,要確保在培養幼兒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的同時得到家長的配合和輔助。學校和家長方面要在幼兒教育思想上實現一致,也就是要讓孩子的大腦接收到相同的教育信息。這樣才能形成神經聯系,促使習慣的養成,如果家長和學校要求不統一,孩子就會無所適從,時間長了會養成鉆空子的不好習慣。另外,因為不同的教育信息互相影響,會讓孩子形成兩面性的不良性格特點,當然想要實現學校和家長雙方的教育目標一致,并不是簡單的過程,家長要將這個問題重視起來,并配合學校去落實,雙方可以定下規矩,比如在學校和家長教育孩子的形式和態度上出現出入,一定不要在幼兒面前展現矛盾和意見,雙方要在事后表達彼此的想法,說出彼此的見解,以實現教育思想的統一和行動的配合,只有這樣才能收獲最好的教學效果。
3.起好表率作用。
幼兒階段的思維是形象具體的,幼兒最不喜歡說教,只有榜樣的力量才能夠符合幼兒的思維發展特點,讓其感受到說服力和感染力。兒歌故事等藝術作品有著特殊的魅力,能夠吸引孩子的注意。這些作品所塑造的形象也具有強大的感染力,可以讓孩子主動地模仿,它們能夠給孩子產生最具體形象的影響,讓孩子從心里記憶相關內容。家長要根據幼兒的這一心理特點,在家中為孩子講具有正面意義的故事,念可以陶冶幼兒情操的散文,兒歌,唱能夠幫助幼兒身心發展的主題歌曲。再有,幼兒階段的學習模仿是讓其掌握知識的重要途徑,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雖然學校社會和家庭都是能夠影響幼兒成長的重要因素,但家庭是在幼兒成長過程中所接觸的時間最長,也是幼兒最先面對的環境,所以對其發展影響最大。首先父母姐妹之間的關系能夠為幼兒提供特定的感情氛圍,所以父母的教育對幼兒十分重要,再有因為父母和孩子朝夕相處,父母的行為會在第一時間影響孩子的行為。家長要注意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要讓孩子在模仿時期感受父母的良好言行,為幼兒的成長做出良好的示范作用。
結論
如果幼兒的注意力不能集中,那么其身心發展都會受到影響,強化幼兒的注意力,調整幼兒注意力的發展方向是教師和家長應該共同努力的教育內容。教師要結合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強化幼兒的注意力集中程度,要根據不同幼兒的性格特點因材施教,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創新,強化啟迪,深入發展幼兒的潛力,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優秀的品格特征。同時要讓家長配合并輔助教師開展教育工作,只有結合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態度才能夠讓幼兒將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到所學所做的事情上,為其人生的整體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致謝:
在筆者構思和寫作此論文的過程中,曾得到了許多人的幫助和支持,在此向他們表示深深的致謝!
首先衷心感謝我的指導老師,感謝老師在百忙之中對我寫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透徹分析,科學指導,他們嚴謹的治學態度,敏銳的學術視角,為論文提出了寶貴的建議和意見,讓我學到了許多學術知識。導師做人、做學問嚴謹、質樸、寬厚,以及淵博的知識、高深的素養是我終身學習的楷模。在此我對老師們表示衷心地感謝和深深的敬意!
同時,學院的領導積極為我們學習及撰寫論文,精心的組織安排各項協調工作,對我們學習及撰寫給予了支持幫助,班主任老師的辛苦工作,為學員們順利撰寫提供了便利條件,任課教師的認真授課,為學員的撰寫提供了理論素材,對您們辛苦的付出,我在此深表謝意!
還有各位評審老師在百忙之中抽出寶貴時間來審閱我的論文,我也在此向他們表達我深深的謝意!
參考文獻:
[1]徐國根;舒能貴;徐本力;陶炬;毛桂英;毛龍珍;曹桂珍.學齡前兒童全腦型體育教育的實驗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年02期.
[2]李香;李姍澤.論象征性游戲對幼兒主體性發展的價值[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3期.
[3]李湘媛.論兒童書籍設計中的互動性[J].包裝工程;2010年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