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慧甜
摘要:小學教育作為孩子的關鍵啟蒙教育階段,教師對于班級的建設和管理直接影響著小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因此,本文對小學班主任的管理進行一些探索和分析,提出一些作者看法,旨在對促進小學生的健康成長以及為班主任的管理提供一些參考依據。
關鍵詞:小學;管理;班主任;學生
小學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的過程中,一定要重視管理方法創新,只有這樣,才能使班級管理取得更好的成效。文章對此進行了深入地研究和分析,特別是從自身多年工作實際出發,在簡要分析班級管理方法創新的重要性基礎上,就如何創新班級管理方法,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見解和想法,旨在為小學班主任更好地進行班級管理工作、強化班級管理有效性提供一些參考。
一、實施民主管理模式
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生理與心理發展不成熟,自制能力比較弱,主要處于被動管理的地位,與此同時,小學生的民主意識往往需要班主任的強化。在很大程度上,為從根本上培養學生的民主意識,在班級中諸多事物均要由學生民主參與實施管理,比如在召開班會的時候,班主任可以先讓學生進行討論,并且制定有效的規章制度,或者讓全班學生通過投票的方式選擇監督人員,對班級的情況加以監督,從而營造遵紀守法的良好班風。除此之外,班主任還可以選擇兩名學生,采取公開競爭的方式,提高監督效率,這種民主管理的方式能夠提高小學生的自我意識,也能夠提高小學生遵紀守法的良好作用,提升小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
二、小學班主任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小學班主任是學生成長中的重要引導者,從當前的情況來看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班級的管理理念上的問題以及管理方式上的落后性。很多的班主任在進行日常管理的過程中還是采取傳統方式進行,利用自己的權威來實施管理,讓學生產生恐懼的心理,從而降低管理當中學生的錯誤問題發生。但這種方式顯得過于刻板,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導致學生的發展受到影響。其次,在小學班級管理中,教師的積極主動性比較差,出現這樣的問題主要是因為小學人數比較多,班級管理的難度也比較大,給教師的積極性帶來了一定的影響。長時間在這樣的環境中進行管理,學生和教師都將受到不良的影響,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此外,在小學生當中經常會有一些學生存在心理方面的問題,無論是生活還是情感方面都需要有人關心。但教師卻很少能注意到這樣的問題,導致學生的生活和情感方面受到忽視,難以得到更好的發展。
三、加強與學生的交流
傾聽小學生的心聲是十分重要的,班主任在日常學習以及生活中要傾聽學生的心聲,讓學生用心去感受,這樣才能對學生的真實想法有所了解,才能真正認識到小學生的優點,方便日后給予有效教育。另外,小學生的的想象力比較豐富,對于小學生的奇思妙想,班主任不能給予否定,需要傾聽,讓小學生能夠有自我展現的平臺,提高小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除此之外,班主任還要清楚認識到贊美比批評更具有價值,班主任需要對學生加以關注,了解小學生所存在的優點,對小學生進行表揚,幫助小學生樹立自信心,能夠實現小學生的自我發展與自我完善。尤其在當前的社會發展中,獨生子女的數量占據了重大比例,且這部分學生的心靈比較脆弱,假如對小學生的行為給予批判或者對小學生的觀點給予否定,那么則會導致小學生喪失興趣,甚至還會對小學生的自尊心造成影響,因此班主任需要從現實角度出發,多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給予學生贊美與肯定,提高學生的自信心與自尊心。
四、干部隊伍的組建和培養
一個班的集體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小干部決定的。小干部對班集體起著以點帶面和以面帶面的作用,我稱他們是班主任的左右手。所以唯有慎重地選拔和培養干部隊伍,班主任工作才能逐漸從繁重走向簡單與輕松。當選的干部應具有較強的號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干部隊伍的組建不能僅僅作為一種形式存在,班主任必須精心培養:其一,要大力表揚干部優點,宣傳他們的先進事跡,幫助小干部樹立威信;其二,在鼓勵干部大膽工作,指點他們工作方法的同時,要更嚴格要求干部個人在知識、能力上取得更大進步,在紀律上以身作則,力求從各方面給全班起到模范帶頭作用,亦即以點帶面;其三,培養干部團結協作的精神,要能夠通過干部這個小集體建立正確、健全的輿論,帶動整個班集體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形成集體的組織性、紀律性和進取心,亦即以面帶面。
五、對學生全面衡量與評價
因為每一個小學生的年齡、性格、生活環境均不同,所以學生之間的差異比較明顯,班主任在班級管理的時候需要清楚的認識到這一點,并且不能采取傳統班級管理模式中一刀切的現象,需要因材施教,保證班級管理具有針對性。另外班主任在日常與小學生交流、溝通的時候需要仔細管理,了解小學生的不同特點,對小學生有全面的了解,或者根據自己的管理方式制定學生檔案。每一位班主任在管理的時候需要對小學生的變化有所了解,能夠對學生的思想動向清楚,這樣才能開展針對教育,才能保證班級管理更上一層樓[4]。從另外一個角度分析,班主任不能在班級管理中只盯著小學生的短處,要從全局出發,因為即便成績優秀的學生也存在短處,比如這部分學生比較、自負,而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也有自己的優點,比如熱愛勞動、樂于助人等,因此,為從根本上提高小學生的上進心,班主任需要對學生加以評價,或者在班級中設置“學校校標兵”、“助人小標兵”的榮譽,對學生進行激勵,讓學生能夠潛移默化的發揚自己的優勢,獲得自信。
綜上所述,上面所談論的做好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幾個方面僅僅是筆者在工作中的幾點經驗,班主任管理工作涉及到的許多方面。作為一名小學班主任應該多讀書,學習教育理論,多向老同志請教,學習經驗,多實踐等,最終形成自己的管理風格。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做好小學班主任的管理工作。
參考文獻:
[1] 王洪成. 淺析小學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建設[J].教育教學論壇,2014,34
[2] 張剛. 淺談小學班主任的管理方法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4,21
[3] 韋勝英. 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方法的創新[J].學周刊,2013,35
[4] 韋香瓊.小學班主任構建與學生和諧關系的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4,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