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書軍
摘 要:作業的批改和審閱,不僅是師生之間溝通的橋梁,教師課堂教學的延續,也是一種學生和教師之間更重要的對話,還是師生之間除課堂教學外的用作業本、筆和紙構建的一個虛擬的教學空間,是學生再學習、再成長必不可少的環節。從作業批改中,教師可以從中發現自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而為教師的下次備課做好準備。出于教師的時間、精力、能力以及敬業精神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當前小學語文作業批改中還存在不少問題,本文針對當前當前小學語文作業批改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業批改;問題;對策
教學中承上啟下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是學生的作業,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深入,作業評價已經成為新課程評價系統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一直以來。許多教師只注重作業的布置,卻忽視了作業的批改藝術,其實作業的批改藝術在教學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它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自覺性,同時也能減輕老師的負擔。因此,如何通過作業批改藝術更好地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主體性,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
一、當前小學語文作業批改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學生沒有選擇作業批改方式的權利,作業批改權威性
教師對于作業的批改完全是居高臨下的評判,而且一般是全批全改,如此的批改方式存在著許多弊端,不但加重了教師的課業任務,而且助長了學生的依賴心理,更阻礙了學生認識作業批改后訂正的重要性,以制造成了教師改作業累,學生訂正難的惡性循環局面。
(二)作業反饋時間長,學生學習積極性降低
現實中,許多學生交上來的作業我們不能及時批改,導致作業評價與反饋時間間隔太長,等學生看到老師對自己作業的評價時,已經沒有激情和成就感,所以對作業中的問題也不會再去深思。學生第一次交上來的作業,需要等到第二次再寫同樣作業的時候,老師才改好發給他們,當看到第一次作業的評價,緊接著又要交第二次作業,如此循環,即使學生交上來的作業教師認真批改,又有何用呢?這樣的話,即使教師作業批改得多么認真,評語多么優美,勢必也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對學生的學習也談不上任何的幫助,這樣的作業批改也許更趨于一種責任。
(三)單一、機械化的評價,學生興趣降低
大部分教師把評價學生作業當成核對答案,更有一些教師批改學生作業,常常是走馬觀花,只看結果。另外還有些教師把作業批改當成是例行公事,只把它當成教師必須做的一項任務,但對如何批改最優化考慮甚少。因此,教師只對學生的作業進行單一的等級或者分數評定,一個簡單的“√”或者一個簡單的“閱”留給學生的是怎樣深刻的思考呢?學生在作業中出現的錯誤不能得到老師及時的引導糾正,學生在作業中十分精彩的表現老師沒有注意到,這樣單一、機械化的評價會導致學生在發回作業本后只是關心等級和分數,對作業本中出現的錯誤以及作業的質量不予重視,這無疑會使教學走向一個單一、機械化的弊端。
二、小學語文作業批改藝術策略
(一)采用多元評價方式,讓學生參與作業批改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給學生多種作業評價方式,如有的學生對作業的書寫很認真,教師就可以給學生“小小科學家”的稱號;有的同學在作業書寫上比較前一次有大進步者就獎勵五角星一顆。總之,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作業題目,給予不同的評價,“你真愛動腦筋”“你真棒”等評語可以給作業批改的效果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他人互相評價也是作業批改藝術中的亮點,能夠讓學生有當老師的自豪感。這些帶著激勵性的評價可以有效地呼呼學生的自信心,也可以促進學生訂正的積極性,師生間的信任度也隨之增強,那么,學生的學習效果等都會大大增強。
(二)多用“假如”式評語,盡量捕捉學生的優點
批改作業時要盡量挖掘學生的優點,評分宜從寬,對于他們的不足之處,要正確引導。每次作業應該用紅筆做出肯定的標志,如用“√”“☆”“優”等,定期展示班級學生的學習效果,對每個學生的進步給予及時肯定和精神獎勵等。當學生看到自己的學習被肯定,便會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不斷培養對學習的興趣,更加努力地注意學習活動。
(三)“二次評價”式批改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教師在評價學生作業時,任何時候都不要急于給孩子打不及格的分數,請記住: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我們都知道,所有的學生都希望將作業寫得讓老師滿意,每個學生都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但是大多數同學都很難將作業寫得很滿意,而且小學生也沒有主動改錯的習慣,所以學生的作業往往不是最完美的,他們把老師對作業的滿意程度看得十分重要,一拿到作業本,他們就會急忙去看老師的評價,因為教師的評價在他們心中是神圣的。所以對學生作業中錯誤的或者是美中不足的地方,我們先不要用一個簡單的“√”或“×”來評判,而是用啟發性、激勵性的語言或文字使學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充分利用作業檢驗、糾正和發展的功能,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四)提高作業批改效率,縮短作業反饋時間
作業批改效率,向來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個十分值得重視的問題,身為一線教師,忙是正常的,有時作業改也改不完,班額過大、作業過多都是普遍的問題。其實教師可以選擇多種批改方式,不一定每一本作業都要認真批改,抽改、輪改都可以,但是作業的反饋時間不宜過長,因為作業設置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和了解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但如果學生拿到作業本的時間隔得太長,效率可能會大大折扣。
總之,批改作業是教師對學生作業的一個很好的總結,作業的批改需要講求藝術,講究作業的批改藝術,能使學生獨立自覺、認真、充滿信心、更好地完成作業。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被很好地激發了之后,學生作業的效率也就大幅度提高了,學生對寫作業的被動心理也就消除了。這樣,既減輕了學生寫作業的負擔,而且促進了學生個方面素質的發展,這樣的教學效果難道不是我們新課程所需要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