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仁鍬
摘要:虛擬現實技術的浪潮引發了人們對于虛擬現實技術和教育領域融合的思考,在高中技術類課程中,由于其自身的特點和不足,因此就更需要虛擬現實技術的輔助。本論文對虛擬現實技術和高中技術類課程的含義和特征都分別進行了討論,以便引出對虛擬現實技術在高中技術類課程教學應用中的思考。
關鍵詞:虛擬現實技術;高中技術類課程
一、虛擬現實技術的含義和特點
虛擬現實技術是一種計算機仿真系統,通過真實的成像設備,如VR眼鏡,使計算機系統中的圖像真實、立體的呈現在我們眼前。虛擬現實技術中的虛擬指的是眼前所呈現的景象來源于計算機中的成像技術,不具有實際性,而虛擬現實中的現實是指其成像具有逼真性和沉浸感。
目前,虛擬現實技術仍在繼續發展中,從最初的風口熱點萬人追捧到現在的深度發展不斷改善,虛擬現實技術不斷褪去資本的浮躁追求這自身的發展與現實的意義。虛擬現實技術作為一種成像技術,可以成為基礎技術應用與其他的具體領域相結合,目前,在游戲、動畫、音樂、影視、教育等多個領域具有與虛擬現實技術的深度結合。虛擬現實技術自身的多感知性、存在感、交互性和自主性,使其具有自身不可被替代的競爭力,并不斷受到各個領域的喜愛與應用。
虛擬現實技術的多感知性。目前,虛擬現實技術主要集中于對視覺感受的開發和應用中,在未來虛擬現實技術將針對人的所有感官感受進行開發,如聽覺、觸覺、嗅覺等。這一特點,使人在佩戴上設備后就能沉浸到虛擬的成像現實中,增強了人的感受力,使整個場景更具有真實感。
虛擬現實技術的存在感。虛擬現實技術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營造出一種接近于現實的狀態,以便于突破時間和空間的性質進行不同場景的變換和應用。因此,虛擬現實技術所營造出來的場景越來越真實。
虛擬現實技術的交互性。使用者在使用該技術時并不是被動的接受系統所提供的場景畫面,相對的,人們對虛擬現實中的場景具有一定可操作性,能夠根據需要或者興趣操作場景并從場景中得到反饋。同時,目前在該領域中,也不斷嘗試多人交互性技術的開發,使人們能夠在虛擬場景中建立社交。
由于虛擬現實的多感知性、存在感和交互性等特點,因此能夠幫助解除教育活動的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知識并對學習產生興趣。
二、高中技術類課程教學要求和缺陷
高中技術類課程在授課過程中具有較強的操作性。不同于傳統的文化課的授課方式,技術類課程更注重在實際操作中學習相關技能,如在服裝設計課程中,要想使學生能夠學會課程內容,就必須在理論學習之外,使其學習到如何裁剪、縫紉、縫合、設計等實踐工作。
高中技術類課程具有綜合性。首先綜合性體現在課程體系的綜合性——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相結合,多種教學方式方法相結合。其次,技術類課程對學生的要求的綜合性也更高,不僅要有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也要有動手能力。最后,技術類課程也會培養出具有綜合實力和素養的學生。
高中技術類課程具有實用性。文化課程的理論知識有時是高于生活實際中的,因此較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但是技術類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際中,生活性較強。
盡管,高中技術類課程對學生的綜合發展起到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國技術類課程在授課過程中普遍存在授課質量不高的問題,其原因之一就是學生的對技術類課程的理解程度和操作能力都沒有到位。由于技術類課程有一定的難度,習慣了文化課教育的學生在思維轉換上和想象能力上存在不足,因此很難掌握技術類課程的理論體系。其次,由于高中學校資源緊張,因此沒有辦法為高中技術類課程提供所需要的各種實踐設備和材料,因此不管是老師講課還是學生聽課,都存在一定的隔閡。
三、虛擬現實技術在高中技術類課程教學的應用
(一)虛擬現實技術在高中技術類理論課程的應用
在理論課程中的授課過程中需要注意其趣味性和可理解性,虛擬現實技術的使用可以幫助老師增強理論講述中的課程型,并且幫助學生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老師可以不用使用傳統的黑板板書或者ppt,只需要將設計好的帶有講課內容的芯片放置到虛擬現實儀器中。學生們通過佩戴設備,可以在設備中看到所學的知識,包括知識的來源、發展和應用,這些內容通過圖形、文字、動畫等多種形式展現,并刺激著學生的視覺感官、聽覺感官、觸覺感官等,讓學生能從多角度掌握理論知識并且保持學習的興趣。
(二)虛擬現實技術在高中技術類實踐課程的應用
由于高中的教學資源有一定稀缺性,因此虛擬現實技術能夠幫助學生和老師在資源不足的情況下參與到知識的使用和實踐中。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利用其交互性的特征,學生可以在實踐過程中對畫面中的虛擬成像進行操作和變化,以便掌握知識和理論的具體使用方式方法。例如,當學生們掌握了服裝設計理論后,由于缺乏相應的服裝剪裁等材料和工具,學生可以通過虛擬現實技術,對虛擬的面料、剪刀等各種工具進行操作,以便完成對面料的設計、剪裁、縫合等工作。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掌握了該類知識的具體操作方法。
四、虛擬現實技術在高中技術類課程教學的作用
(一)增強理解力
由于技術類課程不管是理論傳授過程中還是實踐操作過程中都有一定的難度,高中生無法理解。而虛擬現實技術將這兩個過程以各種圖形、聲音、動畫等形式呈現出來,并使學生能在虛擬空間進行互動,因此,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二)激發學習興趣
相比教育傳統的講學式教學方式,虛擬現實技術的加入和應用使得學習變得豐富有趣,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趣味性,使其能夠主動長久的進行課程的學習。
(三)提高資源利用率
如果沒有運用虛擬現實技術,學校將需要為技術類課程購置大量的材料、設備和相關的師資力量,這些資源不僅消耗大而且不具有通用性。但是在購置了虛擬成像設備后,能夠節省長期的使用成本并能減少在師資力量的投入,最為重要的是,虛擬現實技術及其設備具有公共通用性,能夠在其他課程中也得到循環使用。
五、結束語
高中技術類課程對于老師來說有一定的授課難度,對于學生來將也有一定的接受難度,而虛擬現實技術正式減小了二者所面臨的困難,使得授課和學習同時變得簡單便捷。在未來,隨著教育體系的不斷發展和多元,虛擬現實技術一定會在教育領域中擁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徐媛.增強現實技術的教學應用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2007(10)
[2]王梅艷.虛擬現實技術的歷史與未來[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07(01)
[3]虛擬現實技術概述[J].張占龍,羅辭勇,何為.計算機仿真.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