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新
摘要:隨著新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廣泛應用,給大學生的生活方式帶來很大影響,對其教育方式的影響更為顯著。網絡空間的虛擬性、復雜性、無邊界性等突出特點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在新媒體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不斷創新教育方法和內容,利用新媒體的平臺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關鍵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一、全面提高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認識
高校要切實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首位。第一,要完善頂層設計,優化工作機制,把服務育人、管理育人變為廣大教職工的自覺行動;第二,堅持把“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全過程育人”的思想貫徹到每一項具體工作中,營造積極育人的濃厚氛圍,引導大學生健康成長;第三,加強對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總結與研究,定期召開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經驗總結與交流會,形成一系列理論研究成果,用以指導、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良性互動,開拓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二、進一步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師資隊伍建設
高校要高度重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師資隊伍建設,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課教師的培訓力度。通過培訓,讓教師及時了解當前互聯網新形勢下國家的政治導向、不斷提高自身各方面的工作能力;輔導員是最直接的學生管理者,多組織校內輔導員培訓,使其全方位、多層次地學習相關知識,努力造就一支肯于鉆研、注重學習、樂于奉獻的輔導員團隊;培養思想政治教育骨干教師,以老帶新,使其起到帶頭作用。完善師資隊伍建設,還需制定有利于個人發展的激勵政策,真正做到政策留人,事業留人。要進一步抓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科研能力建設,開展課題研究等;加強各高校之間的交流,開擴視野;學校多提供外出培訓機會,將輔導員培訓列入國培、省培計劃,能與專業課教師享受學校同等待遇,讓思想政治教育課教師在工作實踐中不斷提升創新能力,確保教育工作有實效,使學生真正受益。
三、充分發揮網絡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與加強思想宣傳陣地建設相結合,教育者要牢牢把握課堂、網絡、學生組織、校園活動的主導權和話語權,在服務學生健康成長的同時,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腦入心。第一,加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建設。組建由專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宣傳部、黨政辦、網管中心、學生處等職能部門組成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第二,建立功能全面、多級防范的網絡管理體系,確保網絡安全。嚴格監控管理,凈化網絡環境,打造綠色健康的校園網絡環境。第三,對大學生思想動態進行調查研究。探尋符合現代大學生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方法,并做到有的放矢,有針對性地加以引導。第四,對大學生思想動態進行跟蹤服務。建立“一對一”式的QQ個性化咨詢服務,通過網絡平臺讓有思想波動的學生便于與老師交流,便于接受疏導。
四、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載體要多樣化
高校要以思想政治教育品牌建設為抓手,持續抓項目、樹品牌。比如在高校創立“雷鋒式志愿服務小分隊”“五育一導”“周末小舞臺”“在線義工分會”“創新創業大賽”等優秀品牌,舉辦“周末講堂”“道德講堂”“青春舞臺———大學生文藝晚會”“思政課課代表制度”“三創三爭”等特色品牌活動。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來增強大學生的愛國愛校精神,使其把為他人服務當成是一件光榮自豪的事情,調動學生對生活的熱情,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社團在信息時代顯得尤為重要,90后大學生思想都較活躍,接受新事物快,只有多參加社團活動,他們才能更好地發揮特長,提高綜合素質。成立社團要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努力拓展途徑,創建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有意義的社團。通過組織與專業、職業有關聯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了解社會、了解職業崗位,同時也培養大學生愛社會、愛學校的精神,培養能吃苦、樂于奉獻的精神。
五、不斷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建設
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建設要著力抓好教材、教師和教學三個基本環節。一是積極開展對新精神、新形勢的研究。思想政治理論課是一門政策性強、變化較快的課程,尤其是形勢政策教育,必須不斷加強學習新內容、新理念。二是不斷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加大思政課教師實踐理論培訓,鼓勵教師進行社會實踐,參與企業行業的相關崗位知識學習,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三是繼續改革、完善教學方法。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學課件要內容豐富、新穎,能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教師要能為學生提供有說服力和感染力的專題講座、報告會。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指導者,要力爭使思政理論課成為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的精品課程,精心設計學生參與的教學環節,創新學生探究式的學習模式,提升教學效果。
六、切實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灌輸”與滲透相結合。第一,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僅僅靠顯性“灌輸”,只有將隱性滲透有效地與“灌輸”結合起來,才能被大學生接受和喜愛,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才更具生命力。第二,要進一步發揮典型育人作用。培育先進典型,用身邊人、身邊事教育引導大學生。第三,進一步強化學生社團建設。加強對學生社團建設的支持力度,要從人員、經費等方面給予保障。第四,要進一步拓展社會實踐的廣度和深度。努力使大學生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潛能,更好地為社會服務。第五,進一步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和就業創業指導教育的力度,從師資、機構等方面加以支持。
總之,隨著新媒體時代的發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環境隨之變化,大學生的思想行為也呈現出許多新特點,一系列的變化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新的挑戰。在分析這些新特點、新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以新媒體為平臺,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載體、加強大學生的媒介素養、加強大學生“意見領袖”的培養工作等措施來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