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春江 童夏華 狄輝杰
【摘 要】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人們對于地理信息服務的需求和要求越來越高,測繪地理信息產業要想實現自身又快又好的發展,必須抓住機遇,克服大數據給自身發展帶來的挑戰。本文從大數據時代下測繪地理信息產業的特點入手,重點分析了測繪地理信息產業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并提出了幾點發展建議。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測繪地理信息產業;機遇;挑戰
在當前的大數據時代,在測繪地理信息產業的快速發展的今天,我們要更好的把握機遇,迎接挑戰,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大數據時代下的測繪地理信息產業獲得新發展。
一、大數據時代下測繪地理信息產業的特點
(一)產業發展速度超過以往時期
近幾年隨著LBS技術、云計算、移動通信技術和信息技術等高新技術的引入與發展,如今的地理信息產業發展更是超過了以往任何一個時期,其中以在線地圖服務、出行服務與車載導航的年增長速度最為突出。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預測,地理信息產業還將保持高度的發展水平,到2020年,總產值預計到達6萬億。
(二)產業關聯度高
如今的地理信息產業是多產業、多學科相互融合相互發展的產物,自身發展的同時也促進信息服務業和各行業信息化的發展,已經被應用于社會各個行業和領域,產業關聯度很高,甚至超過1:10。
(三)產品服務多樣化,各種地理信息技術發展迅速
經過近70年的發展,我們提出了“數字地球”,發射了人造地球衛星,也成功建設了北斗星導航系統,發射了多顆載人飛船,這些航天航空領域的成就都是以地理信息技術為支撐的,因此可見地理信息技術的發展速度之快,服務范圍之廣。
二、大數據時代下測繪地理信息產業的發展機遇
(一)快速發展的信息技術為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物聯網、地理信息技術與互聯網技術等高新技術的發展,迎合了人們于對信息需求度的不斷高漲的要求,新一輪技術革命勢必會因其融合、泛在、智能的特點推動地理信息產物的服務能力的提高,而且還會新興出更多的適合市場需求的新服務、新內容與新產品,將地理信息產業朝著更加知識化、智能化、個性化的方向發展。
(二)市場對地理信息服務的需求度高
大數據背景下,人們已經習慣了通過各種終端享受便捷、豐富、準確的地理信息服務,地理信息產業逐漸融入到社會的方方面面,不管是人們的工作出行、日常玩樂,還是企業生產運營、城市規劃建設、國家政府各部門的管理決策,地理信息服務都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地理信息服務需求只會越來越旺盛。
(三)國家各級政府給予政策支持
地理信息產業的產品和服務惠及國家、政府、企業與群眾,地理信息產業是一個非常有發展前景又必須發展起來的產業,值得引起國家的高度重視。我國已經印發了多項扶持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的條例,例如《“寬帶中國”戰略及實施方案》、《測繪地理信息科技發展“十二五”規劃》、《測繪地理信息發展“十二五”總體規劃綱要》等等,對于地理信息產業的發展目標、方向和指導思想等進行了明確的規定,這對于測繪地理信息產業來說無疑不是發展機遇,政府的支持為產業發展營造了健康積極的氛圍,促進使產業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地理信息應用的社會化。
三、大數據時代下測繪地理信息產業所面臨的挑戰
(一)對創新能力與核心技術的挑戰
盡管我國測繪地理信息產業的發展速度非常快,相關技術更新提高的速度也非常迅速,但是由于起步較晚,我國地理信息產業目前還是處于初級發展階段,自身還存在不穩定性,同時還存在信息技術缺乏自主知識產權等劣勢。從數據運用方面看,LBS商業模式和地理信息網絡服務急需創新,行業應用集成服務業急需進一步的深入。從數據處理加工方面看,我國在地理信息數據可視化、多源地理信息數據處理等方面技術的研發不夠,甚至還沒有能夠掌握關鍵技術的遙感數據處理軟件。從數據來源看,我國重大技術裝備、核心基礎設施,如遙感衛星、全球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等主要依賴國外,全天候雷達衛星、高光譜分辨率衛星和高空間分辨率衛星在我國基本沒有。由此我們可以看到我國地理信息產業未來的發展必須強化自主創新核心技術。
(二)對地理信息資源建設與共享的挑戰
社會各個領域都有地理信息產業的融入,但是各個領域與行業之間卻缺少交流。各部門都處于相對封閉的空間,彼此之間溝通交流較少。這使得行業和部門間不能交換信息資源,容易造成數據重復采集、溝通不暢、信息傳遞不及時等問題。各部門都只是在各自完成各自的工作,發展相對不均衡,而且行政管理部門間缺少有效的協調機制,因此會加劇地理信息資源阻塞,不僅會阻礙地理信息建設,難以讓地理信息產業朝著更加高級化、合理化的方向發展,還會影響到各個行業自身的發展,難以享受到大數據時代下更高質量的地理信息服務。
(三)對地理信息標準化的挑戰
人們對大數據的利用、共享、挖掘與搜集是大數據時代最迫切的需求。應用于各行各業的地理信息產品與服務具有來自不同部門的不同標準,很難對信息信息資源的標準進行統一,因此目前還做不到對地理信息資源的共享。現階段,我國對于地理信息技術標準化的研究還不夠深入和廣泛,沒有形成完善的標準體系,但是我們應該看到國家有關部門已經對地理信息標準化投入了高度的重視和積極的研究,制定了各種規范、標準的工作,實現信息信息資源共享是指日可待的。
四、大數據時代下測繪地理信息產業的發展方向
(一)引進與培養高素質人才
產業的發展最需要依靠的就是專業人才,出于產業自身特點,要求從事測繪地理信息產業的人才應當是高級復合型人才,不僅要深諳各行業的相關知識,有專業的地理信息知識和深厚的理論基礎,還要有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以及嫻熟的技術本領。在大數據時代,對于測量地理信息產業人才的選擇和培養,更要求其能夠根據各種需求及時將大數據應用于各個領域的數據運用能力,可以深入挖掘與探索大數據所蘊藏的巨大價值的數據分析能力,以及能夠快速、全面提煉整合大數據的數據綜合能力。
(二)統籌協調航空航天遙感影像獲取
在未來我們要大力發展地面遙感、低空無人機、高中空航攝飛機、測繪應用衛星等遙感系統,提高遙感數據的獲取和處理能力。并在測繪管理范疇中增添高分辨率衛星遙感影像服務、使用、提供、管理與處理、獲取等內容,由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對測繪衛星資源的服務、管理與建設進行統籌管理,避免各部門分散管理,從而在增加財政資金效益的同時實現航空航天遙感影響的多方位服務。
(三)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對于地理信息產業這項新興產業來說,還存在基礎地理信息數據更新慢、信息不豐富、數據不全、數據種類少等問題,這跟缺少國家的支持與投入是有關的。在大數據時代旺盛的市場需求下,國家要提高對科研技術的研發投入,加大對基礎測繪的財政支持與政策支持,為產業發展奠定必要的經濟基礎,從而促進地理信息產業的發展。
(四)建立地理信息數據組織管理體系
要推動地理信息產業的數據共享,鼓勵企業利用地理信息資源進行自主開發,建設國家統一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出臺相應的政策法規和可操作性強的數據共享標準,建立地理信息數據的組織管理系統,加強宏觀層面的管理,充分整合現有政府地理信息資源,加大地理信息服務力度,最終實現地理信息資源數據共享。
五、結語
大數據時代,測繪地理信息產業迎來了蓬勃的發展機遇,但同時又面臨著嚴峻的發展挑戰,我們要積極應對現階段產業發展的短板之處,抓機遇迎挑戰,促進產業自身的穩健發展。
【參考文獻】
[1]周順平,徐楓.大數據環境下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的幾點思考[J].地理信息世界.2018(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