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德
【摘 要】綠色建筑在我國發展十分迅速,這符合低碳環保的理念,也可以改變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率的建筑現狀。環境污染問題已經嚴重的威脅到了我國的生活和經濟發展狀況,在可持續發展的背景下還需要最大限度的提升建筑生命周期內的節約程度,減少環境污染現象的產生。推廣綠色建筑符合當前的發展現狀,因此本文對我國綠色建筑推廣的障礙和對策做出分析研究。
【關鍵詞】綠色建筑;推廣;障礙;對策;分析
建筑行業也是國民支柱產業之一,在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過程中高消耗和高投入已經成為一種新的現實問題擺在人們的面前。建筑屬于耗能大戶,和生態環境之間有密切的聯系,因此發展綠色建筑勢在必行,也是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的一種不二選擇。做好綠色建筑推廣工作是前提和基礎,因此本文對我國綠色建筑推廣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障礙進行分析研究,希望可以更好的改變建筑行業高污染的現象。
一、關于綠色建筑的概述分析
綠色建筑是一種理念更是人類生存的一種生態法則,維持人類活動和自然界發展之間的平衡,也實現經濟和環境以及生活之間的協調發展。綠色建筑理念在建筑的室內外運用,特別是在全生命周期內承擔著節約資源的責任,進行環境的友好建設。綠色建筑融入了綠色發展理念和思想,這是人類未來生存的主導趨勢,更為側重的是建筑的環保性和節能性,逐步的關注到人類居住的舒適性和健康價值,這屬于一種社會文化結合的綜合概念。
綠色建筑的特點主要有合理的建筑地址規劃,能夠節約更多的資源并且減少可能出現的污染現象,充分的展現出節能,節地以及節約材料的特點,可以結合著當地的人文歷史背景設計出因地制宜的一些建筑風格。建筑走向有彈性的設計路線,功能具有靈活性,爭取避免二次擴建和裝修。
二、綠色建筑推廣進程中的障礙分析
(一)缺少健全的法律法規,需要依靠市場做調節處理
我國建筑市場融入綠色發展理念的時間比較短,并且很多法律法規政策也不夠健全,缺少針對于綠色建筑的相關政策,需要依靠市場以及人民的意愿進行調節,我國市場經濟體制和其他一些國家相對比還不是十分完善,盡管有一些自發性的組織,但是不夠強大,綠色建筑在投入上要高于一般性的建筑,因此可能在推廣方面存在非常大的障礙。
市場經濟體制也無法解決多種問題,市場經濟存在資源配置的優勢但是在效率上不是非常高,尤其是在環境和生態保護方面。這是我國綠色建筑推廣難的首要問題所在。
(二)消費者對綠色建筑知之甚少
廣大消費者對于綠色建筑的認識還不足,這已經成為影響綠色建筑發展的一個十分關鍵方面。只有一些專家還有研究人員對綠色建筑有所認識和了解,很多人都未充分的認識到綠色建筑的重要性。很少有大眾能接受增加投資去做綠色建筑,這里有較大的阻力,因此在綠色建筑推廣普及方面,人民群眾的認識不足已經成為非常大的阻礙。只有認識到長遠的利益才能夠順利的進行綠色建筑的推廣[1]。
(三)綠色成本投入大缺少長期效益
市場行為的主要目標就是要追求利益,特別是短期內的高效益,盡管明確一些項目有長期的效益,可是因為時間長,風險大也不愿意去嘗試,投資人在綠色建筑投資這一部分顯現出來的態度是不積極的。例如,建筑中的房地產開發上商,主要是以投資為主要目標的創收,無所關心項目的環境效益和環境成本,甚至基本不再考慮的范圍之內,追求的是資金的快速回籠。在這樣情況下,本身我國能源價格偏低,綠色建筑的投資在回收方面周期比較長,缺少必要的經濟效益。綠色環保節能建筑效益無法保證,可能造成進一步的石化能源污染[2]。
三、我國綠色建筑推廣的障對策分析
(一)制定綠色建筑推廣的強制性政策
強制性政策主要是通過法律法規還有相關行業標準制定出的政策來達到某種目標,這種政策運用在綠色建筑的推廣上具有現實意義。可以直接的對企業的行為做約束管理,綠色建筑也會很快的進入到企業的視野之中,強制性政策盡管在使用手段上不是非常靈活,但是擁有同樣的標準,可以促進生產者的學習和認知,增強企業對綠色建筑的了解深度,進一步推廣使用綠色建筑形式。增強建筑的全壽命周期管理工作,在開發和設計規劃以及施工運營的過程中必須要把設計單位和施工單位建立起聯系,施工單位不僅僅要做好施工設計工作還需要將施工中的綠色施工措施和綠色施工材料確定下來,形成一個綠色團隊,在項目的建設和構造上,運營和推廣上做到切實可行的運用。政府采用激勵政策,這一項政策主要是使用經濟補助的方式來貼補一些建筑單位運用綠色施工方式的成本投資,當前,很多企業都認識到了這一點,實施稅收優惠補貼實際上可以很好的降低綠色建筑的生產升本,無需企業自己過多的投資,補貼能夠進一步的提升企業做綠色建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3]。
(二)加大綠色環保建筑的宣傳力度
宣傳力度的提升是增強市民對綠色建筑的認知,大力宣傳綠色建筑的開發可以獲得相應的效益,也能夠帶來社會效益以及環境效益,這樣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構建低碳環保的環境有極大的促進作用,要倡導全面的綠色生活方式,爭取在全社會形成綠色環保的風尚。另外,不斷的改變消費者的認知,消費理念等等,讓綠色消費成為主流消費形式,也改變以往的綠色被動消費,變成主動的自發的要求。在宣傳的手段上可以使用新聞媒體方式、社交軟件或者是講座以及實際的實驗等等,從源頭上推廣綠色建筑,給人們的生活帶去更多的新意。另外也需要倡導開發商改變傳統的經濟效益第一的理念,將綠色建筑和綠色生產經營方式融入到自己的項目中,也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夠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否則消耗的產業必定會被取締[4]。
(三)完善綠色建筑標簽制度,強化評估與監管
使用經濟杠桿可以更好的推進環境的評估工作,通過評估的方式也可以對綠色建筑進行推廣,綠色建筑物可以獲得政府的相應標簽,這個標簽還可以換取相應的優惠條件。業主在購買綠的建筑的過程中可以優先考慮帶有綠色標簽的房地產,例如,再有綠色標簽的建筑可以免收兩年內的污染物處理費用或者繳納相關的稅額可以酌情的減少。讓市民和開發商都看到效益和實惠性,更好的促進綠色建筑的推廣,也不斷的增強人們對綠色建筑的認知。創建綠色建筑品牌,綠色建筑品牌在宣傳上可以有政府媒體的協助,由此提升企業的知名度[5]。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對我國綠色建筑推廣的障礙與對策進行了分析和研究,綠色建筑在我國的市場發展過程中屬于新鮮事物,治理高投資高消耗的問題,還能夠更好的改變以往建筑質量不符合標準的問題。依靠政府和群眾的力量可以更好的提升綠色建筑的推廣力度。
【參考文獻】
[1]楊杰,李洪硯,崔秀瑞等.基于體制機制的綠色建筑推廣責任歸屬研究[J].工程管理學報,2014,25(6):17-21.
[2]白玉萍.江蘇省綠色建筑推廣的探索與實踐[J].建筑技術,2017,48(3):316-319
[3]蒲云輝,李文淵.國外綠色建筑推廣對我國的啟示[J].建筑技術,2017,48(7):678-680.
[4]韓瑩瑩,申立銀,何貝等.基于ISM方法的綠色建筑推廣制約因素研究 ——以重慶市為例[J].建筑經濟,2017,38(2):26-30.
[5]李洪硯,張文杰.綠色建筑推廣因素的系統動力學模型分析[J].價值工程,2014,14(21):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