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影輝
【摘 要】隨著國家經濟的全面發展,社會中的中小型企業數量不斷增加,對人才的需求量不斷擴大,中等職業院校作為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要機構,加強對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具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首先簡單了解中等職業學校教育教學發展現狀,然后有針對性的從校企合作、輿論引導、師資隊伍、課程體系這幾點入手提出具體的“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對策,以此提高中等職業院校的教學水平,培養會計人才。
【關鍵詞】校企合作;師資隊伍;課程體系
中等職業院校的人才培養工作以應用型為主,培養出來的人才應該適應、匹配社會需求,因此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要以培養學生的能力和綜合素質為主,并且要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加強對學生的職業能力的培養?,F階段,很多學生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崗前培訓,才能夠完成工作,這是因為師資力量、學生基礎、實踐經驗等方面的原因,所以必須要解決這一問題,為社會培養出應用型人才,滿足社會需求。
一、中等職業教育發展現狀
(一)學生文化基礎較差
受到傳統觀念和社會輿論的影響,近年來,中等職業學院的學生數量較少,為了保證學校實現可秩序發展就要吸收大量數量的學生,但實際上,很多打工的學生也被招進學校。這樣的情況下,中等學院的學生基礎水平不同,在正常學習過程中,學習狀態也存在問題,可課堂教學效率比較低,甚至存在很多學生因為沒有學習興趣,而不愿意學習。因此,學神文化基礎較差的主要原因在于學生文化水平上不平均。
(二)課堂教學模式落后
除了學生自身基礎知識問題以外,現階段會計專業在教學模式上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很多教師的教學方式沒有創新,缺少對學生的吸引力,在培養目標、課程設置上也沒有引起相應的重視。第一,人才培養中使用的教材較為落后,國家全新出臺的稅收法律制度和會計準則都沒有在教材中得以體現。第二,教學模式傳統,采用傳統教學方式進行授課,學生的學習興趣較差,學習效率較低。第三,教學缺少實踐性,學生無法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也就無法滿足社會上對會計人才的需求。
(三)教師缺少實踐經驗
除了以上兩點內容以外,很多中職教師也存在問題,加上很多專業教師在畢業后直接到學校任教,雖然能夠保證專業知識,但是實際應用能力較差,缺少企業的實踐經驗。還有部分教師是轉崗過來的,這些教師在沒有經過專業培訓的情況下,就進行授課,教學質量無法保障,最終導致人才培養和社會脫節,培養出來的人才不能夠滿足社會需求[1]。
二、中等職業學校中會計人才培養模式對策
(一)加強校企合作打造實踐平臺
校企合作是實現會計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方式,想要讓會計人才滿足社會的需求,學校要主動和企業聯系,深入到企業內部,明確企業的實際需求,并且和企業內部的會計專家制定專業性、針對性較強的教學計劃。比如,某校為了更好地培養會計專業人才,讓學校會計專業教師和企業的會計專家共同編寫教材,并且讓學生到企業進行實習實訓,以此有效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教材內容也更有針對性。
(二)強化輿論引導創新招生制度
中等職業學校的存在是必要的,通過職業教育為社會培養出應用型人才,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但是現階段,社會整體輿論依然對職業學校、職業教育存在誤解,職業學校中學生數量較少,對人才培養模式的全面發展造成阻礙,因此強化輿論引導工作,創新發展全新的招生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必須要對其進行全面的發展。比如,地方教育部門要加強對中職學校的宣傳,形成輿論引導,改變社會環境,并且在招生制度上降低限制,讓職業學??梢詫崿F穩定發展,真正的培養出技能型人才。
(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素質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作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專業水平,能夠從根本上提高會計專業的人才培養工作水平,保證課堂效率,可以說教師的專業水平和文化素質直接決定著教學質量。由上可知,中職學校中很多的教師缺少實踐性知識,缺少專業培訓,面對這樣的問題,學校應該定期組織培訓工作,聘請社會上專業的會計人才為教師進行培訓,并且落實考核制度,以此保證教師真正的吸收知識,還可以組織教師到企業參觀實習,讓教師真正的了解到會計崗位的需求,在教學活動中有針對性、有重點的講解知識。以某校為例,為了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在實際教學活動中,為教師提供省級、國家級培訓機會,并且定期組織校內培訓,讓教師能夠不斷的積累知識,并且制定了績效考核制度和學歷福利待遇制度,通過制度激勵教師不斷的提升自身的水平,繼而提升教學水平[2]。
(四)構建出健全完善的課程體系
除了以上三點內容以外,構建出健全完善的課程體系也是強化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措施之一,所謂的人才培養模式就是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獲得畢業證和國家的職業資格證書,成為對社會有用得到人才,具有專業水平較強的技能,找到符合其需求的工作,而構建完善的課程體系就能夠從根本上推動中等職業學校會計專業的人才培養工作的發展。根據國家社會對會計專業人員的要求來看,學校除了要設置會計基礎、會計電算化等課程之外,還要根據地方對會計技能的不同要求,設置不同的課程,比如手工記賬、點鈔、電子記賬等技能,以及實訓模擬、綜合實訓等課程。以某中職院校為例,在必備的會計專業課程之外,還臨對高年級學生加入了模擬實訓課程,分別設置了電算化、成本會計、企業會計等實訓課程,以此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三、總結
綜上所述,現代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對會計專業人才的需求量較大,雖然新階段會計專業的人數較多,但是很多畢業生并不適應崗位需求,此外,在實際調查中還發現,大部分中職院校在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面沒有進行良好的開展,教師缺少經驗、教學模式較差。為此,中等職業院校必須要完善課堂體系、加強師資建、校企合作、創新招生制度等手段,以此達到會計人才培養的目的,為會計人才服務服務。
【參考文獻】
[1]危英.現代學徒制下高職會計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藝術科技,2016, 29(10).
[2]楊娜.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和探索——會計分段3+2中高職對口貫通人才培養[C]。課堂教學改革專題研討會.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