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革陽
【摘要】學習的初始動機在于獲取和掌握知識、方法、工具等來解決問題,“問題”是學習的一個中心與基點。然而當前普遍存在的一種情況是,教師有時候會無意識地跳過指導學生思索問題并解決問題的環節而直接地將知識傳授給學生,這會在一定程度上扼殺學生的思維能力。為此,教師可以嘗試采用問題驅動教學模式來開展高中政治教學。本文筆者就探討如何以問題引領高中政治教學。
【關鍵詞】問題;高中;政治教學
一、問題引領式教學的特點
問題引領式教學模式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活動,是以發展學生個性為目標的活動,因此在教學中必須遵循主體性原則。在模式應用中,教師必須用各種教學手段方法,創設不同的問題環境,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效地組織學生投入小組活動,如討論、扮演角色、對話等,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問題,激活思維,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動手,動口,動腦。
二、創設問題情境,以問題導入教學內容
在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發現,總有那么一部分老師喜歡滔滔不絕的講,整個講臺就如同他一個人的舞臺一般,學生則是一群鴉雀無聲的觀眾,課堂紀律看起來似乎很好,但課堂教學質量呢?筆者以為這樣的教學不會有高質量的成果。
抑或者是教師總是在提問,不停地提問,但學生卻只能夠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對于較難問題則是避而不答,這樣的問答也只會讓課堂提問流于表面,看上去同學回答非常踴躍,但實際上并無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作用。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夠讓課堂提問浮于表面,不能夠只顧著課堂的熱鬧和氛圍,也應該兼顧問題導入的質量。高效率的課堂教學不僅要使學生能夠參與活動,同時也是將問題多元化、層次化的一種體現。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多角度的思考,不僅能夠解決一般問題,更能夠引發一些深層次的問題,并能主動探求解決問題的策略,各種思維形式并用,以達到提高和創新的新境界,也就達到了“效率”二字。
創設問題情境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它要求教師在備課時要去深入教材,鉆研教材,把握重點、難點,同時了解學生的心理特征,日常行為習慣,做到有的放矢。然后在課堂教學中,根據教學要求,圍繞教學內容,因人而異地提出一些時代感強,能啟發學生思考但又不失趣味性的問題,使“問”真正起到牽線、搭橋和引路的作用,促進學生知識和能力水平的不斷提高。問題情境的設置,給我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一方面,學生被這些具有現實性或趣味性的問題所吸引,在對這些問題的思考和解釋中逐步被激發出了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學生通過自己的動腦思考,提高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即培養了他們應用知識的能力。
當然,學生都是有自己的獨立的思考方式的,當一個問題提出后,部分學生可能就會直接脫離文本,脫離課本,根據自己的內心和大腦的思考做出一些符合邏輯但是不一定符合課本教學內容的回答,這樣讓答案變得比較隨機和多樣化了,有些也會顯得比較隨意和雜亂。而針對這類情況,就需要我們教師幫助學生對問題進行總結歸納,將問題的精髓和重點知識抽離出來,同時也要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學會結合課文和生活,對問題進行再探究、再理解和再創造,幫助他們形成一個知識系統。在這種和諧的教學氛圍中,能夠極大的促進師生間的交流和溝通,更可貴的是師生在彼此交流的過程中,會更加互相信任,學生的興趣被激發了,信心也增強了,在“我要學,我愛學”的想法激勵下去享受學習,去體驗成功。
三、擴散性提問,突破學生的思維定式
提問的目的不是為了得到一個答案,提問真正的目的在于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培養學生的問題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習參與度,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讓學生能夠在問題中探究知識、解決知識,從而真正達到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打破定勢思維的僵局的目的,這也是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基礎。
比如,我們在教學完“商品、貨幣、價值規律”這一相關知識后,就應該幫助學生進行知識歸納總結和梳理,盡可能引導學生學會構建知識網絡,將知識融合成自己的東西,內化成自己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此,筆者以為我們可以采用如下層次性提問,引導學生逐級深入。
1.何為價值?在商品中價值代表什么?這是最基本的問題,也是從上概念的本質和屬性出發來設置的問題。
2.何為價值量?其影響因素有哪些?相互間的關系是怎樣的?顯然,這一問題就是從量的角度出發的。
3.價值的表現形式在貨幣產生前后的變化。這是將問題與歷史的發展演變過程聯系起來進行思考。
4.關于價值規律含義、內容、作用的表現形式。
四、精心組織練習問題,以提高學生綜合分析能力
正在進行的高考改革告訴我們,學生在一門科目上拔尖那是遠遠不夠的,新高考更多的是考核學生的綜合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強調將各學科進行整合,將知識與生活結合,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延伸。一題一答案的時代即將過去,迎來的是對學生變向思維的培養。因此,當下,我們確有必要精心設計每一道題目,使我們設計的問題真正能夠有著全方位、多層次、跨領域等綜合性,讓學生真正通過解答問題來提高自己的多元思路、多向思維以及綜合性能力。
按照問題引領式教學,學生在課堂上主體參與意識增強了,學生更傾向于和同學、教師交流,敢于質疑、相互學習、共同分享,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按照問題引領式的原則、策略和操作程序進行的課堂教學能提高教學質量;能對學生的情感態度產生積極的影響;能增強學生學習活動的主體參與意識;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政治教學關系到學生的觀念、言行及未來在社會上的發展,特別是在高中階段,學生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心性尚未成熟,作為教師要重視思想政治教育。提問體現著想要了解他人想法的訴求,是對他人理念的尊重,也是激發人思考的最佳方式,所以在政治課堂融入問題引導教學,顯然有利于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促進表達,其應用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顧遂意.問題引領式教學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運用[J].考試周刊,2017(66):141.
[2]張潔.探究式教學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的應用[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