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小平 楊帆 梁寧 蘇陽
【摘要】:林業資源是我們生存和發展的重要資源,當前,我國處在由傳統的林業向現在林業轉型的關鍵時期,我國林業發展正處于傳統林業向現代林業過渡的關鍵階段,對林業保護的呼聲和要求越來越高。“可持續發展”也同樣適用于林業的發展,是現代林業發展的客觀需要,文章闡述了現代林業生產與林業保護的關系,分析現代林業生產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幾點加強林業保護的建議。
【關鍵詞】:現代林業;生產;保護
現代林業是通過現代的技術手段,全面地調動全體成員積極參與到森林生態系統的建設中來,充分發揮森林的功能和價值。生態保護的目的是改善與協調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使生態運行建立在良好的生態環境之上,實現和諧發展。
1現代的林業生產和保護
在自然生態體系的建設過程中,植樹造林、濕地保護等林業建設,在保護與改善自然生態環境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林業不僅承擔著濕地保護、森林建設、荒漠改善等生態系統可持續發展的歷史使命,更是維護生態安全的重要保障。顯然,傳統林業已經無法適應現代生態建設的要求,現代生態建設是以生態文化為先鋒,在創造物質成果的同時,創造生態成果,并不斷豐富生態文化成果,以構建一個科學合理的生態文化體系,在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同時,弘揚科學的生態價值觀,可見,現代林業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
一般而言,認為林業資源是包含著森林資源和林地資源的,林業資源的主要功能就是在保持水土和維護地區的生態多樣性,使得當地的生態系統能夠保持平衡。在現代林業生產的發展中,林業資源越來越減少,對其進行保護發展已經成為迫在眉睫的重要問題。
林業資源不僅僅給人類提供了大量的氧氣和木材,也為人類提供了基礎性的物質保障。但是,目前人類對于林業資源的開發還處于一個較為緩慢的探索階段,并不清楚如何利用和開發林業資源。但是唯一值得確定的就是對森林資源進行亂砍濫伐肯定是會造成生態失衡和破壞森林系統的,人類應該以一種更為長遠和可持續發展的眼光來進行森林資源的開發。在林業生產的過程中堅持既要保護又要開發的原則,這樣才能夠獲得經濟效益和生態環境保護效益。
2林業生產中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我國林業生產過程中,受觀念、政策等客觀因素及主觀因素的影響,在林業保護方面還存在諸多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缺乏林業保護意識
這種問題在比較落后的偏僻鄉村尤其突出,林業相關的法律法規無法發揮其約束作用,林農一味追求眼前的經濟效益,不具備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2.2林權證不能起到林業保護的作用
在偏遠地區人們生產中侵占林地所有者及使用者合法權益的事情屢見不鮮,林地管理中普遍存在一地多證的現象,不僅對林業管理部門的管理效果十分不利,而且林地所有者的合法權益也受到損害,一些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在加收林地承包權的過程中,法律意識淡漠,未按承包合同履行職責。此外,隨著我國旅游業的發展,旅游項目開發過程中也存在擅自開發、侵占林地的現象。
2.3大量非常占用林地的行為
在林業發展與建設過程中,一些人鉆了政策的漏洞,未按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辦理必要的法律流程,在手續不齊全的情況下私自占用林地進行非法使用。
2.4林業管理部門和土地管理部門職責不清
在林業資源保護的問題,土地管理部門及林業管理部門職責不清,分工不明,一些施工建設項目在未經林業管理部門批準的情況下占用了大面積的林地,但是卻具備土地管理機構所出具的土地使用相關手續;即使林業部門針對這種情況進行處罰,但是罰款卻未完全返還至林業部門,更談不上應用于林業建設中。
3在林業生產中林業保護的途徑和方法
3.1實施生態采伐
所謂生態采伐指的是在最大限度的降低對森林生態系統影響的基礎上,對森林進行有計劃、有節制的采伐。生態采伐設計主要涵蓋了以下3個方面的內容:林分、景觀和對自然干擾的模仿。關于林分水平方面,應當全方位考慮林木的樹種、產量和生態多樣性的組合、樹種搭配、林地生產、水分、養分及能量的交換過程等內容,使得森林被采伐后仍然能夠維持正常的森林生態系統的功能與結構。景觀水平方面,應最大限度的將采伐過程模擬自然景觀。模仿自然干擾方面,需要模仿森林在生長中所會遇到的自然災害等現象,并通過外力干擾來幫助森林成長。
3.2加強防火防蟲
森林一旦遭遇火災的侵害,短時間內很難得到恢復,所以必須加強森林火災的預防。應當根據林區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的防火策略,嚴格落實防火責任制,狠抓火源管理,切實將森林防火工作落實下去。因此,要提高森林的自控制,改善森林的生態環境,以從根本上防止森林病蟲害的發生。要堅持“預防為主、治理為輔”的基本原則,利用先進的技術設備對林木進行全面的檢測和數據分析,將森林質量變化的相關信息提取出來,形成能夠為防治森林病蟲害提供參考價值的信息。
3.3優化科技手段
知識時代的經濟發展,無不與科學技術運用密切相關。現代林業生產的基點,是在林業生態保護的基礎上,最大限度保證發展社會經濟的需要,這就需要不斷提高林業生產的技術水平,以提高與優化林業資源利用率,以此來為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核心競爭力。樹立科學發展觀是提高森林保護意識的前提,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是實現林業生產現代化的重要保障。因此,必須重視對林業科技理論的研究工作,加強對林業管理人員的專業指導與系統培訓,通過培育科技含量高、經濟價值高的林業產品,以提高現代林業生產的發展層次,使林業生產與林業保護走上健康、協調發展的道路。
結束語
綜上所述,現代林業生產和林業保護之間是相輔相成的,因此,要妥善處理好兩者的關系也。要實現對林業資源的保護,就要樹立正確的經濟價值觀,從宏觀和微觀兩方面不斷調整兩者之間的關系,爭取在保護生態效益的同時也實現經濟效益,實現林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不斷提升林業產品國內外市場的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孫燕飛,寶力道.加強林業發展對生態環境保護產生的重要作用[J].農業與技術,2015,(17):84-85.
[2]郭世雄,張宏霞.我國現代林業的可持續發展策略與方向[J].現代園藝,2015,(01):18-19.
[3]梁建光.現代林業規劃管理出現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農業與技術,2013,33,(04):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