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帆 龔小平 梁寧 趙煥生
【摘要】:長期以來,林業一直是我國的基礎產業之一,并且為我國經濟發展做出過重要貢獻。但是在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我國的林業保護工作仍然存在著不少問題。本文分析了當前我國林業保護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指出了做好林業保護工作的意義和必要性。并且立足于當前的林業保護和林業發展的現狀,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了林業保護的有效對策。
【關鍵詞】:林業;保護;工作;對策
林業資源的破壞會造成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會降低林業經濟效益,影響生態可持續發展,對人們的生產生活造成不良影響。因此,在發展林業過程中,做好林業開發與林業保護工作的協調發展,才能實現林業生態與經濟效益最大化,才能保證林業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林業保護是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手段,在發展林業產業過程中,合理開發利用林業資源,科學保護林業資源尤為重要。
1林業保護的意義
1.1生態效益
林業的保護對生態的平衡和發展有重要的作用。只有做好林業資源的保護工作,做好林業資源的發展建設,才能夠提高環境質量,優化生態環境,有效抵制沙塵暴、控制水土流失,可以使我們的這個天然的空氣調節器更加長遠的使用,從而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實現自然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1.2經濟效益
森林資源還具有較大的旅游發展價值,適當的鼓勵進行森林旅游可以增加森林產業的經濟效益,基于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合理的對森林資源進行開發利用,將進一步提高經濟收入,這種方式不僅能夠對林業資源進行良好的保護,還能夠最大價值的開發林業資源的經濟價值。
2林業保護發展工作存在問題
2.1森林火災
森林資源是極易受到破壞的,特別是火災對森林帶來的危害,對森林生態系統的破壞幾乎是災難性的。由于森林內部樹木量巨大、覆蓋面廣,因此一旦發生森林火災極易造成連鎖反應,致使普通滅火方法不能奏效,森林火災很難被撲滅。森林火災波及的范圍較大,在銳減了森林數量的同時,還給原有的森林生態系統帶來的嚴重的損害。就森林火災發生的根源分析,多數與民眾的防火意識不強,隨意丟棄煙頭等有著直接的關系。
2.2亂砍濫伐現象
森林屬于短期的不可再生資源,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形成一片森林。但如今經濟發展中,面對龐大的利益誘惑,對森林進行過度開發,對林業資源進行亂砍濫伐,迫使森林物種多樣性減少,大大降低了森林的生態功能,造成森林資源匾乏,影響到森林的自我調節功能。若不能及時嚴格執法制止這種行為,破壞森林資源的行為會越來越多,從而破壞自然生態環境的平衡系統,使得森林無法有效抵御自然界中的災害。
2.3森林病蟲災害
森林發生病蟲害主要是由生態自然環境的失衡以及病蟲災害的防治工作不到位所導致的。部分地區的林業管理部門距森林路途遙遠,在防治病蟲害方面難以開展工作,不能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同時,基層專業人員較少,經費不足等問題也加大了森林防治病蟲的難度,再加上病蟲防治經驗不足,導致森林病蟲災害頻繁發生。
3林業保護發展工作的措施和建議
3.1提高全民防火意識
森林資源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資源之一,是今后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保證森林不發生人為火險,必須要進一步加強森林保護和發展的宣傳,不斷發展起來的媒體傳播效應己經與生活緊密連在一起,林業相關部門可以借助各種報紙、網絡媒體和公益行動等,利用網絡的力量來加大宣傳林業保護的重要性,在言語和行動上表明森林保護的重要意義,讓人們認識到林業與生活息息相關,林業保護事關當代,惠及后代,加強人們對林業保護的認知。另外,還要提高群眾的防火護林安全意識,極大地控制森林火災發生頻率,減少森林火災帶來的重大損失。同時林業保護工作人員必須加強巡防工作,尤其是較易導致火災發生的干燥天氣,多巡防多預警,防患于未然。相關部門要經常對林業工作人員要進行防火教育與培訓工作,促使他們做好防患工作,做到能夠及時發現隱患解決隱患,出現火情時能夠及時有效的加以控制。加強全民防火教育,使居民具備良好的防火意識。
3.2加強林業執法效果
運用法律手段加強林業管理工作,制定并完善森林林木資源開采、保護方面的法律,按照法律規定實施有效的管理,將林業整頓工作做好。加強對群眾進行普法教育,提升民眾依法護林的意識。嚴格執行林業相關法律法規,禁止亂砍濫伐、毀林開荒等行為,對違法行為要進行嚴厲的清理懲處。同時加強執法隊伍建設,提升執法隊伍整體素質,防止以權謀私現象的出現。
3.3做好林業檢疫工作
在林業保護發展方面,對林業植物進行有效的檢疫工作能夠進一步保護森林資源,確保森林資源的生態安全,避免病蟲害的發生。對此,林業部門應建立并完善符合森林實際需求的林業植物檢疫標準體系,制定科學、合理、完善的植物檢疫標準,并規范病蟲害檢疫技術。加強業務培訓,提高森林病蟲災害的防治技術。以此最大限度地降低病蟲害引發的森林資源損失,促進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3.4制定森林養護方案
林業生產與林業保護是缺一不可的,在林業創造經濟效益的同時,要充分發揮林業的保護的作用,把生態破壞降到最低。森林生態系統是自然界最大的屏障,防風固沙,增強降雨,釋放氧氣等效應,它能給人類帶來良好的生存環境,因此有必要制定對遭到破壞的森林進行封山自我修復、移栽養護等保養方案。
結束語
林業作為我國的重要經濟產業,關系著我國經濟和生態建設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對林業的保護工作在林業的可持續發展中有重要意義,因此,加強對林業的保護工作勢在必行,只有切實做好林業工作,才能更好地保護林業資源,使我國林業能夠在良好的環境下健康發展。在施行林業保護的過程中,要樹立正確的林業保護意識,制定科學的、可持續發展的保護措施,建立有可依可靠的法律法規,對破壞林業的違法行為進行嚴懲。只有實現全民的參與,才能營造良好的林業保護氛圍,才能維持林業的穩健發展態勢,促進我國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包涵.加強林業保護力度 合理利用森林資源[J].吉林農業,2017,(01):91.
[2]梁建光.現代林業規劃管理出現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農業與技術,2013,(04):97-99.
[3]王世輝.加強森林防火必要性及對策探討[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1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