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橋發
【摘要】:隨著當前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城市化的進程逐漸加快,環境污染等問題也日趨嚴重,因此,創造一個良好的城市生態環境也是當前的一項重要內容,工程項目建設中的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是十分重要的,城市的生態環境還具有一定的自凈功能,屬于生態建設中的重要基礎設施。在促進工程項目建設發展的過程中,要注重保護生態環境,這也是維持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措施,生態環境的保護也屬于生態建設中的重要內容,加強生態環境的保護,可以更好的促進城市化的建設,提供一個良好的居住環境。
【關鍵詞】:生產建設;生態環境;影響
1工程建設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1.1影響生物多樣
生物多樣性是地球和生態系統的重要特征,也正因為生物的多樣性才造就了人類。而人類在構建生態系統的過程中其實也應該遵守和把握生物多樣性的規律。總體來說,所謂的生物多樣性是所有生物物種的一個生態系統。如果大量地興修,那么就會對空氣、土壤、河流等造成影響,讓原本屬于大自然的空間因為人類活動的日漸頻繁而使豐富的生物日益缺乏。雖說工程建設是人類改造和利用自然的重要工程項目,不過其也會淹沒大量的森林、草地、土壤和河灘,這樣一來就勢必會破壞生物的生存空間。而如果從生物陸生與水生的分類角度看,工程建設也會對生物產生更為直接或間接的環境影響,特別是其導致的對氣候的變化以及土壤的鹽堿化等,都將對原本生物結構的種類、數量、生存環境和食物鏈造成破壞,從而對生物多樣性造成影響。
1.2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工程建設會造成周圍生態環境的破壞,在城市建設中,過多的開挖地基,會對周圍的植被造成很大的破壞,會造成景觀破壞,植被的生活環境也會發生變化,對自然景觀形成了很大的威脅。工程建設的最終目的是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環境,保證市民正常的生活,對于城市生態環境的保護就是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能夠充分發揮生態環境對城市的凈化功能,要將城市建設與生態環境緊密聯系。
2工程建設中保護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措施
2.1建立健全相關的監督機制
對于城市發展過程中,需要建立健全相關的監督機制,加強對城市建設中生態環境的監督和保護,同時要加強相關部門之間的聯系,促使相關部門能夠積極落實和貫徹環境保護的政策和計劃。監督部門的管理工作主要是進行分級管理,實現分工合作,每一層級都需要盡到自己的職責,監督部門需要通過對環境的監督和監測,做好對環境的保護工作,可以有效地推動生態環境的建設和保護。
2.2進行全民教育,增強生態環境保護意識
隨著環境保護的必要性越來越高,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必須要加強對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視,要以可持續發展以及環境保護為經濟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人是經濟社會中的主體,任何一項生產生活都是在生態環境中進行的,與生態環境之間有十分緊密的聯系。所以必須要加強對群眾的宣傳教育,引導他們形成環境保護意識,例如在農業生產、畜牧業養殖過程中,農戶和養殖戶必須要具有環保理念,要加強對綠色節能要求的學習,并且在生產過程中嚴格按照規定進行管理,減少不規范的行為帶來的環境問題。另外,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還要將生態環境保護納入社會發展日常中,重視生態指標的考核,根據當地的環境情況,適當弱化當地經濟指標,實現經濟建設與環境發展保持協調。
2.3提高員工業務能力與素質,并定期栽培新員工
人才是科學發展的重中之重,任何工程技術的實現,都是坐落在人才的基礎上,因此建設一支高質量,高素質的后備人才隊伍,才能更高質量地完成生態工程的建設。對于老員工,在強化現有基本素質與能力的前提下,進行定期的培訓,接受新技術、新工藝、新的設計理念,對現有的生態學知識進行消化吸收,并與原有的知識、能力和以往的工程設計經驗相結合,同時輔以人的主觀能動性,形成一套新的設計理念;對于新的員工,進行定期培訓,對生態原理及工程設計相關知識進行學習并實踐。在以往的工作中,對新老員工進行獎懲機制,獎罰分明,客觀公正,并多多創造更一步學習進修的機會,為員工提供更闊的學習天地。
2.4要不斷加大財政資金對生態環境保護監管工作的支持
生態環境保護離不開充足的資金支持,但是我們不得不正視這一事實:工業革命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為人類換取了經濟利益。但是面對著越加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對于治理環境污染的投入都日顯不足。因此,地方政府以及企業應當加大對生態環境保護的資金支持力度,提升對其投入額度,這樣才能為治理生態環境問題購買更多的設備以及環境監控工具。此外,政府還應當充分發揮政策作用,為環境保護工作設置最低投入資金,以政策手段推動經濟投入,進而實現生態環境的恢復與發展。
2.5提高生態環境保護的科技水平
科學技術不僅是促進生產力發展的有力手段,而且也能夠為保護、恢復生態環境做出重要貢獻。目前,無論是從農業生產方面還是從工業生產方面來看,我們的經濟發展方式都太過粗獷,不僅浪費了大量的資源能源而且也對環境造成了破壞。為此我們必須要通過提高科技水平來解決這一問題,積極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來推動傳統的農業、工業結構升級,發展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用生態節能技術和生態環保技術使有限的資源發揮其最大的作用。另外,國家也可以制定一系列的科技計劃,加大生態科研投入,培養科研人才,加快新興能源的開發進程,從而達到節能減排,保護生態環境的目的。
結束語
社會在不斷進步,經濟正在高速發展。工程建設的最初目的也是為了謀福利,不能為滿足現階段的一時需要而破壞了人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工程的建設一定要正視環境破壞的現實,找到合理的應對措施,實現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保障人們生活的安居樂業。
【參考文獻】:
[1]楊玲玲.淺析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12).
[2]姚南翔.關于生態工程設計的若干問題探討[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10):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