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承江 陳書崗
【摘要】: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在國家的號召下實施精準扶貧,其中發展林下經濟則為其重要項目之一。通過林下經濟可以帶動城鄉居民的經濟發展,發展林下經濟對于現階段環境污染的緩解與治理也有著重要作用,因此發展林下經濟是城鄉經濟發展的大勢所趨。本文主要對發展林下經濟推進精準扶貧進行分析,探討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如何促進林下經濟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林下經濟;精準扶貧;重要性;問題;對策
1、我國林下經濟精準扶貧的含義
在國家政策的號召下,實施精準扶貧,國家領導指出扶貧貴在精,因此在現階段的扶貧過程中應該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考察,因地制宜。農村經濟建設主要依靠土地,因此靠山吃山,在農村經濟建設過程中則有林下經濟,農村地區發展林下經濟具有獨厚的優勢,因此針對農村地區推行林下經濟是脫貧的最佳選擇。
2、林下經濟推進精準扶貧的重要性
2.1發展林下經濟迎合了廣大居民的需求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的不斷提高,人們不僅對畜產品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而且越來越喜歡追捧綠色生態食品。林下養殖是將傳統的養殖方法和現代養殖技術有機結合,利用林地進行適度規模養殖,讓畜禽自由放養,啄食昆蟲、野草,飲山泉露水,需要時投放適當飼料,提高蛋肉的風味和品質,生產出的產品符合綠色食品標準,迎合市場需求。
2.2林下經濟的迅速發展有利于居民生活環境的改善
我國近幾年經濟建設工作取得豐碩成果,但是在局部的經濟建設仍舊緩慢,主要是外界因素的影響。比如在農村經濟建設過程中,主要依靠田地進行生產,部分地區的地理位置險惡,因此經濟建設緩慢。但是通過發展林下經濟,可以使得農村地區的獨特環境發揮出其應有的價值,對山區的有機產品進行開發,從而促進居民的經濟收入,使得居民的生活環境得以改善。
2.3發展林下經濟有利于各類扶貧資源的整合
發展林下經濟,通過“政府+金融機構+行業協會+專業合作組織+農戶經營的”模式,可將專項扶貧、行業扶貧和社會扶貧“三位一體”融合在一起,整合各類扶貧資源,提高扶貧資金和資源的使用效率。發展林下經濟使農林牧各業相互促進,有效帶動運輸、加工、物流、信息服務等相關產業的發展,擴寬貧困人口的就業范圍,有效緩解就業壓力,增加山區貧困人口的經濟收入。
2.4林下經濟為精準扶貧提供科技保障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依靠科技進步發展農村經濟是我國長期的戰略任務,是促進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發展優質高效農業的根本途徑。以先進成熟的科學技術為先導,以市場競爭為導向,指導貧困地區合理開發自身資源,將自身資源優勢轉變為市場競爭優勢,通過培養和指導提高貧困農戶脫貧致富的能力。林下經濟大部分采取“公司+科研機構+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以示范園區建設為引領,科研機構提供智力支持和技術幫扶,實施規模化、標準化建設,把先進實用的農業技術通過宣傳推廣、技術指導以及人員培訓等方式注入到貧困地區,改變貧困地區封閉的小農經濟模式,提高農民生產技能,增強其脫貧致富的能力。因此,通過發展林下經濟,可為精準扶貧提供科技保障。
3、加強林下經濟精準扶貧工作
3.1加大現階段政府對林下經濟幫扶力度
在林下經濟的發展過程中,由于林下經濟尚且處于起步階段,因此政府部門沒有相應的政策和法律保障林下經濟的順利開展。林下經濟屬于小規模的個體經營模式,在經營過程中大多都是農民為主,在發展過程中缺乏專業的技術指導,因此不能夠取得理想的效果,嚴重阻礙著林下經濟建設的順利開展。
3.2提高廣大人民對發展林下經濟的認識
林下經濟是利用林地資源為依托,在林冠下開展林、農、牧等多種項目的復合經營,是一種優勢互補、循環相生的可持續經濟發展模式。林下經濟把貧困地區的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有機結合起來,因此要解決中國貧困問題和環境問題,必須走類似于林下經濟的綠色扶貧道路。而在林下經濟的推廣過程中,因為林下經濟產業主要面對的是山區農民,他們的文化程度高低不等,因此人們對發展林下經濟不能夠以正確的態度對待,認為發展林下經濟前景不樂觀。部分農民對于發展林下經濟仍舊處于觀望態度,參與的積極性不高,對于發展林下經濟不能夠以正確的眼光看待,這些因素都制約著林下經濟的發展速度及質量。
3.3制約林下經濟發展的問題未能得到有效解決
制約林下經濟發展的因素較多,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基礎設施條件落后。二是科技含量及附加值不高。三是林業產業結構不合理,產品較為單一。四是勞動生產力較為缺乏。
4、林下經濟精準扶貧工作發展策略
4.1政府應該出臺相應的惠農政策,加大林下經濟的扶持力度
針對林下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扶持力度不足問題,政府應該出臺相應的惠農政策,加大對林業經濟發展的經濟支持,對禽類養殖的飼料購買等方面給予補貼;政府應該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使得農民在發展林下經濟過程中合法權益能夠得到保障,激發農民脫貧致富的積極性,從而促進農村區域經濟建設工作穩步推進。
4.2加大發展林下經濟的宣傳力度,幫助農戶樹立正確的意識
在林下經濟發展過程中由于農民對其認識不足,導致林下經濟建設工作發展緩慢。針對于存在的問題,政府應該加大宣傳力度,地區的扶貧發展辦公室應該深入農村,進行實地考察,幫助農民對發展林下經濟有正確認識,使得農民樹立正確的脫貧意識,從而促進精準扶貧下的林下經濟建設工作順利開展。
4.3注重技術人才的引進,促進林下經濟穩態發展
林下經濟發展過程中由于大多以個體戶為主體,對于某些方面的技術欠缺,因此在現階段的林下經濟發展過程中,政府應該派遣相應的技術人員深入農村,幫助農民掌握相應的技術,避免因為技術欠缺而造成經濟損失的狀況再次發生,從而有效促進林下經濟建設工作高效開展。
5、結語
本文通過對科學發展林下經濟推進林業精準扶貧進行分析。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扶貧工作高度重視,但是在發展過程中仍存在諸多問題。比如現階段精準扶貧下的林下經濟,在發展過程中技術的欠缺及扶持力度過小等問題都制約著精準扶貧工作的開展效果,因此在發展過程中必須不斷探索,對于影響精準扶貧發展的因素及時消除,促進貧困地區經濟建設工作高效推進。
【參考文獻】:
[1]張光輝,邱鵬飛.林下經濟成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林業經濟,2015(10):37-39.
[2]張光輝,邱鵬飛.林下經濟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與措施[J].中國林業經濟,2015(10):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