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對株洲縣農技推廣體系的調研,分析了基層農技推廣服務體系存在的主要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了對策建議,為基層農技推廣服務體系建設和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基層農技推廣;現狀;問題;對策
【引言】:
基層農技推廣人員是連接農業科技與廣大農民群眾的橋梁,是最基層也是最關鍵的一環。隨著農業生產現代化步伐加快,傳統的基層農技推廣體系難以適應新的形勢。本文試以株洲縣為例,分析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現狀與存在問題,并嘗試性的提出解決對策。
1、全縣基層農技推廣現狀
1.1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
株洲縣農業局根據《湖南省人民政府關于深化改革加強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湘政府發[2007]15號)文件精神,并結合本縣實際,制定了《株洲縣鄉鎮農技站改革實施方案》[1],報縣委縣政府審核批準下發后執行,該方案為基層農技推廣改革實施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是實現管理體制轉變。通過改革理順了管理體制,落實了專項經費和完善了社會保障,實現了工作在鄉鎮、管理在縣局的事業管理體制,強化了事業單位性質和服務功能。徹底扭轉以往“線斷、網破、人散”的被動局面。
二是實現管理辦法轉變。通過改革,進一步明確了農技人員的公益性職能,規范了鄉鎮農技員管理辦法。根據株洲縣的實際情況,對農技員的管理實行了“四制”。
三是實現隊伍結構轉變。鄉鎮農業技術人員通過嚴格的考試,并根據從事農技工作以來德、能、勤、績及專業服務水平等方面的考核,擇優錄用后競聘上崗,改革后的農技推廣隊伍精練,結構合理,逐漸走向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
四是實現了工作效果轉變。改革后的鄉鎮農技站由于農技員待遇提高,經費得到保證,極大調動了農技員的工作積極性,進一步促進了農技推廣事業發展。
1.2目前基層農技推廣現狀
目前,全縣基層鄉鎮農技站在職在編26人,50歲以上9人,大中專農業院校畢業的18人,占比69.2%。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株洲縣基層農技推廣服務體系的建設中仍面臨一些新情況、新問題。
1.2.1基礎薄弱,手段落后。雖然鄉鎮農技站的基礎設施得到了不同改善,但是用于農業技術試驗示范推廣的一些基本設施十分簡陋,在新技術推廣和信息傳輸的渠道方面比較落后,工作的手段仍處于“兩條腿一張嘴”的原始方式,不能適應現代農業和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
1.2.2人員整體素質有待提高。鄉鎮農技人員參加進修培訓和知識更新的機會少,觀念陳舊,在農技發展新形勢下,勝任農業生產多元化服務工作比較吃力。
2、基層農技推廣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2.1科技入戶突破較難 技術“示范”作用有限
一是科技示范戶選定不合理,未有效發揮示范作用??萍际痉稇魶]有根據遴選標準選取,一部分文化程度較低、種植水平不高的農戶被選為示范戶,不善于學習,輻射帶動效果差。
二是技術培訓形式大于實質,未達到技術服務生產作用。技術培訓意識薄弱,鄉鎮地區由于整體農民素質基礎較低,對農業技術的重視程度也遠遠不夠,從而導致整個鄉鎮村的技術培訓受到阻礙和制約。
三是農業技術推廣渠道單一,輻射帶動力有限。除每年安排一定經費舉辦幾期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外,全縣安排在新品種試驗示范推廣及科普方面的經費投入不足。
2.2科技投資渠道單一 技術服務質量欠佳
一是科技推廣投資渠道單一。長期以來,農技推廣的運行模式是國家出錢,農業院校和科研院所進行科研和開發,農技推廣機構加以試驗、示范、普及應用,農業企業、農民無償或低償使用,直接受益的是生產者,這種模式使投資渠道單一、機制不健全,經費嚴重不足,不便于農技推廣機構的發展壯大。
二是推廣體系不完整,設施設備差。目前農技推廣主體農民的文化水平較低、理解接受能力較差,因此造成應用科技的積極性、主動性不強,大部分鄉鎮農技推廣機構沒有試驗示范場地,這就使原本經費緊缺的農技推廣機構更是舉步維艱。
2.3人才結構不太合理 農業服務投入不足
現有農技推廣人員中,大都屬產中服務型人才,缺乏綜合性、多學科等方面的知識,從事經濟、飼料、特種作物種植技術的指導有些欠缺。目前,鄉鎮農技推廣工作對許多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和邊緣學科的知識更是缺乏了解,難以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業技術推廣的要求。
3、推進基層農技推廣工作的對策建議
農業科技入戶作為基層推廣的服務平臺,通過農業科技示范戶的培育,帶動周邊農戶應用農業新技術、新成果;帶動示范戶向種植大戶、農業社會化服務專業戶的轉變;使科技示范戶成為農技推廣體系的重要成員[2]。如何切實推進基層農技推廣工作,建議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3.1抓好科技入戶 創新服務模式
一是要認真遴選科技示范戶。在科技示范戶的遴選上,按照“宣傳發動、自愿申請、專家評審”的原則選擇有一定文化程度、種植水平較高、帶頭使用新技術并樂于傳授農業技術知識的在家農戶為科技示范戶,同時要穩步完成技術培訓,注重入戶現場指導。
二是示范應用成熟技術,輻射帶動周邊農戶。鄉鎮農技推廣部門要緊緊圍繞“創辦經濟實體,增加經濟收入”的創新機制,著力做好技術創新等管理機制。
3.2 搭建信息平臺 傳遞技術信息
要繼續發揮農技推廣機構的主力軍作用,完善農技推廣體系,建立有效運行機制,發揮其政府職能的作用。要強化基層農技推廣機構的建設,保證農技推廣體系的健康發展。
3.3優化人員配置 提高推廣技能
一是以提高群眾技能為目標,推動科技在農村落地生根。培訓工作要注重把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做到通俗易懂,讓群眾樂于接受。農技推廣人員要學會與群眾打成一片,把培訓搬到田間地頭,讓群眾邊學邊實踐,達到農技推廣的目的。
二是以提高農技人員業務水平為核心,主動牽線搭橋,加強與高等院校和農業科研機構對接,定期或不定期邀請專家實地講解或通過視頻授課等途徑來提高農技推廣人員理論水平。業務主管部門也要列出計劃,采取輪訓方式,安排農技人員外出參加培訓。
三是以基層專業技術人員的管理為重點,推動工作落實。縣鄉兩級要建立有效的溝通協助機制,強化對農技推廣人員的共同管理。
【參考文獻】
[1] 文申良.株洲縣農技推廣體系改革成效顯著.湖南農業[J],2001(5)
[2]曹德國.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1(14)
地址:湖南省株洲市株洲縣農業局 412000
姓名:肖艷
電話:13637335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