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紅霞
【摘要】:所謂無公害畜產品,就是在牲畜的飼養過程,禁止使用化學飼料或含有化肥、農藥成分的飼料來喂養。在預防和治療畜禽疾病時盡可能不使用具有殘留性的藥物,以免人們食用牲畜肉類及其制品后損害人體健康。無公害畜產品的根本目的是對環境有利,保證動物的持續性,關注動物福利,生產高質量的產品。
【關鍵詞】:無公害; 現狀; 對策
1、發展無公害畜產品的重要意義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食品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無公害畜產品已成為人們健康消費的一種追求。
1.1發展無公害畜產品是人們健康消費的需要
20世紀80年代人們呼吁吃瘦豬肉,90年代呼吁吃“安全肉”。綜觀這里邊幾年我國畜牧業的發展,畜產品安全問題已成為畜牧業發展的一個主要問題。農藥、獸藥、飼料和添加劑、動物激素等的使用,為畜牧業生產和畜產品數量的增長發揮了積極作用,同時也給動物性食品安全帶來了隱患。畜產品因獸藥殘留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超標造成的餐桌污染和引發的中毒事件時有發生。消費無公害畜產品,是們健康消費的理想選擇。
1.2發展無公害畜產品能夠增強國際市場競爭力
我國畜牧業蓬勃發展,集約化養殖引起疫病的發生日增,傳播速度加快,以及抗生素和化學藥物在量使用,造成抗藥性提高和藥物殘留加重,畜產品質量下降,限制了我國畜產品進入國際市場。無公害畜產品生產過程中不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學品,產品符合了人類對食品安全的需求,所以發展無公害畜產品可以改變“綠色壁壘”對我國造成的負效應,增強市場競爭力,擴大畜產品國際市場占有率。
1.3發展無公害畜產品可以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有機農業的核心是建立和恢復農業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和良性循環,以維持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無公害畜產品作為有機農業的一部分,在整個生產過程中拒絕使用化學成合藥物,減少了藥物對環境和人類的危害,同時也注重資源的內部循環,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資源,有利于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1.4發展無公害畜產品有利于改善動物福利狀況
無公害畜產品生產強調飼養的畜禽與環境的持續協調發展,以確保畜禽良好的福利水平和健康狀況,達到少用藥甚至不用藥的目的,從而生產出安全、優質的畜產品。無公害畜產品生產標準遵循動物自身的生理、行為等需要,對飼養、運輸、屠過程中的動物福利問題進行了一系列的嚴格規定,有利于改善動物的福利狀況。
2、無公害畜產品發展現狀
我國有機農業的提法始于20世紀80年代初,到80年代后期才逐步開展了無公害食品基地的建設、標準的制定以及產品的出口等工作。目前,國內很多養殖場或農戶開始進行無公害養殖,并通過了無公害認證,無公害畜產品方面認證已經很廣,我縣在無公害養殖方面涉及豬8個、牛1個、家禽類6個、水產類4個等。
3、無公害畜產品存在的問題
無公害畜產品在認識、技術及監管等方面均存在問題,需要從法律法規、技術培訓、監督管理等方面來落實。
3.1認識不到位
各養殖場(戶)對無公害認證意識不到位,認為自己生產的產品有無無公害認證無所謂,產品只要賣的出去即可。消費者對無公害產品認識不到位,在購買農產品時有無無公害認證無要求。
3.2技術不到位
近年來,我國各級政府在生態農業縣、生態示范區及綠色食品基地發展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我國畜牧業在科技研究和推擴方面存在著以下問題:技術研究和推擴不力:“高產、優質、高效”的畜產品培育技術和畜牧業資源的深度利用不足;生物技術、工程技術不缺結合;傳統畜牧業的精華與國外現代新科技結合不夠。此外,還存在著基礎研究不足,已研究出的科技成果轉華率偏低等。
3.3執行不到位
現在有很多企業的畜產品已經認證下來,但是在飼養過程中未按照無公害飼養標準執行,或者執行不到位,造成投入品記錄不全、休藥期不執行、臺賬不健全。
3.4監管不到位
農業監管部門在例行執法監督時涉及專業性太強,缺乏專業人員,不能檢查到位,也不能隨時檢查。無公害標志使用不規范、健全。
4、發展無公害畜產品的對策
發展無公害畜產品要從提高養殖場主、消費者的意識,強化宣傳,政策扶持,技術支撐等方面來提高無公害畜產品的認證。
4.1提高認識
發展無公害畜產品必須進一步轉變觀念,必須大力宣傳無公害畜產品的科學知識,改變人們傳統的觀念,提高綠色消費意識、健康意識和生態環保意識,使畜牧業生產者自覺轉向無公害畜產品生產。提高養殖場主對無公害畜產品認證意義的認識,自覺主動去申報無公害畜產品,在生產過程中嚴格按照無公害畜產品的飼養標準執行。同時提高消費者對無公害畜產品的意識,在消費時喜歡購買有無公害認證的畜產品。
4.2加強宣傳與扶持
由于無公害畜產品在環保、健康和持續發展方面非常重要,在發展無公害畜產品過程中,各級政府應該借國外成功的經驗,大力提供政策扶持,給予盡可能的資金支持,制定相應的法規和鼓勵政策,加強執法的嚴肅性,規范無公害畜產品的管理,保證檢驗認證的權威、透明和含金量、透明和含金量,切實保障已認證企業的權益。
4.3加強技術支撐
建立和維持預防畜禽疾病、保證畜禽健康的措施。選用抗病力強的動物品種,注重科學的飼養管理方式,強化對畜禽疾病的早期防治等方式,不達到畜禽不生病或少生病的目的;如果畜禽發生疾病,需先查明病因,從而有選撥性地、有針對性地進行治療,不能濫用藥物或者使用違禁藥物,選擇用量少、治效好、排泄快、無殘留的藥品治療。
4.4強化監督監管
必須充分發揮地方政府、企業及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積極性,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合同契約式運行機制,將分散經營的農戶組織起來,按照無公害畜產品的標準進行生產和加工,從而保證生產全過程的質量控制。農業部門加強例行檢查與監測,確保無公害畜產品質量。
我縣具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和資源優勢,依靠生態和資源優勢發展無公害畜產品,將會產生良好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大力發展無公害畜產品對我縣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