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辰
摘要:“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符合了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落實“一帶一路”戰略,有利于推動我國經濟的更好發展。對于我國少數民族地區而言,“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為少數民族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機遇。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一帶一路”沿岸地區的聯系更加緊密,為少數民族地區對外開放構建了新格局,增添了少數民族地區經濟活力,有利于少數民族地區社會經濟的更好發展。本文就“一帶一路”戰略小數民族地區社會經濟發展作了相關分析。
關鍵詞:“一帶一路” 少數民族 經濟發展
隨著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經濟發展速度也有所放緩,所暴露出的問題也不斷增多,其中較為突出的就是少數民族地區社會經濟發展問題,如何加快少數民族地區社會經濟發展已成為我國當前經濟發展必須解決的一個問題。“一帶一路”戰略是我國經濟新常態下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是深化對外開放的重要體現。“一帶一路”戰略下,區域間的合作越來越緊密,為少數民族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巨大動力。少數民族地區應當積極響應“一帶一路”戰略要求和部署,不斷創新和發展,從而推動社會經濟的更好發展。
一、“一帶一路”的概述
所謂“一帶一路”就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一帶一路”經過中國、俄羅斯、蒙古、南亞、東南亞以及中東歐各國。從地理空間上看,“一帶一路”跨越的民族地區有新疆、內蒙古、寧夏以、甘肅、青海等,而這些地區分布著維吾爾族、回族、羌族、藏族、蒙古族等。對于我國少數民族地區而言,受地理位置的影響,與外界的交流非常少,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缺乏活力而“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不僅將我國西北五省和西南四省有效的聯合了起來,同時也將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聯系了起來,在這種背景下,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社會經濟將迎來新的春天。
二、“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少數民族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機遇
少數民族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緩慢是我國當前經濟發展中的主要問題,就我國少數民族地區而言,受各種條件的制約,少數民族地區對外交流不便,少數民族地區的優勢資源得不到有效的開發利用,外來先進的技術進不去,可以說少數民族地區相對處于一個比較閉塞的狀態,經濟發展十分緩慢,進而制約了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少數民族地區那種封閉的狀態將會被打破。首先,“一帶一路”戰略下,整個經濟發展戰略的線路將貫穿我國東、中、西部,將我國區域經濟緊密的聯系起來,少數民族地區的優勢資源、特色開始被挖掘,并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投資,有利于少數民族地區實施“走出去戰略”;其次,“一帶一路”經過中國、俄羅斯、蒙古以及東南亞、南亞、中東歐等諸國,我國許多少數民族地區所在省市將成為“一帶一路”的重要樞紐,必然會吸引大量的客商落戶,并最終形成產業鏈。另外,“一帶一路”戰略影響下,人流量會不斷增加,大企業的入駐,帶來了大量的勞動力需求,從而帶動金融、商業、保險、餐飲、交通、住宿等產業的發展。
三、“一帶一路”戰略下少數民族地區社會經濟發展路徑
(一)積極推行“走出去”和“引進來”戰略
以往,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苦于無出路,而“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少數民族地區那種封閉的格局也逐漸打破,少數民族地區與外界的聯系不斷增強,為了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社會經濟的更好發展,少數民族地區應當積極推行“走出去”和“引進來”戰略,一方面要將本地區的優勢資源、特色,借助“一帶一路”戰略的便利性宣揚出去,從而更好地發展地區特色經濟,活躍本地區經濟活力;另一方面,要注重招商引資,引進先進的技術,從而不斷提高本地區產業技術水平,推動經濟的更好發展。
(二)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在少數民族地區社會經濟發展中,交通基礎設施是基礎,是經濟發展的保障,只有完善交通基礎設施,才能為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的發展提供便利。“一帶一路”戰略下,少數民族地區對外開放格局逐漸形成,而要想借助“一帶一路”戰略的便利,少數民族地區就必須加快完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首先,要加快鐵路交通建設,根據“一帶一路”走向,發展沿線鐵路交通,從而更好地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其次,加快公路建設,完善公路基礎設施建設;再者,要發展航空事業,不完善中西部交通樞紐,從而方便“走出來”戰略的實施。另外,要發展水路運輸,結合“一帶一路”沿襲,開設沿河口岸,從而更好地服務區域經濟發展。
(三)加大人才的培養
“一帶一路”戰略下,我國西南、西北許多地方成為重要的經濟、文化、技術交流樞紐,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這些地方投資,在這種情況下,必然會帶動人才需求量的增加。因此,要想推動少數民族地區社會經濟發展,就必須重視人才的培養。一方面,要結合區域經濟發展需要,加大貿易實務人才的培養,為少數民族地區與對外交流、貿易培養專業的人才;其次,要成立專業的院校,開展專業教育,繼而為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提供儲備人才。另外,要對外引進專業的人才,不斷壯大人才隊伍,從而更好地推動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
(四)調整產業結構
目前來看,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產業結構存在,而不合理的產業結構將阻礙區域經濟的發展。“一帶一路”戰略下,區域、國際合作不斷加強,要想推動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的發展,調整產業結構至關重要。一方面,根據其能源、制造、化工等產業上的優勢,與東部較為發達的信息產業、現代生物產業有機結合起來,形成產業鏈,從而加快區域經濟融合;另一方面,不斷擴展服務領域,加快發展金融業和房地產業、旅游業等,從而不斷推動經濟增長。另外,要改革傳統產業,加大創新,走品牌化道路,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競爭力。
(五)加強區域經濟的協調
“一帶一路”戰略實施過程中,涉及的省份數量多,覆蓋面廣,在推動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外來文化、技術的涌入,必然會給本土帶來一定的沖擊,這種沖擊迫使必須做好區域經濟協調。區域經濟協調是消除矛盾,促進經濟穩定發展的重要手段,首先,要根據經濟發展實際情況,建立有效的區域間經濟協調機制,就不同情況與“一帶一路”戰略要求進行整合,從而更好地服務少數民族地區社會經濟發展。其次,加強內部經濟差異的協調,在各個區域中建立協同發展指揮中心,從各個經濟發展區域的經濟產業、自然環境等進行分化管理,從而促進地區經濟的協調、一致發展。
(六)加快完善法律法規
“一帶一路”戰略下,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的迫來品會越來越多,這些迫來品在帶動當地消費的同時,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擾亂本地區的經濟持續。因此,要想推動少數民族地區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又必須加快完善法律法規建設。法律法規具有強制性和權威性,能夠更好地約束市場經濟行為,在保障本土經濟的同時,更好地接納外來經濟。有關部門要結合少數民族地區社會經濟發展實況,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規,為少數民族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法律援助和支持。同時,要加大法律執法力度,對違法行為、擾亂少數民族地區社會經濟市場穩定的行為給予嚴厲打擊和懲處,進而為少數民族地區社會經濟營造一個健康的發展環境。
四、結語
綜上,“一帶一路”背景下,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迎來了巨大的機遇。“一帶一路”戰略是深化對外開展的重要體現,是推動社會經濟穩定發展的重要舉措,加大“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打破了少數民族地區封閉的局面,有利于少數民族地區社會經濟的更好發展。“一帶一路”戰略為少數民族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機遇,而少數民族地區應當抓住這種機遇,結合自身實際,不斷創新,加強對外聯系,不斷調整產業結構,將自身的優勢更好地發揮出來,進而獲得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谷繼建,陳靜.“一帶一路”戰略體系下中國制度紅利二次釋放的忽略地帶研究——論少數民族地區發展[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05).
[2]章文光,田茂運.“一帶一路”建設與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契合性分析[J].新視野,2017,(02).
[3]鄧光奇,王國洪,陳景昭,丁姝予.民族地區經濟與“一帶一路”戰略研討會綜述[J].區域經濟評論,2016,(06).
[4]張磊.“一帶一路”戰略與中國少數民族地區社會經濟發展[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04).
[5]徐錦鳳.“一帶一路”戰略下金融業助力民族地區經濟快速發展的問題與策略[J].全國商情,2016,(10).
[6]李忠斌,李軍,余濤.“一帶一路”戰略視域下少數民族經濟發展路徑選擇——以云南為例[J].紅河學院學報,2016,(01).
(作者單位:吉首大學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