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源
摘要:為有效促進國際關系,需要將“一帶一路”倡議準確落實。“一帶”指的是“絲綢之路的經濟帶”,“一路”指的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各國之間的關系需要不斷建立,“一帶一路”倡議各國之間友好往來,共同發展。由于近年來國際貿易的不斷發展,各國文化交流往來密切。對于“一帶一路”的發展需要不斷創新,本文通過國際關系角度分析“一帶一路”的現代發展。
關鍵詞:“一帶一路” 國際關系 創新角度
“一帶一路”將亞歐非之間的文化交流、貿易往來聯系起來,其目的是為建立各國之間的友好關系。絲綢之路經濟帶是為促進中國與各國之間的經濟往來,包括中亞、歐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為中國,經過印度洋到達歐洲。由此可以看出“一帶一路”的倡議是為實現各國之間的貿易往來,促進各國之間的關系,“一帶一路”倡議在促進各國之間和諧關系起到重要作用。
一、國際關系理論與“一帶一路”倡議的現代背景
(一)國際關系理論
國際關系是政治學中一項基本的學科,與經濟、文化、社會之間存在一定的關系,從多個角度對國際之間存在的現象進行研究,比如對民族主義、金融貿易、民主權利等,都可以作為國際關系研究的對象。國際關系理論是為尋找各國之間往來規律,能夠通過相關的規則進行解釋。國際關系理論包含三方面,即自由理想主義、現實主義、構建主義。
(二)“一帶一路”倡議的背景
“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的背景是在經濟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國際之間的經濟貿易往來存在一定的聯系。從國際層面上而言,世界經濟逐漸形成一體化格局,跟隨著經濟逐漸改變,存在非規律化的變化。尤其是在08年,在國際上爆發的金融危機,造成世界經濟止步不前,各國之間的貿易往來逐漸減少,在加上地區經濟的不穩定,致使恐怖主義的產生。世界格局的變化在受到各個因素的影響,為促進國際關系的發展需要加強各國之間的經濟往來。由于高新技術的發展促使新型產業結構的形成,信息技術的交流各國之間的和諧共處。對國際關系提出三大要求,各國和平往來、跨國合作發展、雙贏。
從中國自身的發展上來看,我國在建設社會主義經濟體系的過程中,經濟的快速發展促使我國在世界經濟中已經占據一定的地位,我國在與世界不斷交流的過程中,經濟體系形成對外開放的格局。我國需要與世界各國之間形成良好的合作關系,通過國際關系的建立,促使我國的經濟文化發展更進一步。“一帶一路”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形成的,其將國際關系進一步細分,提出多種方面對國際關系理論的創新。保證各國之間的友好往來,促進跨國合作的經濟發展,實現各國之間的雙贏。
二、“一帶一路”倡議創新國際關系理論的主要對策
(一)“一帶一路”倡議對國際關系理論的創新
國際關系理論在全球經濟不斷發展中有所不同,傳統的國際關系理論通常存在不同的理論流派。但是通常國際關系理論的出發點都大致相同,都是在保證國家安全的前提下,才能進行國家關系的交流與探索。“一帶一路”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將提倡以全人類共同生命安全為基礎,這一理論能夠明顯看出與傳統國際關系理論有所差距。通過不斷的實踐證明,中國的外交點在逐漸發展的基礎上已經站在了道德的制高點上。我國“一帶一路”理念出現后,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已經得到的大多數國家的支持,通過有效的研究實踐調查發現,截止到目前為止已經有將近100多個國家的支持。并且在不斷發展中得到了較大的收益,為各國經濟發展帶來較大影響。在經濟全球化的推動下,世界對我國的孤立主義已經不復存在。因此在國家經濟發展變革的關鍵時期,“一帶一路”建設有助于提高全世界的經濟增長。
(二)“一帶一路”倡議三大主體對國際關系理論創新
首先是文明共同體,“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為實現與世界之間的和平共處提出的策略,使中國加快與世界各國之間的貿易往來。“一帶一路”倡議的主要目標是為實現經濟共贏的發展,各國文化文明的發展促使現代社會的發展,“一帶一路”倡議指出要復興絲綢之路,實現全球化的發展文明共同體。
其次是國家利益的共同體,“一帶一路”倡議將國際和平、金融貿易等交流放在重要地位,國際關系理論的創新,能夠促使世界各國之間形成良好的經濟往來。“一帶一路”倡議為世界各國帶來更大的機遇,為更好的面對世界經濟帶來的挑戰,需要不斷加強對現代絲綢之路的建設,才能不斷更新國際關系理論的概念。由于世界經濟貿易的發展,跨國企業的貿易融合,需要以新型的國際關系理論為基礎,促進世界各國之間經濟貿易的發展。
最后是國家命運共同體,絲綢之路是經濟貿易文化交流之路,中國一直在堅持和平外交政策,從而帶動世界經濟貿易的發展。由于基礎設施的投資具有長期性的特點,在很大一定程度上依靠于國家政府部門的穩定,與世界各國關系之間的穩定。因此在“一帶一路”倡議的落實具有一定的重要意義,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世界貿易往來的順利進行,又能促進中國與世界各國之間的友好往來。同時在國際關系理論創新的角度上看,“一帶一路”倡議能夠有效促進中國外交和平,經濟不斷的發展。
三、結語
“一帶一路”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對我國經濟體制的改變全新的現代含義與絲綢之路相融合,在創新國際關系理論上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并提倡通過經濟貿易往來促進世界各國之間的友好往來,實現國家經濟之間的合作共贏,做出一定的貢獻,不斷促使我國形成對外開放的格局,將古代的絲綢之路進行重新定義,實現我國于世界各國的和平共處。
參考文獻:
[1]程國強.“一帶一路”的理論涵義與創新[J].北方經濟,2017,(10).
[2]張光.“一帶一路”倡議下國際法教學中國際關系理論的引入[J].法學教育研究,2017,(03).
[3]唐沁.從國際關系理論創新角度看“一帶一路”倡議[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7,(09).
[4]吳卡.中國國際身份的調整與建設“一帶一路”的基本策略[J].山東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01).
(作者單位:漯河市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