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田新月

扶貧攻堅是“十三五”規劃的重中之重,是落實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關鍵舉措。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對脫貧攻堅做出了新的部署,吹響了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進軍號,并提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基本方略。為了打贏這場戰役,讓貧苦人民享受到切實的利益,確保他們徹底消除貧困,筆者認為必須從根源入手,從教育扶貧做起,才能實現貧困人口徹底穩定地脫貧。
有專家指出,“治愚”和“扶智”的根本就是要發展教育。相對于經濟扶貧、政策扶貧、項目扶貧等,“教育扶貧”直指導致貧窮落后的根源,可謂是立意深遠,牽住了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牛鼻子”。
教育事關民族的未來,貧困地區的教育水平是扶貧攻堅戰中的短板,要克服這塊短板,就必須要針對具體情況開展有效的行動。國家早已對教育扶貧給予了高度重視,并采取了一系列推動貧困地區教育發展的切實舉措。當然,扶貧攻堅也是我們每位公民應該關注的問題,尤其對于那些有志于為民族復興、國家富強添磚加瓦的人來說,更應該主動積極地投入到這場攻堅戰中來,懷著一顆赤誠的心發揮自己的光和熱,同時帶動身邊的人一同加入到這個意義重大的事情中。社會上許多不同行業的人們都已經開始了愛心助力行動,很多富有責任感的企業也都致力于通過發力教育扶貧,在助力貧困家庭脫貧致富的同時為社會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從而進一步激發社會活力。
我國房地產十強企業碧桂園在銷售規模快速增長的同時,并未忘記作為一個優秀企業的社會責任。作為全國政協委員、碧桂園集團董事局主席的楊國強連續5年在兩會提案中只字不提房地產,專注于職業教育與精準扶貧。這與其自身的經歷有著密切關系,楊國強從小歷經貧困,在國家的資助之下完成學業,渡過了教育的難關進而逐漸成長為優秀的企業家,故而在他看來,想要幫助貧困家庭擺脫窮苦,必須要徹底阻斷貧困現象的代際傳遞,產業扶貧和教育扶貧一個都不能少。
在剛剛過去不久的全國兩會上,楊國強提出建議部署和發動職教扶貧,推動和發揮職業教育在產業升級、振興實體經濟中的重要作用。同時他還建議培養新型職業農民、鼓勵和引導有實力的企業和企業家參與發展現代農業,實現鄉村全面振興。
據了解,楊國強心系教育扶貧,身體力行地創辦了國華紀念中學、廣東碧桂園職業學院和國良職業培訓學校3所免費學校。其中,國良職業培訓學校是一所為貧困地區貧困家庭刻苦努力的退役士兵設立的全免費學校,給結業學員提供合適的就業崗位,并優先推薦到碧桂園下屬公司就業。目前已經有超過1.4萬人受訓后成為技能型產業工人,部分學員月薪可上萬元,可謂是切實地解決了受益者的人生難題。
在培養新型職業農民方面,楊國強主張職業教育要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人才保障、智力支持和技術支撐,應當積極打造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就地培養更多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為農業發展提供更精準的現代農業技術服務,促進農民持續較快增收和農業可持續發展。通過職教扶貧,實現扶貧由“輸血”模式到“造血”模式的轉變,讓貧困人口掌握脫貧的能力,實現永久脫貧。針對農業生產效率較低以及大量農民進城務工造成土地經營分散、閑置、甚至拋荒等現象,楊國強也提出了許多具體而可參照的建議,意在從根本上實現農村人口的就地城鎮化,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實現。此外,從今年起,楊國強還將精準扶貧、鄉村振興放在了與主業經營同等重要的位置,要求集團黨委聯動各區域黨(總)支部進行統籌。
談及自己的扶貧事業,楊國強表示,人的素質是最重要的,教育扶貧就是“授人以漁”。為那些被貧窮困擾的年青有志者提供良好的職業教育,為他們打開通往成才、成功大門的同時,還能為國家培養出高素質的技術技能型人才,發展生產力,繁榮經濟。如今,碧桂園堅持“綠色產業扶貧”模式,已經打造出了一批可造血、可持續、可復制的案例,為鼓勵和引導有實力的企業和企業家參與發展現代農業,助力鄉村全面振興提供了極佳的典范,同時也通過一系列的扶貧行動傳遞出了企業集聚大愛的社會責任感。
捐資助學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還有許多深諳此理的企業在扶貧濟困的路上愛心卓然。作為中國扶貧開發協會的副會長單位,然健環球(中國)自2004年成立以來,在推動企業自身發展的同時,始終不忘初心,緊緊圍繞 “One Heart One World”(環球一心)的公益理念積極投身慈善公益事業,項目涉及扶老、濟困、環保、孤兒幫教救助等多個領域,用實際行動影響并帶動身邊更多的人為社會的弱勢群體、真正需要幫助的人提供關愛與幫扶。近年來,為響應國家精準扶貧的號召,全力發展助力以教育扶貧為重點的公益項目,還相繼開展了公益與健康相結合的“然健行”健行賽,所籌善款用于幫助貧困地區兒童全面發展,捐資改善鄉村小學的教育環境,以實際行動影響和帶動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扶貧助學,用實際行動書寫著企業的擔當、傳遞著品牌的溫度。
去年的6月1日,然健環球(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為黑龍江望奎縣燈塔鎮的貧困學子送去了一份特殊的兒童節禮物——然健環球大中華區及東南亞執行副總裁吳耀棠作為中國扶貧開發協會榮譽副會長,代表企業向燈塔鎮中心小學、哈爾濱音樂學院貧困生捐贈教育扶貧資金共計60萬元,用于資助和幫扶該縣家庭貧困、品學兼優的在校學生,確保貧困家庭子女順利入學并完成學業。據了解,這也是其博愛精準扶貧脫貧捐資助學項目的第一站,旨在對國家級貧困縣學校和學生開展教育扶貧,構建起從學前教育、基礎教育到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的多元幫扶體系,夯實穩定脫貧基礎,通過精準幫扶來充分發揮教育扶貧的“造血”功能,讓貧困地區的孩子掌握知識、改變命運、造福家庭,真正做到扶智又扶志,從根本上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今年的3月31日,吳耀棠再一次作為企業代表,在于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的博愛精準教育扶貧捐贈儀式上向貴州省納雍縣、普定縣的貧困學生代表捐贈助學金每年60萬元,連續5年共計300萬用于資助品學兼優的困難學子。在致辭中,吳耀棠表示希望有更多的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加入到扶貧助學行列中來,伸出援手,用愛心為寒門學子撐起一片天。
奉獻愛心的重點不在捐資助力的多與少,只要人們意識到一己之力可能在集體的作用之下發揮出無窮的能量而參與進來,在團結互助以及社會責任感的驅動下主動加入到扶貧助教的行動中來無私奉獻,這才是公益精神的核心,我們也才會離脫貧目標的實現更近一步。
曾經聽過一句話,叫作“再窮也不能窮教育,再苦也不能苦孩子”, 雖然不知道是誰說的,但的確有一定的道理。這句話說起來很容易,但是做起來卻并沒有那么簡單,因為不僅需要資金,而且還需要一顆真正為孩子謀未來、為國家謀發展的真摯之心。
教育扶貧是脫貧攻堅的治本之策,除了各方愛心企業的資金援助,各大高校也應發揮在專業、知識、經驗等方面的優勢,與教育力量薄弱的地區展開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從而找準主攻方向,合理地配置資源,共同發力促進脫貧攻堅。2016年1月22日,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54所高校的代表聚集北京,共同商議教育助力扶貧攻堅事宜,并宣讀了《高校參與脫貧攻堅倡議書》,倡議動員更多高校和社會力量深度介入教育扶貧工作,努力打造教育扶貧培訓平臺、互動平臺、交流平臺和公益平臺。倡議各高校開展貧困地區教師培訓、民眾技能培訓、農村基層干部以及鄉村醫生培訓,幫助提升民眾脫貧致富的技能和本領、基層干部為人民服務的素質和能力以及當地的教學、醫療衛生水平,讓我們看到了受助地區盡快擺脫教育貧困現狀的希望。
教育扶貧其實是每個知識分子都可以出力的事情,即使是沒有經濟收入的人,只要懷有用知識回報社會的理想,就可以通過投身于支教活動來初步實現自己的愿望。尤其是對于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來說,把自己的學習經歷分享給孩子們,通過互動交流把在學校里面習得的知識和心得傳送給他們無疑是一件令人愉悅、自豪感倍增的事情。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培養了自己的集體意識和自律意識,有利于價值觀和人生觀的形成,更重要的是能夠在付出的同時感受到自身的價值,體會到真正為社會進步貢獻哪怕一絲綿薄之力的欣慰與自豪。
近些年,熱心公益,助力脫貧攻堅戰的明星藝人也越來越多,他們也越來越注重發揮自身的號召力來動員更多的人加入到這個行動當中,通過團體的或者個人的方式為扶貧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為早日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提供助力。
最近,央視電影頻道特別策劃的“脫貧攻堅戰,電影人在行動”系列訪談節目中,一眾演員紛紛分享了各自的脫貧“星”主張。年輕的新生代演員們也都發表了自己對于脫貧攻堅的想法和經驗,呼吁大家加入進來,多一個人就多了一份力量,就多了一份希望。
其中有幾位明星的扶貧觀點讓筆者非常贊同,比如關注教育扶貧的景甜,她主張用公眾人物的號召力擔負責任,幫助貧困學子汲取更多的知識。2015年,景甜與“蒲公英兒童圖書館”合作,基于“景甜·甜蜜夢想”公益項目,用自己的片酬捐建了24所“蒲公英兒童圖書館”。她說,“看到孩子們有了這些圖書之后,有了更加豐富的課外生活,而且能夠通過知識讓自己更加快樂,我覺得更加堅定了我要把這個事情做下去的一個信念?!?/p>
人氣小生吳亦凡也表示精準扶貧一定要著力加強教育扶貧。他認為,教育是需要全方位落實的,希望學生們能有更多學習知識的機會。因為小朋友們才是祖國的未來,必須要讓他們有更大的舞臺獲得更全面的發展,健康地長大。
從小酷愛籃球的吳亦凡,在他的電影作品中都展現過精湛的球技。基于此,2016年吳亦凡發起了“不凡榮譽球場”公益項目,為廣東、四川兩地貧困地區的學校捐助了5個公益球場。他表示,因為自己非常喜歡籃球這個運動,所以覺得這個項目跟他非常地貼切,能夠為孩子們提供完善的體育設施和打球的機會是很欣慰的事情?!澳闳閯e人付出,其實你會得到更大的收獲。這個不是指物質,而是心理上的一種收獲跟溫暖?!眳且喾踩缡钦f。
更多演藝界人士在積極響應著成龍在全國兩會上提出的投身脫貧攻堅戰的號召,也將幫助解決貧困地區孩子們的教育問題當作自己參與脫貧攻堅戰的方向??吹竭@些明星的善意之舉,其實比在熒幕上看到的他們更加明麗動人,“明星”二字也仿佛變得更加璀璨耀眼了一些。這些藝人堅持做自己、滿懷赤子之心投入扶貧活動的行為也成功地帶動了其粉絲加入進來,讓這件事變得活力滿滿、更具朝氣和信心。所以,如果每個人都付出一點點,就會積少成多,加速脫貧的進度。在各方的努力之下,我們有理由相信,貧困地區將會享受到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的教育資源,貧困家庭的孩子可以憑借自己的雙手去創造屬于自己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