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華菊
【摘要】鄉村初中的學生數學基礎普遍較為薄弱,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學法指導。即要理解數學的學科性質,培養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追尋數學知識的本源,體會數學知識的建構過程;注重數學思想方法運用,體會數學學習的策略與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培養合作意識;注重習慣培養,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注重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鄉村初中;數學;學法
數學學科是一門基礎性學科,與其他學科及日常生活都有密切的聯系。學好數學、養成數學思維對學生的終身發展有重要意義。
初中數學處于承上啟下的重要階段。但是,農村初中的現狀是:很多優秀學生選擇進入縣城及以上學校就讀,留下來的學生數學基礎普遍較為薄弱。升學的壓力、上級的考核讓學校領導與老師變得急功近利,想在最短的時間內取得最大的學習效果,對知識經驗的積累與思維體系的建構不夠關注。種種困境阻礙了初中數學的良性發展,讓很多學生與數學學科之間立起了一道厚厚的屏障。如何讓鄉村學生愛學數學,并學好數學,培養良好的數學學科素養,在學法方面尤為重要。因此,必須做好如下幾個方面:
初中數學有基礎性、普及性、發展性的重要特點。它著眼于學生的基本數學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學習,著眼于學生思維能力、創新意識的培養,致力于學生的未來生活、工作和學習。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應該讓學生認識到數學學習的必要性,讓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應用的普遍性。
我在教學利用軸對稱性質求最短距離問題時,首先引入三角形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這一基本知識,出示生活中的實例:由某村到鎮上,有多條道路可走,走哪條最快到達。根據實例激發學生探索并解決問題的興趣,教會學生數學地思考,用數學語言來進行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的實際意義。
任何一個數學知識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教學中為學生呈現數學知識的發現過程,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讓他們學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如在教學負數的時候,由于學生在小學階段已經初步認識了負數,我們可以借助數軸讓學生體會負數與以前所學的數一樣,都可以在數軸上表示出來。在學習有理數運算法則的教學中,讓學生通過自己以前所學的運算法則,猜想、驗證、歸納出新知識,讓他們明確數學知識的來源及其建構過程,真正地理解數學知識。雖然他們的數學基礎薄弱,哪怕對所學的內容有所遺忘,但可以回顧當時的探索過程,在應用中強化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初中常用的思想方法有函數與方程思想、數形結合思想、分類討論思想,轉化思想。數學思想在數學學習中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教學中要有意識地為學生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運用,讓他們有目的地去研究與探索。如在教學一次函數、反比例函數、二次函數等內容時,通過方程表達函數的變化規律,借助直角坐標系直觀呈現函數的變化趨勢,讓學生充分體會數形結合的重要意義。良好的數學思想對于學生解決一些綜合性的數學問題很有幫助。
再如在介紹圓周率的相關知識的時候,讓學生回憶小學時通過親手測量,多次計算發現圓周率的近似值的情景,然后告訴學生其實在數學方面還有很多方法來求圓周率的近似值,如蒲豐投針問題、無窮級數、極限方法等,讓學生知道同樣的問題有不同的解決方法,要勇于探索,發現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
新課標倡導學生在生動的學習場景中學習數學,學習新知的過程中應當遵循自主、探究及合作交流。
在日常教學中,我們要以小組合作學習為主要形式,建立學生學習共同體,每個學生都能有所發展,都能體會到數學上的成長。作為教師,課前應當為學生提供生動、層次鮮明的學習材料,讓學生自主學習;課堂上學生能圍繞自己所學內容,交流自己的成果與困惑,完成對新知的初步學習;最后在老師的幫助引導下,合作解決一些問題。為此,我們應當改進評價方式,重視學生的學習能力與過程評價,重視小組合作情況的評價,為學生更好地合作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課程標準對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即數感、符號意識、空間觀念、幾何直觀、數據分析觀念、運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雖不容易去定性測量,但優秀的數學核心素養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我們應當通過具體的學習活動,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如模型理念深入滲透,要求我們在教學中幫助學生從具體的情境中尋找數學問題,通過方程、函數、不等式等內容建立數學模型,解決數學問題,并將這一模型應用到后續的學習與生活中。
作為基礎相對薄弱的農村初中學生,數學學習指導有助于學生數學素養的提升,有助于學生未來的發展。作為鄉村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業務素養,鉆研教學方法,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