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妮
【摘要】為提高應用型大學企業管理課程的教學水平,本文討論了該課程傳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教學方法,教學考核形式等問題進行分析,并根據社會對高校人才培養需求,做出了一些教學改革的方面的探索,以提供有益的思考。
【關鍵詞】企業管理;應用型;教學改革
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模式不同于傳統的學術人才培養模式。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使他們成為復合型人才,從而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因此,本文對應用型大學企業管理課程教學改革進行了探索。
一、企業管理課程分析
企業管理課程具有連續性,全面性,實用性,針對性,科學性和藝術性。
1.延續性。像大多數管理課程一樣,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經濟形勢的變化,其發展速度可以被描述為‘舊常”。企業管理這門課程的內容更應是符合當下的市場需求,隨著市場的改變而不斷的發展,課程內容的設置就需要不斷的更新和延續。
2.綜合性。由于涉及多個學科的知識,商業管理實際上是許多學科如經濟學,管理學,心理學,社會學和行為學中的跨學科學科。
3.實踐性。這門學科實際上來自實踐,反過來指導實踐。
4.針對性。在商業管理實踐中,必須為不同的產品和客戶開發不同的生產,營銷和物流計劃。換句話說,沒有通用的企業管理“模板”。
5.科學性與藝術性。管理是一門科學,更是一種藝術。企業管理是人、財、物的管理。企業管理的科學性是藝術性的基礎,藝術性是科學的補充。在經營管理過程中,管理藝術的運用是科學管理的補充和提高。
二、傳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過程中過分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表現在兩方面:首先,在教學內容上,過分強調教師的理論知識教學,忽視實踐教學;二是教學手段方面,相對比較陳舊,多采用教師課堂講授,而忽略反轉課堂等形式多樣的現代化教學方法。
2.教材內容的滯后性。這是在高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教材建設跟不上現代企業的發展。
3.教師實踐經驗的匱乏。大部分高校企業管理課程的教師都是從學校到學校。但缺乏企業的實際鍛煉,因此在課程在實踐性的教學上顯得力不從心,雙語教學更是難以實現。
4.課程考核方式單一性。企業管理課程的考核方法大多是基于傳統的閉卷考試。
三、針對傳統教學存在的問題,本文對該課程的設計進行了探討
1.加強企業管理課程教材建設。企業管理課程教材建設應緊密結合現有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乃至微型企業在管理實踐中面臨的新情況,新形勢。這有助于學生掌握與時代特征緊密相連的現代商業管理方法,使他們能夠將自己的技能與企業的實際需求結合起來。實現高校與企業的無縫銜接,提高就業競爭力。教材應針對應用型高校經濟管理類課程的需要,全面系統地介紹現代企業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內容可以包括現代企業與企業管理,企業戰略管理,企業商業決策,營銷管理,企業生產管理,企業質量管理,企業物流管理,企業技術管理,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企業財務管理和企業創新管理。將管理思想與管理
實踐,理論教學和案例教學相結合,鞏固理論和實踐教材。
2.創新教學模式。企業管理課程的實用性要求我們要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教師的作用是組織課堂教學,引導討論,安排任務,創造場景,通過顛倒課堂形式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案例教學可以讓學生主動參與,通過案例分析的角度來看,提高學生應對沖突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學生學習可操作性此外,還有角色扮演,模擬,任務驅動,教師演示,多媒體教學,雙語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讓學生直接參與教學活動也是值得提倡的教學模式。
3.深化校企合作。應用型大學的商業管理課程教師普遍缺乏實用性。掌握并了解企業的最新動向和行業發展前沿,為深化學科建設、夯實課程內容做好功課。另外,通過學校與企業的合作,學生也可以參加企業培訓。一個優秀的企業經理必須擁有豐富的知識,包括公司知識,對產品的理解,甚至是對生產過程的了解。因此,讓學生親自參與生產實踐,營銷策劃,生產管理等多個環節,讓學生熟練掌握產品的相關知識,使他的營銷更加方便。考慮到每個學生都不可能有機會接近公司并理解企業,那些可以要求我們參加培訓的學生也需要定期回到學校。沒有參加實習的學生也可以通過交流增加對公司實踐的理解。最后,高校可以聘請行業內的專家到高校開展行業前沿和實踐類型的講座,從而豐富學生的課程實踐內容。
4.改革課程考核方式。大膽改革應用型大學企業管理課程的考核方式,反映成績組成,考試內容和考試形式。盡量突出實踐性的重要性,如:在評估這部分營銷策略時,可要求同學將團隊作為一個單位并以團隊的形式出售。這使得學生不僅可以學習商業管理中的營銷策略知識,還可以在評估過程中學習團隊合作和團隊合作,從而擁有強大的團隊合作能力。團隊的組成可以是隨機的,因為我們認為學生可能沒有機會在未來的實踐中自己確定團隊成員。考試應設置時間期限。從每學期中后期開始,實踐能力評估將在3周左右進行。在早期階段,主要是在課堂進行理論學習和充分鍛煉各種技能。經銷的方式以班級為單位,讓學生自己確定成本預算和銷售價格,并在完成銷售后評估績效。最后,每個團隊必須提交練習報告以完成業務總結會議。
綜上所述,應用型大學企業管理課程教學應突出實踐教學的比例,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評估方法可以反映學生的知識,綜合能力和創造性思維的程度。
參考文獻:
[1]白慧博,淺談企業管理創新[J].企業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論版),2009,(07).
[2]劉芙等,高等教育實踐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施[J].現代教育管理,2011(3):88-90.
[3]孫炳新等,高等學校課程雙語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包裝學報,2012,10(4):90-94.
[4]王寶英等,關于經管類專業課程雙語教學改革的研究[J].經濟師,2012(11):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