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璐 郭立軍
摘要:生豬養殖業是我國畜牧業的重點產業,然而目前養殖中排放的污物未實現有效而環保的處理。本文首先歸納了我國生豬規模養殖場的廢物類型與處理情況,繼而指出養殖排污中的問題,并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建議。
關鍵詞:生豬規模養殖;排污;治理
我國龐大人口的畜產品供給離不開穩定的畜牧業的支持,作為我國畜牧業發展的重點產業,生豬規模養殖一直以來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重視。隨著規模化養殖場的不斷涌現,養殖場的污物排放成了生態環境的一大污染源。近年來我國的資源與環境之間不斷加劇的矛盾對生豬養殖業的廢棄物處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國家出臺的相關標準與規定的出臺體現了日益增大的環保治理力度,生豬養殖業如何在節約成本、保護環境的基礎上科學有效的排污成為了一項亟待解決的問題。生豬養殖產生的副產品能否得到綜合多元的利用、養殖中排放的污染物是否經過妥善有效的處理是衡量我國生態農業發展水平以及判斷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重要指標。
一、生豬規模養殖場的廢物類型與處理情況
養殖場內生豬的廢棄物類型主要有以下幾種:豬糞、污水、飼料廢棄物以及病豬、死豬等。其中對于豬糞的處理大多將其進行堆肥使之發酵,此外,利用沼氣池可以有效處理豬糞并生成清潔能源。在污水的處理方面,大多數養殖場配置了一定的無害化處理設施,但由于管理和控制力度欠缺,有些養殖場的污水處理設施形同虛設,污水處理未達到理想效果。飼料的廢棄物包括過期發霉的飼料以及浪費的飼料兩種類型。針對病死豬的處理一般采用厭氧發酵或是填埋等方式。
二、生豬規模養殖與排污的現存問題
(一)養殖場布局不合理,設施不完善
目前多數生豬規模養殖場的建設缺乏整體而系統的規劃,一般都是將普通的生豬養殖場加以改造和擴建,沒有充分考慮到選址和場地、工藝論證以及資本收集等問題,因而所建造的養殖場的工藝技術不夠先進、厭氧消化池容積不夠大等問題時有發生。
(二)污水處理效果差
養殖場在污水處理方面也有較為明顯的欠缺,體現在大量用水清洗豬欄等設施,盡管采用龐大的水量沖洗可以節約人力與時間,但該種方式不僅會造成水資源的大量浪費,而且會引發巨大的污水處理量,由于污水滯留的時間較短,往往無法經過充分有效的處理。此外,盡管建設有污水處理設施設備,但缺乏科學有效的管理,導致大量廢渣的沉積,使沼氣池的容積變小,也不利于污水處理。
(三)沼氣利用水平低
生豬規模養殖場會產出大量沼氣,然而目前由于相關技術不夠完善,沼氣沒有得到充分利用,沼氣發電或是集中供氣的應用力度較低,大量產出的沼氣缺乏統籌規劃的利用,導致大部分沼氣只能排放到大氣中,造成資源浪費的同時引發嚴重的大氣污染。另外,由于目前大多數養殖場周圍缺乏大范圍的農田面積,使沼渣、沼液等資源也未實現綜合利用。
(四)環保力度不足
一些養殖場在建設時就沒有按照嚴格的環保要求施工,以至于建造出的養殖場在很多細節方面不達標。此外養殖場主的環保意識不足,一些業主在長期的飼養中已形成了根深蒂固的隨意排污習慣,而畜牧局的監管部門由于很難取證,因而也無法真正實行對任意排污行為的處罰。
三、解決對策
(一)養殖場的建設做好預先規劃,完善工藝流程
采用先進工藝可以有效減少污染物的排放,如利用干清糞工藝取代傳統的水沖糞工藝,可以將每頭生豬的一年用水量削減到原來的三分之一。另外,在污水處理方面,可以將不同濃度的污水分離開,各自進行處理,對高濃度污水應增加其停留在發酵設備中的時間,并施加一定的保溫措施,這種方式不僅可以節約建設成本,也可以使污水處理效率大大提升。此外,可以對養殖場的欄舍進行改造,并利用節水工藝,使養殖實現雨污分流。
(二)采用完備的污物處理配套設施
根據我國相關規定,生豬規模養殖場的必須配置完善的污物處理設備,具體有如下要求,首先在大門口必須構建針對人員和車輛的消毒設施例如人員消毒室、車輛消毒池,以及噴槍等,在養殖場內必不可少的防疫檢測設備、獸醫室、污水處理以及糞便堆放等處理設施,另外,養殖場內的生產和生活的區域應分離開,生產和糞便處理的區域也應分離,生豬類型要具體區分,種豬和商品豬不應混在一起,病豬應和正常豬隔離開。處理養殖場內的死豬時,應建設無害化填埋井或是凈化沼氣池等。
(三)綜合利用沼氣
沼氣作為一種清潔能源,可以利用在諸如發電、幼豬保溫以及高溫消毒等多種領域,另外,沼渣以及沼液也應增強應用力度,通過化學技術的研發與深化,將沼渣合成有機肥料回歸農田,或者可以廢除以往復雜的除磷、除氮做法,將沼液回收循環使用,從而使運作成本有效降低的同時實現對環境的保護與能源的節約。
(四)采用新型監督與管理手段
互聯網技術與移動端APP的發展為生豬規模養殖場的升級與創新提供了技術支持,傳統對污物處理區以及豬舍等的監管以人工巡查的方式為主,而目前可以采用線上監控的方式進行有效監管,即在養殖場的污物處理區等重點位置安置監控攝像頭,并構建系統的線上控制平臺,使工作人員對排污情況進行實時監測,從而及時進行處理,該方式不僅可以促進養殖場對污物防控信息的實時掌握,更有利于監管部門掌握證據對養殖業主隨意排污行為進行處罰,對養殖業主起到有效的制約和監督作用。
四、結語
近年來,我國生豬養殖的規模化水平不斷提升,生豬養殖業的飛速發展盡管帶動了我國畜牧業的進步,但也造成了廢棄物處理與環境保護的一系列嚴峻問題,養殖場的排污處理應得到充分重視,本文首先分析了生豬規模養殖場的廢物類型與處理情況,繼而指出了生豬規模養殖與排污的現存問題,并有針對性的提出了解決方案,以期為畜牧業相關工作人員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參考,使我國的生豬規模養殖能在保證環保的前提下得到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何家強,夏開慶.生豬規模養殖場排污治理存在問題及對策[J].獸醫導刊,2018(1):29-30.
[2]呂新放,魏敦滿.大型生豬養殖場糞便污水全過程綜合治理技術經濟分析[J].安徽農學通報,2013(18):86-87.
[3]劉曉旺.河北省生豬規模養殖場糞污利用與處理的探討與分析[J].豬業觀察,2014(7):94-95.
[4]朱寧,李亮科,馬驥.生豬廢棄物處置與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發展問題研究——基于中小型規模生豬養殖場的案例分析[J].中國豬業,2015(4):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