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智華
摘 要:隨著經濟一體化的逐漸推行,自從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后,對我國紡織品的出口配置以及許可證問題進行了嚴格處理。但是,我國紡織品檢測技術同經濟較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大距離。要想推動我國紡織業的發展,并符合國際標準規范,就要在現有的基礎上對檢測技術和標準進行深入分析,從而促進我國紡織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紡織品;檢測技術;發展現狀
引言
現如今,我國的紡織品出口貿易已經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并且出口數量也在逐年上漲,然而在我國紡織品檢測和生產過程中還是存在一些問題。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升,對健康保護方面越來越重視,因此對紡織檢測技術提出了更高標準的要求。我們需不斷對檢測技術進行創新和完善,適應社會發展趨勢,提高我國經濟效益。
1.我國紡織品檢測技術現狀
1.1紡織品檢測機構的權威性
自從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后,我國紡織品檢測機構慢慢呈現出和國內經濟不相容的現象。我國自20世紀60年代就成立了紡織檢測機構,屬于計劃經濟產物。這些紡織檢測機構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紡織行業的穩步發展,然和國際上現有的檢測機構相比,有很大的差異和缺陷,甚至有一些地方和國際檢測機構背道而馳。我國紡織品檢測標準屬于強制性標準,國外使用的是推薦性標準。在我國很多紡織企業的紡織檢測方式都是根據區域來進行區分的,國外是根據技術和權威性來對企業紡織產品進行檢測的,并且得到了消費者的極度贊同。因此,這就導致我國紡織品檢測技術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紡織品檢測機構的權威性較低,檢測水平不高,檢測結果的準確性較差,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不了紡織生產制造企業的標準要求,讓企業對紡織品檢測的重視度不夠。另外,我國紡織品檢測機構和國外接軌的程度較低,致使檢測技術只在國內可行,在國外還要再次進行檢測。對此,我國紡織品機構要加大跟國際接軌的力度,從根本上提高我國綜合實力。
1.2紡織品檢測儀器設備的開發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推動了紡織品生產技術的發展進程,加大了技術優化力度,和紡織品有關的檢測儀器設備也得到了較好的開發和利用,并且也符合了企業對紡織料性能的檢測標準。此外,我國開發的高科技技術檢測儀器在國際上也得到了認可,例如全自動單紗強力儀、電容式纖維長度儀、烏斯特條干儀以及二次壓差式纖維細度儀。隨著信息技術的逐漸創新與發展,計算機技術在紡織品儀器上被廣泛應用,對傳統儀器的數據處理模式進行完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儀器應用效果。現階段,我國紡織品檢測儀器主要是以計算機和電測技術為核心,提升了檢測儀器的準確性,與此同時對設備維護工作的穩固性和牢靠性提供了有利保障。我國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和研究,最終研發出了由計算機控制的儀器設備,例如織物折皺彈性儀、框架測長儀以及紗線捻度儀等設備,另外還有自帶出汗功效的光電式黑板條干、棉纖維高容量測試、暖體銅人等具備高科技高質量的檢測儀器設備。
2.我國紡織品監測技術存在的問題
2.1紡織檢測技術和設備相對落后
現如今,在我國傳統項目檢測中應用最為頻繁的就是紡織品檢測技術,進而推動了我國紡織品檢測技術的發展進程。在檢測過程中使用的儀器設備相對單一,所以不能很好的滿足我國紡織品檢測技術的精準度。另外,近段時間我國和國外技術之間的溝通互動比較少,因此我國紡織品監測技術和設備同經濟發達國家相比比較落后。
2.2檢測信息化程度較低
據調查結果顯示,在我國現有的檢測機構中,具備網頁檢測機構的非常少,并且在網頁中大多數都是介紹機構信息,具備數據庫檢測機構的更是屈指可數。雖然大多數機構內部已經存儲了很多檢測方案,然而有關分析方式、信息服務和鑒定方法的資源相對短缺,不能將網絡環境下的知識成就進行共享。
2.3機構運營模式與服務功能相對簡單
根據我國已有的檢測機構來說,檢測機構的經營模式和服務功效相對簡單,通常狀況下,檢測機構的主要經濟來源就是中介服務費用和相關檢測費用。另外,還有政府支持。面對這種局勢,每一個檢測機構必須擴大此機構的業務范圍,加大機構和機構之間的合作力度,提高檢測機構的經濟效益。
2.4標準化工作有待提高
現如今,隨著我國貿易組織的逐漸擴大,而技術壁壘也已成為目前最大的非關稅壁壘,因此,像一些發達國家都推出了一系列技術標準規范。目前,為了更好的解決國際貿易技術壁壘問題,我國逐漸對相關紡織品標準體系進行完善和整改,截止到今天,基礎標準法和方法標準已經逐漸和國際標準相吻合。然而對我國紡織品標準進行深入分析以后不難發現,這類標準都是建立在生產基礎上的,對消費者的使用方面沒有進行全面考慮。從整體上來看,我國紡織品標準中沒有對指定指標進行強制的標準體系和有關法律法規的標準體系,對此就很難滿足國際產品質量的標準要求。
3.我國紡織品檢測技術的發展形勢
3.1盡可能的縮小與國外的標準差距
結合我國現階段的紡織品檢測技術發展趨勢來講,我國紡織品檢測技術的穩定性和檢測結果的精準性和國外相比存在明顯差異。大多數企業的檢測機構因為經營成本相對緊缺,所以缺少安裝高級儀器設備的主動性。另外,還有一部分科研項目也因為資金問題和管理人員的不重視而擱置。還有少數檢測儀器的供應商在生產時沒有做好詳細方案,使得一些儀器設備供給不足,耽誤檢測進程。面對這種情況,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盡可能的縮小與國外的標準差距,提高檢測技能。
3.2加強標準化認證工作
目前,獲取校準實驗室的認證是現階段我國紡織品檢測機構的主要任務,爭取在短期內和國際標準認證工作吻合。
3.3創建和國際接軌的檢驗機構與標準體系
針對我國紡織行業來講,創建和國際接軌的檢驗機構與標準體系是當前消耗資金最大且工程極為繁瑣的一項工作。從目前我國發展形勢上來講,要想創建一個標準體系就必須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財力,對此加大了企業的執行難度。這個時候就要和經濟發達國家的檢測機構進行長期合作,只有這樣才能讓更多的國外消費者對我國產品得到認可,解決我國檢測機構的運營問題。
3.4提高檢測機構的業務水平
一些檢測機構必須積極引進國外先進檢測技術,引薦大量的優秀人才,定期對機構工作人員展開業務培訓,從根本上提升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與此同時,檢測機構還要多學習國外的法律法規和新型檢測技術,并在已有檢測技術的基礎上進行投資,對先進儀器進行設置,完善檢測方法。只有做到這些,才能完成和國際接軌的目標,進一步提升我國紡織品監測技術水平。
3.5提高檢測機構的信息化服務程度
在我國紡織品檢測技術水平中,計算機技術在里面起著關鍵性作用,要想將國內外最新的產品質量標準和行業發展詳情創建成一個檢測系統,就需要計算機的幫助,從而能夠更好的實現國內外和企業之間的資源共享,提高檢測機構的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節省資金成本。
結語
綜合所述,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促進了我國紡織品檢測技術的發展步伐,根據紡織品檢測技術現狀可以看出,國內紡織品檢測技術和國外紡織品檢測技術相比存在明顯差異。這就要求我們加快創新腳步,縮小國內外之間的差距,符合國際水準,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參考文獻:
[1]陳巧仙.我國紡織品檢測技術發展現狀[J].紡織科技進展,2013,(4):8-9.
[2]李濤,邢明杰.淺談我國紡織品檢測技術的現狀與發展探討[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6,(19):117-118.
[3]董波.淺析紡織品監測技術及其發展趨勢[J].工程技術,2016,(6):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