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國萍
(浙江省衢州市新華小學,浙江 衢州)
數學單元復習課,其目的是將一個單元各個知識點進行歸納梳理,加深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溝通,進行更高層次的概括、更大范圍的系統化、條理化,使學生對本單元知識的認識達到更高的一個層次。通過單元復習課,讓學生思維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聯系生活實際的能力得到提高,獲得數學學習的思想方法,提高數學科學素養。數學思想方法與數學基礎知識技能相比,好比是“漁”和“魚”,數學基礎知識是量的積累,思想方法則是質的飛躍。單元復習課不僅要提高知識技能,更要深入挖掘、感悟、歸納、提煉背后所蘊含的數學思想方法,架起學習數學的橋梁,使數學復習課成為數學學習的提升之路。筆者在教學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認識更大的數單元復習》時,經過幾次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幾點思考。
《認識更大的數》這一單元知識點眾多,自然數、數位順序表、大數的讀法、大數的寫法、大數的比較、大數的改寫、求大數的近似值等等。教師教學時一般會讓學生說說各知識點的概念與方法,再進行對應練習。這樣的單元復習最是常見,但學習的過程僅僅是重復原來學過的知識,側重于知識目標的實現和學生解題能力的訓練,過程與方法的教學目標則難以體現,至于要實現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目標,就更談不上了。如何將這些平常所學的孤立、分散的知識點串成線、連成片、結成網,形成清晰的知識網絡呢?對此我重新創設了這樣的情境,請同學們讀一讀,找出信息中的六個數,然后圍繞這六個數展開教學。
讀一讀下面的信息,從信息中你發現了哪些數?找一找。
“2014年末,全世界人口超過七十億,中國大陸人口總數約1367820000人,小學生人數105644086人……”
七十億 1367820000 105644086
六十五萬 5800007 五百零八萬五千零七
1.復習自然數概念:這些都是什么數?怎樣的數是自然數?
2.復習大數的讀法與寫法:你能把它們分分類嗎?分別讀出、寫出以上各數,和小朋友交流大數的讀法、寫法。你還有什么需要提醒小朋友們注意的嗎?
3.復習大數的大小比較:能把這些數排排隊嗎?說說你排隊的方法。
學生圍繞六個數回顧自然數的概念,進行分類,并依據數位順序表復習了大數的讀法與寫法、數的大小比較方法。自然數、數位順序表、大數讀寫法、大數比較的復習在學生的交流、匯報之中一氣呵成。
接著請學生把這六個統一了寫法的數再次進行分類,并說明理由。學生觀察六個數的特征后依據“一類是整萬或整億的數,一類是末尾不是零的數”,將六個數再次分為兩類,復習大數的改寫和求大數的近似數。
7000000000 105644086
650000 5800007
1367820000 5085007
4.復習大數的改寫:整萬整億的數末尾有很多零,讀寫不方便,有什么方法能使這些數讀寫更方便?寫一寫,說說你是怎么改寫的。
5.復習求大數的近似數:當結果不要求非常精確時,其他的數也能簡便表示嗎?你是怎么做的,要注意什么?
老師選取六個各具代表性的數作為素材,讓學生把研究的對象按照一定的標準兩次進行分類并逐類復習討論。本單元每一個知識點都聯系起來,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達到以點成線、以線成面、以面成體的目的。知識的梳理和揭示知識間的內在聯系結合起來,可以說是本節課的“課眼”,抓住了本單元復習的“主線”,充分體現了把問題“分而治之、各個擊破、綜合歸納”的分類思想,使得本節復習課的課堂教學簡約而高效。
綜合練習是一堂單元復習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進一步深入理解知識、掌握技能技巧、促進學生深層次發展的有效途徑。所以一節單元復習課,練習也可以是一節課的點睛之筆。本節課在初次設計練習時,給出的是這樣一組練習:
1.猜數游戲
(1)比最大的七位數多1的數。
(2)由5個百萬,8個十萬,3個萬組成的數。
(3)一個九位數,最高位是3,千萬位是6,百萬位上是7,其余各數位上都是0。
2.快樂組合:用三個6和三個0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六位數
最大的六位數( ) 最小的六位數( ) 只讀出一個零的數( )
3.猜價格:一輛小汽車,四舍五入到萬位后的價格約是12萬,這輛小汽車最高價格是多少?最低價格是多少?
練習設計考慮了本單元的幾個知識重點,又考慮到大數讀寫法中零的讀寫法和有關近似數的難點,知識點多而散,呈現出來的練習看起來也比較多,這樣學生情感上容易產生反感。如果能依據“整體思想”給學生一道題,在“精”“巧”和”趣”字上下功夫,把幾道題目融入一個情境,學生練習的興趣就會大不相同。所以,再次設計時,筆者設計了這樣一組題目:
(1)2300005讀作( ),去掉一個數字成為一個零也不讀的六位數,這個六位數是( ),這個六位數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是( )。
(2)比2300005少1萬的數是( ),把這個數去掉一個數字成為六位數,這個六位數可以是( ),四舍五入到萬位約是( )。
(3)一個數四舍五入到萬位約是23萬,這個數最大是( ),最小是( )。

與初次設計相比,這組練習同樣考慮了各基本知識點,又考慮了大數中“零”的讀寫法的重點、找相鄰數和有關近似數的難點,一數多用,在一個情境中解決各個重難點,達到了題目的“精練”與設計的“妙巧”雙贏,而且在“趣”上也進行了調控,“比2300005少1萬的2290005去掉一個數字,這個數可以是( ),四舍五入以萬位是( )”。這里一是解決了找與大數相鄰數的易錯點,二是這里有幾種不同的去數字方法,可以得到幾個不同的數,題目更具有開放性,對學生來說這種練習形式更有趣味性、挑戰性,達到了一題多練的效果。最后一問找近似數23萬的取值范圍,與題組形成一個整體,對學生的思維有了更高的挑戰。練習設計從“整體思想”出發,達到一數多用、一題多解、考查多個知識點,起到了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
單元復習不是簡單地記憶和重復,需要做一定量的習題,但更重要的是通過復習過程,從本質上認識知識體系,發現知識點間的聯系,提綱挈領地整理出一系列知識框架,使得知識點橫成片、豎成線,形成網絡,在知識間的融會貫通中,體驗數學思想方法。
初次教學,本單元知識點看似多而亂,沒有什么章法,很難梳理,但細細思考,其實本單元各個知識點之間是存在著嚴密的邏輯性的。首先這些大數都是自然數,依據數位順序表能正確地讀、寫、比較這些大數,為了更簡便讀寫這些大數,可以把大數改寫成用萬、億做單位的數,“求近似數”則和“數的改寫”有類似的初衷。思路清晰可見,“依表識數”的學習方法自然得出。要改寫這些大數、求大數的近似數的目的是什么呢?對大數的改寫與求近似數都是要更簡潔、方便地讀寫這些大數,引導歸納出“化繁為簡”的思想方法,形成這樣一個知識結構圖:

單元復習課要做到以一點或一題串點成線、聯線成面,在復習一些相似知識點時則要特別注意知識間的聯系和對比。
在《認識更大數單元復習》教學中,大數的改寫與求大數的近似數目的相近、方法相似,但又不可等同而語,如何讓學生既掌握方法又能準確區分呢?善用對比思想,通過“改寫與求近似數最終都是要把大數變成用萬或億做單位的數,它們一樣嗎?有什么不同?”的問題讓學生在對比中進一步明確:數的“改寫”大小不變,只是單位發生了變化,就如同零錢換整錢,要用“=”連接;而“求近似數”是根據四舍五入法找這個數的近似數,雖然結果很接近原來的數,但不是準確數,大小改變了,用“≈”連接。通過對比,使兩個概念間的本質區別躍然紙上,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感受到了運用對比思想可以讓知識更清晰。
單元復習課,基礎訓練與變式訓練相融合,蘊藏著豐富的思想與方法。老師要注重方法的指導和數學思想的滲透,讓學生綜合地運用已學的知識,掌握學習方法。例如練習題:
一個數四舍五入到萬位約是23萬,這個數最大是( ),最小是( )。

老師指導學生利用給出的數線圖找近似數23萬的取值范圍,有了直觀的數線,比較容易找到22萬與23萬的中點右邊偏向23萬的那些數都可以“五入”到23萬,23萬與24萬的中點左邊偏向23萬的那些數都可以“四舍”到23萬。運用“數軸”滲透數集與直線上的點集對應的思想,讓學生體驗數形結合思想的運用,感受數形結合的優勢。學習過程中,學生有猜想、有沉思、有茅塞頓開的喜悅,交流中經驗得以分享,質疑中思想方法得以滲透,數學思維得到發展。
著名數學教育家米山國藏說過:“作為知識的數學出校門不到兩年可能就忘了,唯有深深銘記在頭腦中的是數學的精神、數學思想方法、研究方法和著眼點等,這些都隨時隨地發生作用,使他們終身受益。”單元復習課猶如一個單元的總結,經歷梳理、建構知識網絡的過程,單元復習課的有序組織、有效復習,使得學生的建構不再是呆板的灌輸,而是充滿靈性的體驗與感悟,搭建數學思想方法之橋梁,提升數學單元復習效果,達到學習質的飛躍。由此單元復習課才可以趣味無窮,思想不斷,精彩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