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榮
摘 要:目的:研究體檢中心實施健康管理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我院選擇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間進行健康體檢的300例體檢者,將其均分為兩組,對照組的150例體檢者實施常規體檢服務流程,觀察組的150例體檢者實施健康管理服務,比較兩組應用效果。結果:通過對兩組進行比較,觀察組人員健康生活方式、自身疾病防治知識知曉率、自身健康狀況以及對醫院的滿意度明顯比對照組高,兩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體檢中心實施健康管理的效果顯著,能夠有效提升體檢者的自我保健意識,提升受檢者對健康知識的認識,同時提升體檢者對醫院的可信度和滿意度。
關鍵詞:健康管理;體檢中心;應用分析
健康管理最早在美國出現,我院選擇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間進行健康體檢的300例體檢者,對其實施效果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基本資料我院選擇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間進行健康體檢的300例體檢者,將其均分為兩組。對照組的150例體檢者中,78例為男性,72例為女性;年齡26~73歲,平均為(42.5±2.6)歲;文化程度:50例為初中及以下,100例在專科及以上。觀察組的150例體檢者中,68例為男性,82例為女性;年齡28~69歲,平均為(43.5±2.4)歲;文化程度:52例為初中及以下,98例為專科及以上;比較兩組患者的各項基本資料,未見明顯差異,可以對比分析(P>0.05)。1.2方法對照組體檢者單純實施傳統的常規體檢流程,對體檢者提出的問題給予及時回答。觀察組體檢者實施常規體檢流程服務后,通過醫師進行評分,健康管理師依據體檢者的辨識結果,實施行為干預措施,建立健康檔案,實施健康教育,依據自身情況進行量身定制,將養生方法傳遞給受檢者,讓其建立一種健康的生活態度,促進個人掌握健康知識、養生知識,樹立健康的生活理念。另外對人實施整體考慮,以人的體質、自然環境、工作環境、生活飲食等為主要影響健康的因素,將其列入調整列表中,促進對人體自身的抵抗能力及自身調節能力進行充分激發,之后對體檢者進行定期隨訪觀察,適當調整養生方案。
1.3健康管理干預措施運用為體檢者建立電子檔案,綜合分析和評估檢查結果,提出相關分析評估報告。有針對性的解答體檢者的疾病問題,充分結合疾病情況以及體育鍛煉等方法,對慢性疾病的個體進行及時指導和就醫治療。
1.4統計學方法進行統計學分析時采用SPSS15.0系統軟件,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通過對兩組進行比較,觀察組人員健康生活方式、自身疾病防治知識知曉率、自身健康狀況以及對醫院的滿意度明顯比對照組高,兩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現今的醫學模式逐漸轉變為生物-社會-心理-環境醫學模式,堅持以疾病為中心,向以生命健康為中心的方向調整。從過去的以治療疾病為目的的技術追求,發展為以預防疾病和損傷為主,保持健康的醫學理念[1]。現今慢性病預防觀念,從防治未病開始,人們的健康觀念逐漸開始轉變,健康意識逐漸提升。體檢人員中,大部分處于亞健康狀態,對其宣傳養生理念,既病防變、未病先防,病后防復。健康管理是一套以人體健康監測為基礎的完整、周密以及科學的醫學監管模式。健康管理系統初步在我院體檢中心進行應用,積極干預體檢者的心腦血管疾病的誘發因素,更好的改變受檢者存在或者潛在的疾病癥狀,更好的監控和預防其它疾病的出現。通過研究可以發現,干預組亞健康人員的異常發生率及健康狀態逐漸好轉,其它各項指標也有程度不等的緩解。高血壓、肥胖、高血糖以及高脂血癥都是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的因素。這些危險因素會程度不等的導致心腦血管疾病。通過對相關人員實施健康保健知識宣傳和健康管理干預,對體檢者進行相應的講座和學習,有效的改善了其用藥依從性不良的情況,避免三高癥狀出現。同時通過倡導戒煙限酒,健康講座,低脂飲食以及加強體育運動及心理指導等,幫助體檢者舒緩工作壓力和精神緊張狀態,對體內代謝異常進行調節,這對體檢者亞健康狀態的調節發揮重要的作用[2]。本文通過對兩組進行比較,觀察組人員健康生活方式、自身疾病防治知識知曉率、自身健康狀況以及對醫院的滿意度明顯比對照組高,兩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就說明,對體檢人員實施健康管理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綜上所述,體檢中心實施健康管理的效果顯著,能夠有效提升體檢者的自我保健意識,提升受檢者對健康知識的認識,同時提升體檢者對醫院的可信度和滿意度。
參考文獻:
[1]馮雨來,馮大躍,張金萍,等.國內健康體檢套餐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醫院.2015,15(03):211-213.
[2]趙京寧,張錦,倪嘉麟,等.健康管理系統在體檢中心的應用分析[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11,18(02):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