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芹
什么是自主有效的課堂?新課程的理念下就是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本人。課堂上要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學習差異,放手讓學生去思考、去表達,使學生在課堂上有出色的表現。自主化學習,可以幫助學生確立自主的尊嚴,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力量和能力。
自主學習“3+1”中的 “3”是指孩子們在教師指導下要做好的三項內容:扎實課前預習,讓孩子帶著自己的思維進入課堂;簡化課堂教學環節,讓孩子有充分展示的機會;加強課內外閱讀,激活孩子思維發展。“1”, 是指教師多賞識孩子,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內動力。小學低段的孩子,做到了自主學習3+1,師生就能共同演繹一曲動人的快樂學習之歌。
一、扎實課前預習,讓孩子帶著自己的思維進入課堂
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边@句話說的是不管做什么事情,要想成功,就要做好充分的準備。要想上好一節課,師生都需要做好準備。對教師而言,就是備課;對學生而言,就是做好預習。要達到預習的效果,必須讓學生掌握方法。我教孩子們做好四步預習法。
第一步:把課文讀正確。第二步:畫出要求認識的生字,同桌互讀。第三步:給“我會認”里的生字標上拼音。第四步:做生字卡片,每個生字組兩個詞語,小組內做識字游戲。這四個預習步驟是簡單的,但長期堅持,效果是很明顯的。學生進行了課前預習,帶著自己的知識準備和思維進入課堂,對于學習起著重要的作用。
二、簡化課堂教學環節,讓孩子有充分展示的機會 小學語文教學權威崔巒老師說過:教學環節的簡化,最重要體現在對學習內容的精選,對理解、積累、運用語言整合的處理上。小學低段重要的學習內容歸納起來就是識字、寫字、朗讀課文。在這個過程中積累語言、培養語感,逐步學會表達。
心理學研究證明:任何一個學生,都具有兩大天性:既好奇心和展示欲。只要充分調動孩子們的展示欲望,學習效果就會提高很多。我的課堂主要包括預習展示、朗讀、寫字等基本環節。孩子們最喜歡的就是預習展示,主要檢查課前預習的內容:正確認讀詞語、生字擴詞、交流識字方法。由于課前有了預習準備,所以孩子們展示時充滿自信,爭先恐后,識記生字的效果特別好。
三、加強課內外閱讀,激活孩子思維發展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通過閱讀而激發起來的思維,好比是整理得很好的土地,只要把知識的種子撒上去,就會發芽成長,取得收成……學生對書籍的思考越多,他的內心由于書籍而激發的喜愛感越強烈,他學習起來就越容易?!?/p>
課堂教學環節簡化后,節約出的時間我就帶領孩子閱讀課外書。為了孩子早日步入閱讀的大門,一年級時,除了學習語文課本,我還指導孩子們背誦《弟子規》《三字經》《歇后語兒歌100首》《古詩詞八十首》等,大大增加了他們的識字量,掃除了閱讀的障礙。
為了持久地激發孩子們的讀書熱情,班里開展了“讀書銀行”活動。我建立了讀書銀行卡,孩子們每讀一本書,都會記錄在讀書銀行卡上面。此外,還不定期組織讀書交流活動,讓孩子們介紹讀過的書的主要內容。讀的書多了,學生的語言豐富了,在課堂上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并且言之有物,常常發表意想不到的觀點。
四、“3+1”中的“1”,是指教師多賞識孩子,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心理學家皮亞杰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于興趣。”興趣是每個人成長的起點,是每一個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探索事物本質的內在動力。因此,在課堂上,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就讓他體驗到成功,樹立自信。鼓勵表揚是很重要的。我隨時關注學生的表現,及時抓住他的閃光點進行大力表揚,從而使他們產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當學生真正自主學習的時候,他的生命才可以融入進去。我們交給孩子的應該不僅僅是知識與技能,更重要的是交給孩子生活的希望,創造生活的希望,征服世界的希望。所有這些,在自主有效的課堂上都能實現。
高山起微塵,千里始足下。我相信只要堅持簡簡簡單教語文,扎扎實實搞閱讀,自主有效課堂的構建就不是一句空話,孩子深厚語文素養的形成會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