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君
【摘 要】就語文學科而言,教與學的主要內容是閱讀和寫作。學習以后,等待檢驗學生能運用多少知識的是考試,而這一檢驗方法離不開書面表達,書面表達是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隨著社會的發展,農村學校條件有所改善,但受農村環境和家長語言的長期影響,學生在語文書面表達時經常間雜口語或句子不通等問題,書面表達能力很差。書面表達對農村學生來說一直是讓他們感到頭痛的事情,這是農村學校語文教學中急需解決的一大問題。解決這一問題,需要靠語文教師在平時教學中根據自己學校的實際情況來對學生的書面表達進行指導和訓練。
【關鍵詞】書面表達;練習;提高
課堂上回答問題時學生們你一句他一句雜亂無章,這是農村學校語文課堂教學存在的一種現象。當教師要求單獨回答時,學生的第一個反應就是避開老師的目光,個個把頭壓得低低的,希望老師看不到自己,以此來躲避回答問題,這也是我們農村教師經常在課堂上碰到的教學情況。經過對學生的觀察、詢問、分析,出現這些課堂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學生不知道用什么詞語怎樣組織語言來表達,書面表達能力較低下。縱觀近幾年語文課本教材改動后作業本的題型,主觀書面表達的題量增加。期末試題的題型中,除了中考卷中的“語言運用”部分分值增加外,名著考題也向主觀書面表達靠近,詩歌考查也不例外。而書面表達對于農村學校的學生來說就像是讓他們去登天摘月亮一樣的難題。對于這一難題,我在幾年的語文教學中不斷摸索、實踐并積累了一點有效經驗,那就是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加了幾個環節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語文書面表達能力。
一、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需幫助學生積累詞匯量
書面表達,它跟口頭表達不一樣,口語表達注重條理性、流暢度、口語化,而書面表達更為強調語言準確、得體、文采。好的書面表達離不開好文采,“言之無文,行而不遠”。而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當一個學生不能用具有邏輯性的、比較深刻和全面的語言來闡述自己的觀點時,可以有第二個學生、第三個學生繼續答題從而完成問題,而考試時是不會出現這樣的機會的。而且我們會發現繼續答題的學生幾乎在同一個或幾個詞語中轉來轉去。但是語文考試是要求學生獨自一人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一定量的內容,而且所述要有文采。“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種情況下,學生需要有一定的詞匯量,然后從中快速搜取自己所需要的詞語、短句來進行組織,從而完成書面表達。
但語文詞匯量的積累也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往往我們會讓學生多閱讀課外讀物,多記錄好詞好句,并不時地看一看,背一背,把它們變為自己的東西,這當然是一種好途徑,這也是我們語文老師經常采用的方法。但是由于大部分農村學生受父母外出打工、跟爺爺奶奶生活等家庭環境影響,回家后或者在課余基本上不會主動去讀一些課外優秀經典作品,去記錄且背誦一些優美詞句,而且我們農村學校也沒有供學生閱讀的閱覽室。基于這些情況,我就想出了一個學生相對比較愿意記錄背誦的辦法。在靜校課的30分鐘里,學生朗讀一篇我事先選出并印發給學生的文章,學生一邊讀一邊在本子上記錄文章中的好詞好句或語言運用恰當得體等精辟之處,學生朗讀并記錄結束后在班級展示自己所記錄的內容,展示評論后學生修整自己的記錄本,每周兩次,以此來積累學生的詞匯量,為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打好基礎,這一行動還增加了學生的閱讀量。這一練習在學生進入七年級就開始進行,這樣可以促使學生養成閱讀并記錄的習慣,不至于在接下來的八年級、九年級的學習中還需要在老師的監督督促中才能去閱讀并積累。當學生養成了習慣后,他們就會在課余主動地去閱讀,讀得多了詞匯量自然就增加了。
但是,這一方法剛開始的時候實行起來是有難度的,學生不知道如何整理自己的記錄本。這時老師事先要針對學生摘錄出來的詞、短語、句子進行適當講解,并且給它們歸類。比如:在這些詞、短語或句子中,哪些是形容感情的、哪些是描寫環境的、哪些是刻畫人物形象的、哪些是寫生命的倔強的等等。開頭邁出的這一步老師一定要給學生做好示范,讓學生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且應該怎么做,讓他們有目標地去閱讀并積累。
二、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需重視作文的二次批改
作文批改,要統觀這篇文章的結構是否恰當,內容有沒有離題,它還涉及到語言方面的通順、文采。在語文寫作方面,農村學生存在很多問題,如:語句不通、方言濫用、語序顛倒、表不達意等等。因此語文教師在批改學生的作文時,要把不同學生在書面表達上表現出來的優美之處或存在的不同問題一一批注,并在不足之處寫上修改建議。語文教師平時一定要求學生對自己作文需要修改潤色的地方進行整修,尤其是書面語言表達部分。重要的是,教師一定要對學生修改后的作文再一次批改甚至是面批,而不是把它當作教師改作的任務,覺得已經改過一次了就不去理它。因為學生是可以從老師的修改意見中知道自己在書面表達上存在的問題并不斷修改,從而進步的。
曾經讓我的學生寫過一篇“感恩親情”的作文,有一個學生的作文中有一段是這么寫的:媽媽住院十幾天了,躺在床上很痛苦。看到媽媽痛苦的樣子,我也很痛苦。如果我能醫好媽媽,媽媽的病今天就好了,可以回家了,那多好啊!當時我在批改到這一段的時候,批注是這么寫的:(1)避免口語。(2)母親的痛苦和你自己的想法寫得都過于膚淺,自己內心的真摯情感無法強烈地表達出來。這個學生很認真,拿著自己的作文本來我的辦公室,跟我說她還是不知道該怎么修改,我就進一步具體地給她分析這段內容。我給她的意見是:(1)這一段的內容涉及到兩方面,一是母親的痛苦,二是我想為母親做點事。(2)可以對母親痛苦的情狀和你對母親的感恩方式進行細節描寫。(3)你現在是學生,學生能為母親做什么事情?你可以從自己所做的事讓母親感到欣慰以此來減輕母親的病痛這個角度來寫。(4)從題意看,重點要突出的是你的感恩。
就這樣,她反反復復修改了三次,每次修改后都拿給我批改,我也給她意見。最后,她是這樣來表達自己對親情的感恩的:
不久后的一天,我在病房門口看見母親在看報紙,可能是病痛帶給她的不便,母親看書的神情讓人看起來很疲勞。我知道此事后,我便在被排得滿滿的時間中盡可能擠出一點時間為母親代勞,讓母親躺在病床上聽著,我給她念,希望如此能減輕母親那身心的勞累和痛苦。
如果可以的話,我愿代我母親受此苦。我暗發誓,我長大后一定要當一名醫生,我要讓承受病痛的人不再受病痛折磨。雖然我不可能做到像偉人那般不眠不休,廢寢忘食地鉆研、攻讀,但我能做到勤快。我會每天起得比雞早,晚上睡得比狗晚。無論是酷暑,還是寒天,我都會堅持到底。我會給自己制定一個計劃,并嚴格要求自己去執行,不敢有絲毫怠慢,我會從此刻開始爭分奪秒地努力學習。
由此可見,學生在修改自己作文的過程中,書面表達能力的提高是顯而易見的。
三、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需進行有效的書面表達練習
語文教學經驗表明,就提高學生語文書面表達能力的練習而言,需要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年齡、知識結構等特點,由易到難,在語文老師的指導下進行有效的練習。
在七年級階段,每周兩次,我會選取難易適合、具有可讀性趣味性的課文教材內容或者是作業本中的閱讀材料,有時是報紙《學苑新報》上的文章,先讓每個學生對這些內容進行縮寫。然后每個學生把自己的文章在自己的小組內展示并整合出一篇他們自己覺得最理想的書面表達內容。在語文課前我會抽出8分鐘左右讓其中的兩組同學選派自己組的代表向全班同學展示,然后師生共同評述、修改,在多寫多改中完善自己的書面表達。縮寫練習,不至于讓剛跨進初中大門的七年級學生手足無措。同時,縮寫練習需要學生理解文章,篩選出文章中的重要詞語、短句等,然后把篩選出來的詞語、短句等進行整理組織,這一提高學生語文書面表達能力的練習,還有利于學生詞匯量的積累和篩選信息與語言組織能力的鍛煉。
對學生的縮寫練習我是從記敘文文體的文章開始的,學生做練習前告訴學生,縮寫后的文章包括有時間、地點、人物、事情這些內容,這是一篇記敘文縮寫優秀書面表達的基礎。
八年級第一學期開始,我利用古詩詞來練習學生的語文書面表達能力。盡管在八年級的作業本里關于古詩詞練習的題目極少出現,但我們語文老師都知道這是中考內容之一。拿它來練習,如果能提高學生的語文書面表達能力,順帶又熟悉了試題類型,也不失為一個方法。于是,我挑選不同題材的古詩詞讓學生從不同角度進行語文書面表達的練習。
比如有從修辭角度的,給學生出示唐朝韓愈的《春雪》,“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現草芽。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首先學生自讀幾遍,接著給學生大致講解一下,讓學生理解詩意,然后讓學生完成一個作業:第三、四兩句極為精彩傳神,請作簡要賞析。比如有從情景角度進行書面表達練習的,唐朝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這首詩比較接近學生的生活,而且最后兩句情景交融,為歷代傳誦,讓學生對此作簡要賞析來練習他們的書面表達。針對這些練習,首先要求每個學生獨自完成這些古詩詞賞析的書面表達,接著每次六人,每個學生輪流把自己書寫的內容抄在黑板上,然后師生共同評述,最后學生進行整合、修改。這樣的語言書面表達練習每周一節課。學生通過這樣的練習,針對自己的書面表達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行整合、修改、補充,在不斷的書寫修改中來提高自己的語文書面表達能力。
從八年級第二學期開始到九年級期間,要求學生每周周末寫一篇隨筆,通過寫隨筆來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這一項練習提高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作業,不是簡單地只要寫好一篇就可以了,而是回校后每個學生都要把自己的隨筆在學習小組內交流、互評。每個學生在自己的隨筆中都會體現出自己擅長的某一方面內容的書面表達,或者是不足之處。學生如何學習并模仿其他同學優美的書面表達呢?又或者是如何知道自己的不足并怎樣改正呢?如果在課堂上一一展示每個學生書面表達的長處或不足,無疑是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時間的。這種情況可以在集體對一篇隨筆進行評述后,讓學生在學習小組內或換組互批隨筆。再者,隨筆交流、互批的時間不要放在課內,上課時間容易給學生帶來壓抑。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帶著看小說一樣的輕松的心態去品評,但要求學生必須完成。用這樣的評閱方式,可以讓學生在相互合作中取長補短,從而提高自己的語文書面表達能力。
以上是我就自己所在農村學校的學生在提高學生的語文書面表達能力方面所采用的有所成效的方法。但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持之以恒地有計劃有目標地進行指導和訓練,讓學生在不斷練習、積累和加強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書面表達能力。況且,學生智慧的源泉是無窮無盡的,只要我們老師善于開啟,學生的語文書面表達能力定會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的。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語文新課程標準》
[2]語文學刊,2012年20期
[3]課程研究教育,2015年22期
[4]于玲玲,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J],新課程學習(上),2012
[5]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100條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