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國慧
【摘 要】當前教育改革中,初中語文教學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初中語文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實現課堂延伸,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給予學習時間,留給學生充足時空,激發學習興趣,增強自主學習意識,培養學習習慣,構建自主學習體系,提升學習能力,教會自主學習方法,注重精講精練,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關鍵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
初中語文教師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加強學生的自我監督,實現學生對學生自己負責的自主學習,讓學生自覺完成教師布置的教學任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總結學習方法,拓展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和路徑,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一、精心設計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科學合理的問題能激發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思考,保證學生在解決問題的時候,感受到學習的快樂,產生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在學生學習的時候,學生大多數都是被動汲取知識,為了學習而學習,造成了學習上產生了巨大的壓力,在學習中找不到學習的快感,很難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創造教學的情境,設計一些有啟發性的問題,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提高學習的效率。怎樣的問題對學生來說有吸引力呢?就是能讓學生深入思考、認真分析和加強合作的問題。語文教師要深入鉆研教學的內容,創造新的教學素材,明確教學的目標,明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深入挖掘有吸引力的問題個,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并引導學生深入持久地開展自主學習。
二、實現課堂延伸,指導學生自主學習
1.設計科學有效的練習
教師要精心布置題目,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教師要創造一些有創造力的、發散學生思維的題目,來發展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教師可以讓學生對知識進行歸納整理,給學生幫助,讓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習的知識來解決問題。例如,教師教學一課結束后,可以布置一些涉及本篇課文內容的題目,也可以設計幾個課外拓展的題目,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幫助學生鞏固知識,豐富了學生的知識,拓展了學生的視野。
2.開展豐富的活動
初中語文教師最頭疼的是學生學習興趣不足。教師要培養初中生自主學習的興趣。教師組織豐富的教學活動,通過多樣的活動挖掘學生的動力,激發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領讀來引出教學的主題,也可以通過講故事或者看電影的方法引出教學的主題,讓學生在活動中實現自主學習,喜歡上教師的教學方式。另外,對于初中教材中的課文,例如《甜甜的泥土》,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穿插聆聽《燭光里的媽媽》等視頻歌曲資料,進入作品的情境,融入到教學的情景中,引導學生的感官迅速融入到知識的海洋里,實現學生自由馳騁地學習,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給予學習時間,留給學生充足時空
自主學習對于我們來說有著很大的靈活性,能自主把握學習活動過程。教師要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和教師交流,和作者交流,和主人翁交流。教師要引導學生提高學習的自覺性,掌握好的學習方法,形成好的學習習慣。教師要給予學生充足的學習時間,因為并不是教師講解得越多,就學生掌握得越多。學習實際上是知識體系建構的過程。教師要讓學生自主地學習、獨立地思考、創造性地解決學習中的問題,提高學習的效果。教師要更新教育教學的理念,重視放手讓學生去做,充分信任學生,最大程度上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例如,教師在教學朱自清的《春》的時候,不要過多地干涉學生,可以讓學生課前廣泛搜集關于春的圖片和視頻資料,了解春的美麗和活力,在課堂上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學生朗讀課文,并發表自己的個性化的見解,引導學生深入學習課文,感受課文的魅力。
四、激發學習興趣,增強自主學習意識
教師應該從課堂教學出發,在分析問題的時候,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拓展學生的學習思路,引導學生開展想象的學習活動。學生都是有個性的個體,學生的靈魂不是塑造出來的,而是激發和喚醒出來的,是升華出來的。教師要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上出發,尊重學生,相信學生,創造民主平等輕松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表現自己,鼓勵學生抒發自己的個性化的見解,鼓勵學生敢于表現自己,善于表現自己,努力追求成功。教師應該親近學生,用心了解每一個學生,針對學生的學習特點,科學采取對策,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確立學生學習的信心,實現學生在原有知識層次上的再提高,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五、培養學習習慣,構建自主學習體系
初中語文教學的目標是培養學生好的學習能力,要形成學生好的學習習慣。初中語文教師要培養學生課前預習的習慣,實現學生合作討論,保證學生形成課后及時復習的習慣。其中,課前預習是第一步。教師要讓學生課前預習的時候,了解文章的寫作背景的資料,了解文章作者的簡介和作者的生平資料,將課文通讀,了解課文的生字詞,通過查字典或者和同學討論等,掌握課文的內容,掌握課文的中心思想,記錄學生的疑點問題。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開展豐富的合作討論活動,解決學生在預習中的困惑問題,篩選出有價值的一些問題,組織學生分小組討論或者學生獨立思考。最后,教師要帶領學生進行課后的復習活動,幫助學生鞏固知識,深化知識,需要背誦的課文,要加強記憶。教師還要培養學生形成好的復習習慣,引導學生學會整理和總結知識點,構造新的知識體系,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六、提升學習能力,教會自主學習方法
教師要教會學生掌握好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要在教學中教會學生語文知識,更要教會學生掌握好的學習方法。教師在教學中教會了學生多少知識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學生在學習中掌握了多少知識,掌握了怎樣的學習方法。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一起跟上課堂學習的節奏,實現學生自主探究,教會學生靈活學習,實現學生融會貫通,舉一反三。例如,教師在閱讀教學中,不要過多地干預學生,可以鼓勵學生對文章進行通讀,然后從不同的角度抒發自己的個性化的見解,說出自己的寶貴的感悟。例如,在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在平時多鼓勵學生閱讀一些文學著作,讓學生積淀文學素養,并在閱讀和寫作的過程中記錄自己的心得體會、點滴感悟,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此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投稿的活動,提高學生寫作的積極性,鼓勵學生追求進步。
七、注重精講精練,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教師要注重精講精練,注重在教學過程中講什么,怎么講,注重學生自主多練習,對學生的練習,教師要做到心中有數,重點明白。例如,在記敘文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先閱讀課外的閱讀資料,指導學生思考寫了什么內容、為什么寫、怎樣來寫,按這樣的三個環節來學習,實現自主閱讀,教師指導學生從文章內容的概括,中心的突破,寫法的概括等進行自主突破。教師在學生自主閱讀的時候,給予學生方法點撥和總結,和學生一起閱讀文章,收獲積極的學習效果。自主學習的方法還有很多,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從學生的學情出發,尋找、摸索、嘗試、創新,培養學生的學習的能力。此外,教師要指導學生開展廣泛的課外閱讀活動。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制定課外閱讀的方案,引導學生在課余生活中積累知識,積淀語文學習的素養,形成好的語文學習的習慣。
總之,初中語文教師要全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課堂教學出發,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銳意進行教學改革,深化教學改革,優化教學過程,提高學生的終身可持續學習的能力。
【參考文獻】
[1]何中竑.淺談初中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新課程研究旬刊,2016(9):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