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洪英
【摘 要】由于我校地處農村,學生探究式學習能力較差。加之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過分地依賴教材和課標,在授課中,只注重結果,不注重過程,多以“告訴式”為主,而課本有些知識距離學生的生活及生活經(jīng)驗較遠,因此很難激起學生的興趣。本文旨在研究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一定的問題情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全體學生積極參與,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的發(fā)展。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探究式學習;問題情境
為了改變農村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師為上,生為下”僵死的“注入式”教學模式,課堂教學中體現(xiàn)十九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新時代新思想,充分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采用情境式、討論式、體驗式、小組式、學案導學式等多種教學方式,通過開放性、主體性、活動性教學,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其從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轉變?yōu)橹鲃拥奶骄空吆蛡€性化的獨立學習者,為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打下基礎。而學案導學式教學模式的研究、情境式教學模式的研究、“小組合作”式教學模式的研究既調動了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的興趣,又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了學生探究學習的能力。
一、學案導學式教學模式的研究
學案的基本內容包括:課前預習導學—自學效果檢驗—合作研討展示交流—課堂拓展延伸—課后鞏固與反思幾個環(huán)節(jié)。設計時充分運用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深入挖掘生活中的各種資源。學案主要是一種集教案、學案、作業(yè)、測試和復習資料于一體的師生共用的教學文本,利用課前導學環(huán)節(jié),把教學目標、知識網(wǎng)絡兩部分,授課之前展現(xiàn)給學生,通過學生的自學,初步了解教學內容,為學生的自學搭建了平臺,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通過教師展示案例,創(chuàng)設情景,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目標。使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做學習和生活的主人。
二、情境式教學模式的研究
主要進行了兩方面的研究:
1.情境式教學模式對內化學生知識的研究
即通過師生共同制作多媒體課件、聲像情景、影視劇、flisn動畫,設計小品、角色扮演、小組辯論、法庭模擬、案例分析等教學活動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情境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悟中分析,在分析中歸納升華出道德與法治教學的理論知識。如在學習誠信做人時可引導學生進行“信任背摔”的游戲,加深對誠信重要性的認識。
2.利用情境式教學模式對提高學生能力的研究
鼓勵全體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創(chuàng)設情境活動,如隨手錄制個別學生在校園大聲喧嘩,考試作弊,上課睡覺視頻,課堂上師生共同交流達到在實踐活動中凸現(xiàn)學生主體性、發(fā)展學生能力的活動目的。
通過創(chuàng)設不同的教學情境,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好主動性,使學生自然而然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教學活動更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社會。
三、小組合作式教學模式研究
經(jīng)過研究筆者認為:首先要構建結構合理的探究小組。一是小組人數(shù)要合理,一般以4~6人為宜。二是分組應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優(yōu)勢互補”的原則。使每個小組都有高、中、低三個層次的學生,這樣分組有利于學生間的優(yōu)勢互補,相互促進。三是小組成員就是動態(tài)的,可以是組間某些角色的互換或輪換,這不僅使學生有新鮮感,提高探究學習的興趣,而且還可以改變學生在小組中長期形成的地位,即有的學生始終處于控制地位,有的學生始終處于從屬地位,給每個學生發(fā)展的機會。
其次小組探究要合理分工,明確職責。小組探究學習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了,同時也給教師控制課堂秩序帶來了困難。因此,在小組內應做好具體的分工,教師根據(jù)不同活動的需要設立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小組成員既要積極承擔個人責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發(fā)揮團隊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組學習任務。
最后交流探究成果,體驗成功樂趣。學生經(jīng)過探究,獲得了探究性的學習成果,并希望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贏得老師和同學們的肯定,也希望在開展探究研究成果的過程中聽取教師和同學的意見和建議,以便修正和完善自己的成果。因此,教師要在堂上安排一定的時間,通過開展小組討論和互相質疑等辦法開展成果交流活動,師也可以以學生的身份平等地參與討論。
以上研究內容為我今后改進教學方法,完善教學思路以及適應學校新教改的要求,提高自身的教學理論水平與業(yè)務水平提供了理論指導。
總之,我深深的認識到:通過進行多種新課程教學模式的研究與探索,改變和優(yōu)化了課堂教學形態(tài),以綜合性、開放性、主體性、活動性的教學與學習方式,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樂于探究,實現(xiàn)了從教師的“一言堂”到教師“樂教”與學生“樂學”的轉變,推動和深化了新課程改革。我在今后的教學生涯中要重視學習,更新教學理念,充分運用現(xiàn)代教育方法和手段,不斷提高自身的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