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創新教育是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工作的重點,是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也是增強高職學生職業適應性,有利于學生職業發展的有效途徑,而創新的實現需要創新意識的自覺。探討從改革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教學評價等方面入手,在學校教育中充分體現學生的自我創造性,使學生能夠有效掌握應學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培養創新思維能力,逐漸形成創新意識,提高學生就業適應性,在職業崗位上有更好、更遠的發展。
【關鍵詞】教學改革;創新意識
前言
創新意識是一種不安于現狀、精益求精的精神,面對任何未知的問題、未知的領域有勇于嘗試的沖動,是不斷探索、勤于思考,善于發現并提出問題,求新、求異的興趣和欲望。創新意識是創新的重要心理素質之一,是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的前提。國外研究表明,創新創業教育,不是簡單地開設幾門創新創業課程,它更應該是一個系統工程,要不斷建設和完善創新課程體系,要充分發揮教學主渠道的作用,把創新教育融入到每一節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中。
1.改革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為創新意識培養融入課堂。
課堂教學要發揮創新教育主渠道的作用,教師教育思想的更新和教育觀念的轉變是至關重要的。在現代化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從知識的傳授者變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科技創新活動的導演者,學生要由被動的接受者轉為學習的主體和主角。教師要挖掘每一個學生的潛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激發學生的創造積極性。所以說,老師是創新行動的先行者,從有創新意識培養的教學方案設計、有利于創新思維訓練的課堂教學組織、輕松活躍的課堂氣氛營造三個方面著手,突出創新意識培養的教學形式和方法,有利于創新思維訓練,達到教學目標。
創新意識的培養主要是通過學生創新學習活動來實現的。以我院土木工程材料試驗與檢測課程教學為例,該課程主要教學內容是試驗檢測,試驗教學過程中,小組人數多,儀器少,細節要求多且易錯,結合課程特點和學生經常出現的問題,在教學過程中,以前的試驗主要是通過理論講述—試驗操作—完成理論試驗報告冊,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試驗過程監督不到位,學生參與率低,容易出現沒事玩手機,報告冊幾乎一個版本等問題;現在,嘗試采用理論講述—試驗操作—拍攝試驗照片(或視頻)—完成理論試驗報告冊—完成小影作品—課堂播放觀看—互評(包括整體設計、選取的歌曲)—找茬(實驗過程中的錯誤),從效果看,學生試驗課的參與積極性大大提高,學習主動性明顯增強,小組成員間的合作加強,特別是找茬環節,錯誤一目了然,學習整體快樂起來。我下一步的設想是,在做小影的基礎上,明晰小組成員間的任務,使人人有不同上交任務,就如拍一部電影一樣,讓各個環節具體化,人人有角色。在教學中,多營造學生們的思考空間,從一點一滴、一個小任務、一節課,體現創新思維模式,形成創新意識。
2.完善教學評價體系,激勵創新行為。
傳統的教學期末成果評價,主要是期末的了理論卷面考試成績,學生通過復習期末考試大綱,就可以完成卷面,片面地反映了學生對于本門課程的掌握程度,特別是創新能力,得不到過程體現和培養。所以我們要完善現有的教學評價體系,讓創新意識培養滲透日常教學過程,課程評價體系體現創新思維能力。具體來說,在日常教學中,引導學生完成一些能發揮個人思考空間的任務,例如,制作試驗過程ppt、小影;針對某一項試驗,討論可能引起試驗誤差的原因;對于一個大家熟悉的試驗或知識點,通過大家搶答的形式,提出建設性的問題,或回答對應的問題;等等,同學們可以獲得平時加分,作為期末成績的一部分,大大提高了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樂于思考,課堂氣氛活躍,也深化了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期末考試變得簡單,而且占分比例降低,學生成績自然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自信心也提高了,同時培養了學生們的個人思考能力和創新思維意識。
3.形成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模式,服務職業發展。
大學生就業市場化,雙向選擇的就業模式要求大學生必須在知識結構、社會經驗及心理健康等方面具備更強的競爭力和適應性。創新創業教育從廣義上講就是培養有開拓性的接班人,具體來說,就是以培養創新意識、精神、思維、能力、人格等多個元素的教育活動。學校對于人才的培養,不僅僅是學成畢業,還包括學生畢業后的可持續發展。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和能力,引導學生形成初步的職業生涯規劃,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
結語
總的來學,我們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創新和改革教學方法,采用多元化教學模式,積極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快樂學習,同時為就業做好鋪墊。
【參考文獻】
[1]周懿.美國大學生創新意識培養研究[J].中山大學研究生學刊,2008
[2]龍曉峰湖北省高職院校學生創業教育的研究[J].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2):18-20
[3]袁楠,傅欣.淺析職業生涯規劃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培養的調適作用[J].文教咨詢,2013(19)
(課題:陜西省職業技術教育學2016 年度教育科研規劃立項課題SZJY-161《土木工程檢測技術專業學生創新意識培養的研究與實踐》,課題負責人:趙亞麗。)